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方通史》總共四卷,分別是:
第一卷:《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
第二卷:《世界大戰的時代,1914—1945》
第三卷:《從冷戰到柏林圍牆的倒塌》
第四卷:《當前時代》
第一卷內容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一卷,時間跨度為從古代源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
作者貫穿全書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西方?如何界定西方?作者從三個方面回答了這一問題。
第一個方面是一神教與歐洲的世俗化進程。正是在歐洲非基督教化的漸進過程中,西方這一概念才開始形成,成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作者認為如果我們想知道西方是如何成為今日之西方的原因,我們就必須從一神論的產生入手。以此為出發點,繼續探索基督教所特有的、對神權和世俗秩序之間的區分,在這種區分中已經埋下了世界的世俗化和人的解放的種子。神權和世俗權力的分離使各種力量才能得到釋放、充分發展和進一步分化,於是形成了西方教會流行的區域和東正教盛行的範圍。
第二個方面是神權和王權的分離和人文主義者所致力的宗教寬容,讓崇尚自由和法治的新西方崛起,即美國奮起進行一場反對母國的革命。以美國為代表的新西方與以英國、法國等為代表的老西方之間進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孟德斯鳩1748年的《論法的精神》、北美1776年的《權利法案》,以及1789年法國大革命,都充實了“西方”這一概念的內涵。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整個西方的歷史都充滿了圍繞接受還是拒絕1776年和1789年思想的鬥爭,即新西方與老西方之間的鬥爭。
第三個方面是西方思想與實踐的矛盾,例如在倡導“人生而平等”的同時,奴隸制卻肆意盛行,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被逼到了幾乎亡族滅種的邊緣;還有婦女和無產者長期以來所遭遇的歧視。這一階段西方概念的演變主要體現在西方在面對非西方世界時所表現出來的矛盾及其進行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政治實踐和不斷完善的能力。
本卷的歷史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這場戰爭是迄至當時為止民族對立最可怕的一次衝突,比之對各種社會所帶來的革命,它對國際關係上的國家體系造成了更多革命性的後果。經過這場血腥廝殺,老歐洲的西方作為整體元氣大傷,美國所代表的新西方卻增強了實力。
第二卷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二卷,講述1914年到1945年的歷史,這30年是一段特殊的年代,戰爭、危機和災難此起彼伏。在此之前只有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如同在17世紀上半葉,德國在20世紀上半葉也處於各種矛盾的中心。1914年到1945年,德國扮演著核心的角色,甚至西方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都可謂是德國的篇章。同時它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一個章節:最終以歐洲猶太民族的毀滅;以20世紀國家犯罪史上最徹底的大規模屠殺;以德意志帝國的滅亡而告終。
作者在本卷的核心是要回答為什麼德國犯下了猶太人大屠殺的反人類罪,為什麼一個文化上屬於西方的國家,如此頑固地否定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以至於令世界和自身都跌入災難的深淵。通篇來看,作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古老帝國瓦解,誕生了很多新國家,西方國家的社會心理發生了重要變化:工人階級勢力的崛起,使原本的中產階級產生恐懼和軍事化思維,並嚴重低估可以依靠嚴格的規範和公認的機構來解決民事紛爭的種種辦法。
在歐洲大陸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誕生的國家中,執政的或多或少都是專制政權。這些新生國家並不是純粹的民族國家,有些甚至明顯是多民族國家,但它們奉行“民族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原則,對本國內的少數族群越來越排斥,越來越希望歸併國外的本民族群體。因此在接受西方民族自決觀念的同時,埋下了產生重大分歧的種子。
另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政治體系的一個新特點是新型獨裁,即所謂的極權專制。原有執政派別無力緩和國內外矛盾和疲軟的社會經濟,導致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極端思潮對民眾越來越有吸引力,它們要求絕對服從,其政治目標是創造出新人。保守政治家和自由政論家曾在一段時間內對墨索里尼抱有很大好感。相比於俄國的布爾什維克,西方國家逐漸才認識到更激進、更極端和更“極權”的法西斯政權更具威脅,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才重新評估了它們和蘇聯共產主義的關係,甚至邁出與其結成同盟的一步。但對國際局勢而言,為時已晚。
