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晚眺

西岩晚眺

西岩晚眺即城西南的西山,位於福建莆田城廂區的田尾地段,背靠梅峰,前朝南山,山上有建於明代的西岩廣福寺,坐東朝西,寺分前、中、後三座。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鄉景色,盡收眼底。故有“西岩晚眺”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簡介

西岩,即城西南的西山,位於城廂區的田尾地段,左為太平社區,右為下磨居委會,背靠梅峰,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鄉景色,盡收眼底。黃昏時分,夕陽一抹,城中樓廈櫛比鱗次,炊煙裊裊四起;城郊四野碧綠一片,染滿了晚照的餘暉;新建的高樓大廈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煙暮靄里。西山上,夕陽返照,千里流丹,萬里生輝,風光如畫,令人陶醉,故有“西岩晚眺”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西岩晚眺西岩晚眺

景區概述

廣福寺廣福寺

山上有建於明代的西岩廣福寺,坐東朝西,寺分前、中、後三座。前座為張琴書的“西岩廣福寺”石匾的山門、金剛殿、鐘鼓樓;中座為正中祀釋迦牟尼佛,兩旁為侍者,左邊為韋陀,右邊為伽藍,兩側為十八羅漢的大雄寶殿;后座中為觀音殿,左為地藏王菩薩殿,右為極樂清涼,左室為祀無了和月中、體玄禪師的祖師堂,右室為祀國師、禮部尚書陳經邦(1537-1616)的功德堂。兩廂以走廊相連,有祖師堂和極恩堂以及僧舍齋房等,其規模不大,然結構嚴謹,布局勻稱,又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它原是陳經邦的別墅,其孫陳鍾岱,萬曆間以蔭授戶部郎中,居此“西岩別墅”。明亡清立,清兵入關,南驅直抵福建,莆田淪陷,他與莆田諸名卿公子回響朱繼祚,舉兵復明,收復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舉反攻,起義失敗,朱繼祚被捕殉國,鍾岱毅然削髮出家為僧,法號體玄。他先以別墅供奉清修,迎僧駐錫同參,並以祖父陳經邦與月中禪師的特殊關係,常與龜山福清寺僧人切磋問道,往來頻繁,又令其妻妾與婢女,欲改嫁不留,願修行者盡居於岩下另建一座西隱尼寺。他的妻妾及婢女均不肯離去,在西隱寺事佛終身。他一進沙門,自守清規,晝夜精勤,梵修無漏。他九十餘歲時,把別墅改建為寺,立名“西岩廣福寺”,為龜山福清寺城中廨院,供奉無了祖師和月中祖師的塑像,體玄禪師為本寺的開山祖師。

改寺名後,這裡不僅猶存奇石、清籟、林壑、峰巒等自然勝景,而且有花圃、竹院、瓜棚、菜園等人造景物。清初住岩詩僧趙嵩有《偶成》詩曰:“客來何物可調羹,豆熟園中瓜滿棚,剪取歸廚營一飽,同過竹院聽啼鶯。”

如今寺宇已修葺一新,莊嚴恢宏,勝於往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殿堂計有數十對的石刻楹聯,如“東來白馬傳經藏,西眺靈龜認祖山”,“明月清風無畫意,名山勝地有深緣”、“曼陀天雨呈奇彩,般若靈源是妙詮”、“晚眺西天施法雨,早聞南海涌潮音”、“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見我非僧”、“負廓禪關塵外淨,銜山西照晚來紅”、“往昔造祗園一乘宗風曾丕振,今茲修法宇六眸廨院又增光”、“就家宅作繪孤園認取龜山看祖剎,挹河流為功德水馮從鷲嶺繼宗風”等。這些楹聯點綴其間,道出其寺的溯源和宗旨。

今日的“西岩晚眺”,將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