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補虛助氣飲
處方
黃耆(銼)2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五味子1兩,芎1兩,獨活(去蘆頭)1兩,桂(去粗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1兩半,熟乾地黃(焙)1兩半。
製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諸癰疽疏轉後。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2枚(去核),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
補虛助氣飲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三○ ,用於主治諸癰疽疏轉後。
補虛助氣飲
黃耆(銼)2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五味子1兩,芎1兩,獨活(去蘆頭)1兩,桂(去粗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1兩半,熟乾地黃(焙)1兩半。
上為粗末。
諸癰疽疏轉後。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2枚(去核),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聖濟總錄》卷一三○
中國的飲食和中醫藥是對人類的兩大貢獻。而能集中醫藥與飲食為一身的當屬飲膳,可以說是中國的、乃至世界的一朵瑰麗的奇葩。也就是說飲膳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
什麼是飲膳學? 飲膳的作用 飲膳學理論體系 飲膳的分類 飲膳套用的原則如意牌氣血雙補丸,是山東華洋製藥有限公司科研人員在整理古方唐·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的“四物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理氣丸”、中國第一部國...
淵源 如意牌氣血雙補丸 如意牌氣血雙補丸對比八珍湯、複方阿膠漿 如意牌氣血雙補丸配方細解王充《論衡》:“天地氣合,萬物自生。”張載《正蒙·太和篇》:“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氣分陰陽,提示質與能的統一,以及...
解讀 中醫套用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四氣五味,中藥的性質和滋味。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自古以來,各種中藥書籍都在每論述一藥物時首先...
基本介紹 四氣 五味 四氣五味 養生本書是一部中醫虛勞證治專著,該書理法方藥俱備,文字簡要而重點突出,對虛勞的病機闡發、論治大法和預防措施都子成體系,對中醫虛損學說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其...
簡介 節選灸法治病,既可補虛又可瀉實;既可溫寒又可散熱;既可扶陽,又可養陰。但是自《傷寒論》提出“火逆”、“火劫”之說,針法屬瀉,灸法屬補的傳統觀念已被奉行了10...
簡介 歷史淵源 現代研究 作用 方法苓花紅糖飲,治運濕化痰,活血通經。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茯苓補冬是中國節日飲食習俗。流行於全國各地。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是日,一般殺雞宰鴨或買羊肉,加當歸、人參等藥物燉食,也有用糯米、龍眼、...
冬至補冬的來源 補冬的時機 補冬對象 常用處方藥膳 補冬養生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