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聖惠》卷七。
【組成】熟乾地黃1兩,五味子1兩,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白芍藥1兩,牛膝1兩(去苗),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石斛1兩(去根,銼),人參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茯苓1兩,蓽澄茄3分,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1兩,沉香1兩。
【主治】腎虛少氣,腹脹腰疼,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飲食減少,面色萎黑,百節痠疼,日漸無力。
【製法】上為散。
【用法】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補腎熟乾地黃散是一道處方藥,製作原料是熟乾地黃、五味子、當歸、白芍藥等,主治腎虛少氣,腹脹腰疼。
【來源】《聖惠》卷七。
【組成】熟乾地黃1兩,五味子1兩,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白芍藥1兩,牛膝1兩(去苗),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石斛1兩(去根,銼),人參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茯苓1兩,蓽澄茄3分,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朮1兩,沉香1兩。
【主治】腎虛少氣,腹脹腰疼,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飲食減少,面色萎黑,百節痠疼,日漸無力。
【製法】上為散。
【用法】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補腎熟乾地黃散用於腎虛少氣,腹脹腰疼,小腹急痛,手足逆冷,飲食減少,面色萎黑,百節酸疼,日漸無力。
《聖惠》卷七地黃(拉丁學名:),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厘米,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直徑可達5.5厘米,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葉脈...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地理分布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地黃(拉丁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地理分布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地黃飲子,中醫方劑名,別名地黃飲。為補益劑,具有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之功效。主治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喑痱證。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乾不欲飲,足冷...
方歌 處方 用法 簡介 方義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 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別名 來源 性狀 性味 歸經《古代補腎壯陽名方444首》是1997年11月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華中健等。本書對古代補腎壯陽方劑進行整理,同時對組方結構規律進行了研究。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六味地黃,六味地黃丸是補腎名方,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最早是“八味地黃...
名詞定義 百科名片 藥物簡介 藥品說明 注意事項《本草妙用系列叢書:妙用地黃治百病》內容簡介:地黃入藥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古人稱其“大補五臟真陰”,堪稱滋補強身之上品。全書系統介紹了地黃的性味、功效...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古代世傳補腎壯陽名方444首》匯集了中國古代療效顯著,有溫補腎元、壯陽回春、延年益壽作用之補腎壯陽名方444首,溯古發微,系統整理,按方源、組成、用法...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