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東島濕地

西沙群島東島濕地是西沙群島第二大島,面積約1.6平方公里,最高處在沙堤上,約8.5米,沙堤寬達60米。全島平均海拔只有4—5米。外形呈長方形。島南端還有一條粗沙組成的沙咀伸出於礁盤上、沙島北面礁盤上有新沙洲兩個。

簡介

西沙群島東島濕地西沙群島東島濕地
西沙群島東島濕地 是西沙群島中唯一生態平衡未遭破壞的島嶼。島上有大量的艦鳥、棲息於白避霜和羊角樹的枝柯上.這裡的動物還有逸野的野牛等,東島的植物呈環帶狀分布。周圍的沙堤上生長著一些草本和喬木。在沙堤的內側,風力較弱,生長著由草海桐和銀毛樹構成的灌木林,叢林茂密得象一堵密實的柵欄。整個灌木叢非常美麗。草海桐的葉子閃閃發光(葉為革質之放),銀毛樹彎曲多枝。它的花呈白色、五瓣、有香氣。沙堤內側還牛長著粗獷高大的白避霜花、它每株高10米以上。直徑可達40—70厘米。在島的中部和西部、生長著椰子林,這些椰子林是由清末漁民營造的,現在樹高已達20一30米。

物種豐富

在窪地上,由於水質昧鹹、分布著一種鹽生肉質植物海馬齒。東島的植物生態類型,由下列種類構成,喬木:麻瘋桐、海岸桐等;灌木:草海桐、銀毛樹等;草木:海馬齒、匍匐濱黎、厚藤、溝葉結縷草等等。由於這裡植被繁茂,海鳥雲集,故在白色鈣質沙土上,形成了鳥糞和沙土混合形成的鳥類層,厚達一米多。人們一進林子,即有一股腐熟的廄肥臭味撲鼻而來。島上的鳥糞估計有20萬噸之多。鳥糞土影響了地下水的質量,井水受鳥糞污染後,呈微黃色,昧澀,不能飲用。所以島上雖有水井數口,但飲用水仍缺。

地貌特點

西沙群島東島濕地西沙群島東島濕地
環繞東島四周的沙灘,並不平坦,在沙灘外緣常有海灘岩存在。海灘岩被海浪浸蝕後,常形成不高的小崖,高2—3米,海灘岩在島的北部已上升成為海岸階地,並巳有岩溶地形發育,如有不少沖溝切開岩層。形成崎嘔不平地面等等。這些海岸階地是由珊瑚砂岩、珊瑚灰岩構成。岩層中礫石光滑勻稱,由於鈣質膠結,質地堅硬,能抵抗颱風巨浪衝擊,保護了面積不大的沙島。由四周沙堤圍繞的中部低地,本來是個次成瀉湖。目前形態保存得還很好,中部仍存有一個淡水搪,呈條帶狀,水深在天旱時還有0.4—0.5米,為野牛群飲水池。本島野牛群亦賴此淺湖而生存下來。並不斷發展。其他小島上,皆因缺乏天然淡水池而使放養的牛、羊不能存活。

旅遊資源

東島所在礁盤為一長形弧狀巨大礁盤,向東北突出。它是東島環礁的東北翼,也是保存最好的一翼。而環礁的西南部,珊瑚礁還未能長到水面附近,而只是成為暗礁灘,深沉水下。如堪涵灘、濱湄灘等。本島開發也早,島上東北西南部均有明代小石廟遺址。本島曾命名為“和五島”,以紀念明末抗西斑牙殖民主義者侵略的潘和五

中國保護濕地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