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dān
1.單衣。
2.引申為單,單層。
3.薄、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說文》衣不重也。《禮·玉藻》襌為絅。《注》有衣裳而無裏。《揚子·方言》汗襦,或謂之襌襦。《前漢·江充傳》初,充召見犬台宮,衣紗縠襌衣。《師古注》襌衣制若今之朝服中襌也。 《集韻》作單。
襌,讀音dān,是漢字,指單衣、單層或薄、輕。
dān
1.單衣。
2.引申為單,單層。
3.薄、輕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說文》衣不重也。《禮·玉藻》襌為絅。《注》有衣裳而無裏。《揚子·方言》汗襦,或謂之襌襦。《前漢·江充傳》初,充召見犬台宮,衣紗縠襌衣。《師古注》襌衣制若今之朝服中襌也。 《集韻》作單。
襌衣又稱“單衣”,流行於秦漢時期,是一種作為上層人士平日所穿的單層罩衣。 案《說文》釋“襌”:“襌,衣不重”。在1972年對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中,...
基本介紹 馬王堆出土素紗襌衣,為中國國家一級文物,該文物於1972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發掘出土,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時期的作品。
簡介 工藝 文物價值 穿著 複製直裾素紗襌衣(“襌”音dān,常被誤寫做“禪”),西漢織繡,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2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該...
流傳過程 文物特徵 文物鑑賞 文物價值 文物背景中襌,詞語,其意見"中單"。
因無顏色,沒有襯裡,出土遣冊稱其為素紗襌衣。 《說文解字》:褝,衣不重也。 也有人認為其適合作為內衣穿著,是一種性感內衣。
《宿白雲山奉聖襌寺》作者楊萬里,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簡南襌勤長老》是 宋 代詩人陸游 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作者宋陸游詩詞正文宦遊處處是君恩,歸去無期莫更論。 眼正修行新有力,心空憂患已無根。 缽盂分我雲堂飯,拄杖敲君竹院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