第三卷內容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三卷,時間界限為1945—1991,講述冷戰時期的西方歷史。
在這40多年的時間裡,世界處於華盛頓與莫斯科兩極對立的時代。溫克勒按照時間發展順序,講述了在這一時期,西方世界及與西方世界相關聯的非洲、美洲等被殖民地區或受冷戰牽制地區的歷史。
綜合全書來看,溫克勒講述這一時期歷史時主要體現了下列三條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美蘇兩大國之間的對峙,其激烈程度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第一個對峙階段最遲從1948/1949年封鎖柏林開始,結束於1962年秋季古巴飛彈危機的化解,接下來是一個緩和階段,之後是1970年代下半期重又走向對峙,最後是戈巴契夫實施改革,政府更迭。世界歷史進入新的階段。
第二條主線是跨大西洋的西方國家逐漸構成一個整體,美國的一尊獨大地位日益彰顯,可以用“美國世紀”或者“跨大西洋世紀”來概括。這條主線涉及的地理範圍非常廣泛,如構建歐共體和北約的歐洲、去殖民地化的非洲及拉丁美洲;以及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構建,《澳美新條約》的簽署,這些都讓西方世界聯繫得更為緊密。當然,這種超越民族的融合,或者說是同屬西方民主國家共同體的歸屬感,並不是由來已久或者自然形成的,它是在與歐洲民族主義的對抗(例如英國的柴契爾夫人和法國的戴高樂)與妥協中不斷成長起來的。溫克勒對這條主線的描述尤為精彩。
第三條主線是蘇聯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變化。二戰後,反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在這些國家收穫了最多的共鳴,各個國家紛紛建立起共產主義政權,團結在蘇聯周圍。但石油危機、經濟和技術的落後,以及蘇聯的高壓政治和經濟上的捉襟見肘,讓這些國家期望能夠獲得西方國家的援助,紛紛將目光轉向了西方,最終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縱觀全書,他的客觀與審慎在這一條主線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他看來,蘇聯社會主義時代的終結並不意味著弗朗西斯•福山所說的“歷史的終結”。獨元化的局面只是走向新的多元化時代的過渡階段。柏林圍牆倒塌後,跨大西洋的西方是否還能繼續擁有統治地位,都是大可值得懷疑的。
第四卷內容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四卷,本卷敘述的是從這1991年起已經成為往事的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歷史,亦即最新的、可稱之為當代史的斷代史。
作者在這一卷中主要考察了冷戰結束後,世界所發生的變化,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世界歷史的連續性並沒有因為蘇聯的解體而停止。傳統的慣性力量依然在左右歷史的發展。例如俄羅斯並沒有變成親西方國家,巴爾幹半島的民族主義仍是各國政治的重要內容。但是另一方面,東西方衝突的結束不可否認加速推動了巨大的全球化進程,這股推動力延續了伴隨生產和分工的國際化(因第三世界國家,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台灣和馬來西亞的加速工業化而起)而一同出現的那些事物。
第二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的公共債務繼續膨脹。從羅納德•里根、比爾•柯林頓到喬治•W•布希,巨額軍費開支讓美國的預算赤字逐年飆升,美國的政策依靠貸款政策的支撐。此外,針對低收入家庭的次貸政策對2008年秋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起到了決定性的推波助瀾作用。
第三方面是世界單極局面已成為過去。中國、印度和巴西迅速崛起,俄羅斯重新鞏固了它的世界大國地位。美國因在2003年以模稜兩可的理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從而不僅在國際上損害了它的道德信譽,而且還招致了重要的歐洲盟友的不滿和抵制。
第四方面是在非西方國家面前,西方的表現經常給人以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印象,跨大西洋兩岸的關係初看起來似乎處處充滿著緊張、矛盾和不和諧的主調。許多美國人將歐洲人看成是既脫離實際又自私自利的美國反恐鬥爭的受益者。歐洲人則普遍認為,美國出於一種近乎瘋狂的安全需要,將它的自由理想拋到了九霄雲外。雙方的相互指責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在作者看來,冷戰後世界儘管正在經歷著上述變化,但1776年和1789年思想無比巨大的力量還遠未枯竭凋敝,它迫使西方民主國家不斷對其政治實踐進行重新修正。
作者簡介
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HeinrichAugustWinkler),洪堡大學當代史教授,德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史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