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城市
境內僅有3座較大的城鎮:阿尤恩,在國境西北部,現由摩洛哥實際控制,距大西洋30公里,始建於1934年。原為西班牙海外省的行政、軍事和歐洲人居住中心。城南開採磷酸鹽礦。人口13.3萬(2007)。達赫拉,在中部大西洋岸,原名錫茲內羅斯城,為一漁港,人口約2.1萬(2008)。斯馬拉,在北部,是伊斯蘭聖城,人口約8000。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通用阿拉伯語。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國旗
黑色象徵死亡,綠色象徵生命,白色象徵和平,紅色象徵鮮血,星月象徵伊斯蘭教。國徽
將國旗系在槍上,象徵著通過武力來保護國家獨立與主權完整。歷史

地理
地理位置
位置
環境氣候
位於非洲西北部,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900公里,北、東、南分別與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接壤。西撒哈拉占是典型的風沙地貌,全境除少數綠洲以外,幾乎全是沙漠。西部沿海地區地勢低平,海拔在200米以下;東部地區地勢較高,海拔約450米。東北省海拔800米為全區最高地區。高原上有深谷,以薩吉耶哈拉乾河谷最大,又稱薩吉耶哈姆拉盆地。全境無一條常年性河流。屬熱帶沙漠氣候,年降雨量100毫米以下,有的地區經常連年20年無雨。日溫差大,內地晝夜氣溫變化幅度為11℃~44℃。缺雨、乾旱、悶熱是西撒哈拉氣候的特點。即位是沿大西洋邊上的阿尤恩、達赫拉等地的年降雨量也只有40~43毫米。境內大部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帶,屬熱帶沙漠氣候。西部沿海氣候濕潤,東部高原氣候乾燥。內地每日平均溫差11℃~14℃。政治
政府組成

歷史爭議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侵入該地區。15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入侵。19世紀,西班牙人入侵,1886年將西撒劃為“保護地”,1958年改劃為海外省。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遭到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的反對。1973年5月,在阿爾及利亞的支持下,薩基亞哈姆拉和里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或波利薩里奧陣線)宣布成立,決定通過武裝鬥爭爭取西撒獨立。1975年11月,摩洛哥組織綠色進軍,35萬名志願者開進西撒。同月,西班牙、摩洛哥、茅利塔尼亞三國簽訂《馬德里協定》,規定西班牙於1976年2月26日撤離西撒。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隨即簽訂分治西撒協定,摩洛哥占領北部17萬平方公里,茅利塔尼亞占領南部9萬平方公里。阿爾及利亞譴責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分治西撒。1976年2月27日,西撒人陣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此後,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同西撒人陣之間的武裝衝突不斷發生。1979年8月,茅利塔尼亞放棄對西撒的領土要求,退出西撒戰爭。摩洛哥趁機占領原毛占區,並不斷向西撒腹地推進。至1987年,摩幾乎控制了西撒全部領土。與此同時,摩洛哥在西撒建立起6道總長2720公里的防禦牆,派駐數萬軍隊並設立行政管理機構。分區控制

西撒特派團
根據摩洛哥政府和波利薩里奧陣線之間的協定,西撒特派團於1991年9月部署,用於監察停火狀況,並且組織進行讓西撒哈拉人民決定該地區未來地位的公民投票。西撒特派團的主要職能限於核查停火和停止敵對行動。特派團總部設阿尤恩,另在領土北部和南部分設區域總部,及在廷杜夫設立聯絡處,以保持與阿爾及利亞當局和波利薩里奧陣線的聯繫。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內西爾基2010年11月2日說,西撒哈拉問題有關各方於11月8日至9日在紐約長島的格林特里莊園舉行非正式談判。內西爾基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西撒哈拉地區衝突方——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以及鄰國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的代表是應聯合國秘書長西撒哈拉問題特使克里斯多福·羅斯的邀請參加此次談判的。內西爾基說,解決西撒哈拉地區的衝突一直是聯合國的重點議題之一,希望此次談判能夠產生積極成果,有助於推動各方走出僵局。有關各方於2009年8月在奧地利以及2010年2月在紐約州韋斯特切斯特縣兩次舉行非正式談判。西撒公投

