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鐘樓

西安市鐘樓

西安市鐘樓是明代傳統建築代表之一。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許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基本信息

建築特點

古代的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護城河,設定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需要在城市中心修築鐘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晨鐘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到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諸多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建築相關

西安市鐘樓 西安市鐘樓

這座正方形的磚木結構建築物,自地面至樓頂高36米,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每邊長35.5米,高8.6米,全用青磚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邊長22米,高26米,四面五開間,環迴廊。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達5米,裡面是木心,外貼銅皮,銅皮上再箔敷一層黃金,金光閃閃,燦爛輝煌。鐘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鐘,重5噸,鍾邊鑄有八封圖案,鑄造於明成化年間(1465一1487年)。但它比鐘樓早先懸掛的銅鐘卻小得多了。鐘樓原先懸掛的“景雲鍾”(現藏於碑林博物館),據說遷到今址之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鍾卻怎么也敲不響了。無可奈何,只有另換。對於這件事,志書記載著當時人們的種種猜測。有人認為,那口唐睿宗景雲年間(701—711年)鑄造的鐘“歷世永遠,神物有靈”,不願被人挪動;也有人後來說,鍾置於室內恰如“戴瓮以呼”,當時本應當移到室外。無論如何,這給鐘樓的歷史又添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