江西省都昌縣西源鄉
西源鄉位於都昌縣城東南部,東與萬戶鎮以西湖相隔,南與鄱陽縣、餘干縣隔鄱陽湖相望,西與周溪鎮相鄰,北與三汊港鎮相連,總面積74平方公里,轄12個村(居)委會,93個村小組,57個自然村,有6219戶,人口為276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97人),均為漢族。
西源區域早在北宋時期就有人居住,以境南西源坂而得名。建國前夕屬瀕湖區沙嶺鄉,建國初屬第七區,1958年屬周溪公社,1984年成立西源鄉人民政府。西源屬濱湖丘林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湖岸曲折,由9座圩堤沿湖相連,屬亞熱帶氣候。
西源鄉的經濟結構以傳統農業為主,漁業為輔。部分農民外出務工靠勞務輸出發展經濟。西源相對而言,旱地比水田要多,主要種植小麥、芝麻、花生、大豆、油菜、棉花、水稻。1997年全鄉中植棉花面積6000畝,皮棉生產7200噸。油菜籽總產575噸,糧食總產達5160噸。2002年以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行業全面發展,利用荒山坡地種植藥材、杜仲、黃桅籽。2003年退耕還林總面積3358畝,2005年實行機械化操作,使荒坡推成平階梯地,全面種上濕地松以及黃桅籽,長溪、沙塘、塘口三個村委會漁民常年在鄱陽湖管轄區捕撈作業,塘口、東湖、長溪、沙塘等村利用湖外水面,網箱養殖580箱,竹簡湖招引外商網欄養殖螃蟹5000畝,長溪圩堤養殖珍珠1000畝。滾子圩堤、東湖圩堤各養殖珍珠540畝,下山湖內水面以特色水產品養殖為主。
西源鄉三面環鄱陽湖,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源遠流長,明初著名的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就發生在這片土地。塘口、沙塘、長溪三個漁民村,屬典型的江南漁米之鄉。電話、機車、電視、沼氣灶、太陽能、網際網路已進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特色產業
西源鄉農業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為主,副業為漁業,捕撈養殖黑蜆規模大、效益高。黑蜆生活在淡水中或河流入海口的地方,營養價值特別高,屬於低脂肪,高蛋白食品。每年4-6月份,是黑蜆的捕撈旺季。西源鄉的沙塘、長溪、塘口三個漁業村委會約450條船常年或季節性捕撈,平均每條船每天捕撈300—500斤。產品遠銷到上海、杭州、北京、廣東、福建等省,還出口到日本及東南亞。雖然黑蜆屬於自然繁殖水產品,為了不使黑蜆越捕越少,西源人民在發展常規水產業的同時,還充分利用2799項目區引資開發人工養殖黑蜆這一獨特產品。
一、農業進一步實施農業產業化、生態化、經濟化方面發展,西源鄉已建成豬、沼、果、漁立體種養殖基地3個300畝,通過以點帶面帶動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經濟。
二、西源是鄱陽湖銀魚的主產陣,鄱陽湖銀魚是中國稀有的淡水珍貴魚種,個小、通體透明,味道鮮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養生的佳品。西源還是黑靚的主產地,黑靚是一種小型貝殼生長在鄱陽湖底泥土中,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極高,主要出口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
三、西源地處鄱陽湖區,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無污染環境的綠色水上資源,有著發展良好旅遊產業的優勢。鄉黨委、政府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積極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吸引外商前來西源鄉投資搞旅遊開發。浙江諸暨市老闆占國慶在西源已投資700萬元進行珍珠養殖和加工,並簽訂契約在都昌縣工業園計畫投資4000萬元投資辦廠進行珍珠產品加工,另引進兩家服裝生產企業,企業註冊資本都在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