外交關係
截至2012年,有47個聯合國成員國承認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非洲:阿爾及利亞1976年3月6日利比亞1980年4月15日茅利塔尼亞1984年2月27日馬里1980年7月4日獅子山1980年5月21日加納1979年5月7日奈及利亞1984年11月12日查德1980年7月5日南蘇丹2011年7月10日衣索比亞1979年2月24日坦尚尼亞1978年11月9日烏干達1979年9月6日盧安達1976年4月1日安哥拉1976年3月13日納米比亞1990年6月2日波札那1980年5月14日辛巴威1980年7月3日馬拉威1994年11月16日莫三比克1976年3月11日模里西斯1982年7月1日賴索托1979年10月9日南非2004年9月15日亞洲:朝鮮1976年3月16日越南1979年3月2日寮國1979年5月7日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敘利亞1980年4月15日美洲:墨西哥1979年9月8日貝里斯1986年11月17日薩爾瓦多1989年11月11日尼加拉瓜1979年9月6日哥斯大黎加1980年10月30日巴拿馬1978年6月26日古巴1980年1月20日海地2006年11月23日巴貝多1988年2月27日牙買加1979年9月1日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2002年2月14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86年11月1日委內瑞拉1982年7月19日厄瓜多1983年11月14日蓋亞那1979年9月1日蘇利南1982年8月9日玻利維亞1982年12月14日巴拉圭2000年2月25日烏拉圭2005年12月28日大洋洲:萬那杜1980年11月27日註:下表當中的*表示非常駐外交使館
國名 | 承認日期 | 外交使館 | 備註 |
阿爾及利亞 | 1976,3,6 | 有 | |
安哥拉 | 1976,3,11 | 有 | |
阿富汗 | 1979,5,26 | 2002,7,11月斷交 | |
阿爾巴尼亞 | 1987,12,29 | 2004,11,28斷交 | |
安提瓜和巴布達 | 1987,2,27 | 2010,8,16斷交 | |
巴貝多 | 1988,2,27 | ||
貝里斯 | 1986,11,18 | 有* | |
玻利維亞 | 1982,12,14 | 有* | |
貝寧 | 1976,3,11 | 1997,3,21斷交 | |
布吉納法索 | 1984,3,4 | 1996,6,5斷交 | |
蒲隆地 | 1976,3,1 | 2006,5,5斷交,2008,6,16,復交,2010,10,25再次斷交 | |
高棉 | 1979,4,10 | 2006,8,14斷交 | |
查德 | 1980,7,4 | 有* | 1997,5,9斷交,2007,7,17復交 |
古巴 | 1980,1,20 | 有 | |
維德角 | 1979,7,4 | 2007,7,27斷交 | |
哥倫比亞 | 1985,2,27 | 2000,12,2斷交 | |
哥斯大黎加 | 1980,10,30 | 2000,4,22斷交,2010,2,28復交 | |
剛果共和國 | 1978,6,3 | 1996,9,13斷交 | |
厄瓜多 | 1983,11,14 | 有* | 2004,6,14斷交,2006,2,8復交 |
薩爾瓦多 | 1989,7,31 | 有* | 1997,4,26斷交,2009,6,6復交 |
衣索比亞 | 1979,2,24 | 有 | |
赤道幾內亞 | 1978,11,3 | 1980,5,7斷交 | |
加納 | 1979,8,24 | ||
瓜地馬拉 | 1986,4,10 | ||
蓋亞那 | 1979,9,1 |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1986,6,24 | 2002,5,23斷交 | |
多米尼克 | 1979,9,1 | 2010,7,22斷交 | |
幾內亞比索 | 1976,3,15 | 1997.3.21斷交, 2000.5.26復交, 2010.3.30再次斷交 | |
格瑞那達 | 1979,8,20 | 2010,8,16斷交 | |
海地 | 2006,11,22 | 有 | |
宏都拉斯 | 1989,11,11 | ||
伊朗 | 1980,2,27 | ||
印度 | 1985,10,1 | 2000,6,26斷交 | |
牙買加 | 1979,9,4 | ||
寮國 | 1979,5,7 | ||
賴索托 | 1979,10,9 | 有* | |
利比亞 | 1980,4,15 | ||
肯亞 | 2005,6,25 | 2006,7,20斷交 | |
吉里巴斯 | 1981,8,12 | 2000,9,15斷交 | |
賴比瑞亞 | 1985,7,31 | 1997,9,5斷交 | |
馬里 | 1980,7,4 | ||
茅利塔尼亞 | 1984,2,27 | ||
模里西斯 | 1982,7,1 | 有* | |
墨西哥 | 1979,9,8 | 有 | |
莫三比克 | 1976,3,13 | 有 | |
馬達加斯加 | 1976,2,28 | 2005,7,4斷交,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該國的國家 | |
馬拉威 | 1994,11,16 | 2001,6,4斷交,2008,2,1復交,2008,9,16再次斷交 | |
納米比亞 | 1990,6,11 | 有* | |
尼加拉瓜 | 1979,9,6 | 有 | 2000,7,21斷交,2007,1,12復交 |
國名 | 承認日期 | 外交使館 | 備註 |
奈及利亞 | 1984,11,12 | 有 | |
朝鮮 | 1976,3,16 | 西撒國,外交部於2010,11,24宣布"不再接受北韓的,外交承認," | |
諾魯 | 1981,8,12 | 2000,9,15斷交 | |
巴拿馬 | 1978,6,23 | 有 | 第一個承認該國的美洲國家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1981,8,12 | ||
巴拉圭 | 2000,2,9 | 2000,7,25斷交,2008,8,11復交 | |
秘魯 | 1984,8,16 | 1996,9,9斷交 | |
盧安達 | 1976,4,1 |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2002,2,14 | ||
南非 | 2004,9,15 | 有 | |
南蘇丹 | 2011,7,10 | ||
蘇利南 | 1982,8,11 | ||
敘利亞 | 1980,4,15 | ||
坦尚尼亞 | 1978,11,9 | 有 | |
東帝汶 | 2002,5,20 | 有 |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1986,11,1 | ||
獅子山 | 1980,3,27 | 2002,5,27斷交,2003,7,16復交 | |
史瓦濟蘭 | 1980,4,28 | 1997,8,4斷交 | |
聖露西亞 | 1979,9,1 | 2010,8,16斷交 | |
聖基茨和尼維斯 | 1987,2,25 | 2010,8,16斷交 |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1978,6,22 | 1996,10,23斷交 | |
塞席爾 | 1977,10,25 | 2008,3,17斷交 | |
索羅門群島 | 1981,8,12 | 1989,1,25斷交 | |
多哥 | 1976,3,17 | 1997,6,18斷交 | |
吐瓦魯 | 1981,8,12 | 2000,9,15斷交 | |
烏干達 | 1979,9,6 | 有 | |
烏拉圭 | 2005,12,28 | ||
萬那杜 | 1980,11,27 | 有* | 2000,11,24斷交,2008,8,9復交 |
委內瑞拉 | 1982,8,3 | 有 | |
越南 | 1976,3,2 | ||
尚比亞 | 1979,10,12 | 有 | 2011,4,2斷交 |
辛巴威 | 1980,7,3 | 有* |
經濟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