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直裾素紗襌衣](/img/2/2e5/nBnauM3XzYzN0kzN5cTM3IDN0MTM2AzNwQTMwADMwAjMxAzL3E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繚綾》中寫道:“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詩中那飄渺如霧般輕盈,晶瑩如水般剔透繚綾的描寫並非藝術誇張,素紗襌衣的出土證實了詩人的描寫是據實形象化的描寫。
素紗襌衣輕薄而透明,如何穿著呢?《詩經·鄭風·豐》:“衣錦衣,裳錦裳。”按史書記載或常識推理,應該是套在色彩艷麗的絲綿袍外,使絲綿袍上華麗的花紋多一分欲露又掩的朦朧之美,不僅增強了衣飾的層次感,更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這倒也符合中國人不事張揚、含蓄、內斂的傳統審美情趣。有著輕柔和飄逸質感的紗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風而立,徐步而行,飄然若飛,盡顯女性的柔美。可一個現實的問題是:要想套在肥大的印花敷彩絲綿袍上,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也許是冥器?也有人認為其適合作為內衣穿著,是一種性感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