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羊茅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西山羊茅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 Gramineae
種中文名: 西山羊茅
種拉丁名: Festucaolgae(Rgl.)Krivot.

形態特徵

多年生禾草。具下伸的根狀莖,疏叢型。葉層高20—30cm,生殖枝高40—65Cm。鬚根具砂套,稈直立,平滑,基部具密集殘存的褐色葉鞘,葉片堅硬、內卷。圓錐花序緊縮,長4——10Cm,具10——20枚小穗;小穗倒卵形,銀白色,含3—6小花,單性,雄蕊中有不育雌蕊,雌花中有不育雄蕊,穎膜質透明,外稃無芒,具貼生微毛,穎果長4mm。

生長習性

西山羊茅生長於壤質亞高山草原土上,是一種冷旱型牧草,成團叢狀,團叢直徑20—40Cm。多分布坡度大於15℃的陰坡、半陰坡。在中山、亞高山較平緩的地段或相類似的陽坡上,生長稀疏矮小。在崑崙山的中山帶、亞高山帶多成為高寒草原的重要優勢種之一,常與穗狀寒生羊茅(FestucaovinaL.Subsp.sphagnicota)、晚苔草(Carexserotina)、窄果蒿草(Kobresiastenocarpa)等優勢植物組成崑崙山高寒草原的主要草地植被型。以西山羊茅為優勢種的草地型,季節特徵明顯,盛夏之際,西山羊茅花穗在陽光照射和微風吹動下,閃射出波浪起伏的縷縷銀光。西山羊茅5月初開始萌發,6月開始抽穗,7月下旬結果,8月下旬成熟,陰雨季節生長迅速旺盛。抗逆性強,在乾旱年份仍然正常生長。冷季殘存量多。

地理分布

分布於新疆天山,帕米爾、崑崙山的3200—4000m處,阿爾泰山的中山及亞高山草原帶,國外蘇聯中亞地區、喜馬拉雅西部山區也有。

飼用價值

西山羊茅適口性良好,抽穗前葉片嫩綠,各種家畜喜食,抽穗以後,葉片及莖稈較堅硬,家畜不願採食。對馬、綿羊、山羊的適口性春季為良等,夏季為中等,而冬季為優等。特別是氂牛全年喜食。在崑崙山山地缺乏高草型的割草地,西山羊茅成為貯備冬草的主要牧草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