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錦道

袁錦道

袁錦道(1739-1816年)貴州習水人。從小苦讀詩書,不熱衷功名,一心興辦實業,繁榮鄉梓。共辦廠48家,包括銅廠、鍋廠、紙廠、碗廠、和錢幣廠。基本包括了當地百姓生產生活所需日用品,本地消化不了的再運銷外埠。他又修建宜於運輸的石板道,聯通各作坊,開築通往礦山、林場及江津水陸碼頭的道路。計修道路300公里。這些石板路,200年來,仍是當地百姓往來的通衢。袁錦道辦廠築路,方便了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促進了當地的開發與發展。習水縣望鄉台石窟,至今留有袁錦道祠,於1982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辦實業興經濟

在200多年前,英國的資產階級還比較稚嫩,法國的大革命正在進行,中國已經進入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此時,中國的民族工商業經濟開始萌芽且艱難發展,但帝國主義入侵,新生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遭到扼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極弱、人民極貧。富有遠見卓識的袁錦道正是出生在這個年代。他在青少年時期,也和古代的青年男子一樣,苦讀詩書,做著“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的夢。列強入侵、國弱民窮的社會現實,使他美夢破滅,思緒萬千。一人“金榜題名”又有何用!不如另尋出路,棄文從商,興辦實業,振興一方經濟。

袁錦道選擇興辦實業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鄉三岔河 。一則,這裡位於習水縣東北面、習水河上游,北接川、渝,南連溫水、良村,川鹽等生活必須品易運進且銷售習水、仁懷兩縣大部,而自己的產品又可銷售到重慶、成都、江津、遵義等地,區位優勢明顯;二則,這裡森林莽莽,竹木繁茂,中藥材、岩蜂糖等特產甚多,資源豐富,在附近的江津境內又有礦產可供利用,資源優勢明顯;三則,這裡地勢偏僻,山高谷深,十分隱蔽,朝廷不易發現,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更是鞭長莫及,有明顯的安全優勢;再則這裡與良村、溫水毗鄰,勞力不乏且廉價,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優勢。

興業的地方選定後,袁錦道就在這片川黔接壤、有九溝十八岔、面積數十平方公里的綠色寶地上,放開手足幹起來。起初是從生產扁擔、香扦、筷子、土碗、木瓢、扇子、算盤、沙鍋、沙罐等普遍百姓常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的作坊開始,逐步辦起銅廠、鐵廠、鏵廠、銀具廠、鍋廠、鑄幣廠等46間工廠。為了取其“事事發”的吉利數字,又辦了一間紙廠和一間香菌廠,共48間。這些廠規模不算大,有的仍是生產作坊,都分布在溝岔里,如何家溝里修建有袁錦道的養馬場和馬幫棧道;銀匠溝里辦有銀具廠、藍靛廠(染布廠)、鐵廠;砂罐溝里辦有砂罐廠、沙鍋廠;棕千溝里(野生水果多,人稱水果溝)辦有棕千廠;天堂溝里辦有鑄幣廠;鍋廠壩是當年辦工廠作坊規模最大、最集中的地方,分別辦有鍋廠、鐵廠、鏵廠、紙廠。碾紙漿的水碾、磨盤子至今尚存,被定為縣級保護文物。這些溝,不少還用廠的名稱命名,如砂罐溝、瓢兒溝、銀匠溝、棕千溝等。

由於袁錦道經營有方、管理得法,生意越來越紅火,產業越來越興旺,在三岔河至江津、重慶的路上,商客來往,馬幫上下,真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過去僻靜冷落的三岔河溝岔里,也真是萬商雲集,熱鬧非凡。據有關資料記載,為了方便客商、販運人員途中餐飲和休憩,當時袁錦道在川黔交界處的“三角店”開了一家飯館,單是每天早上一餐稀飯,就要一斗二升米,相當於現在86斤,可見當時商旅之多,貿易之繁榮。袁錦道為使自己的產品打入重慶市場,擴大影響,促進銷售,在重慶沙坪壩設了兩處商號,當時稱為“調鋪子”。

開辦鑄幣廠、私鑄錢幣在歷代都是犯罪行為,按當時清朝法律,這是要殺頭的。為了壯大經濟實力,加快發展,袁錦道敢於冒這個險,在三岔河四周懸岩峭壁、古樹參天、十分隱蔽的天堂溝磨槽灘辦了一間鑄幣廠,但不久還是被朝廷發覺了。加之,為了買一塊田的矛盾,當地貢生袁賢達以“私鑄錢幣、有造反意圖”之罪名,將他告到朝廷。嘉慶帝一聽,這還了得!便立即派一位姓薛的欽差來三岔河捉拿袁錦道。中間有這樣一個插曲,舉人、南昌府官任之楷乃良村半坎人,是袁錦道的表侄。在錦道煉銅鑄錢案發後,薛欽差捉拿錦道之前,任之楷對薛欽差講了“鑄錢乃用嘉慶帝年號,決無圖謀不軌,無罪而有功”的看法,並請他將此看法傳去京城,稟報朝廷。薛欽差想印證任之楷話的真假,他來三岔河後,首先四處走訪民情,也會晤錦道。通過走訪,從老百姓口中了解到袁錦道確無造反意圖。辦廠鋪路是為了振興當地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私鑄錢幣是為了壯大資本,增強實力,並且所鑄的錢幣上還刻有大清皇帝的年號,這能說明什麼?但礙於清朝法律,薛還是把袁錦道押回京城,並在以後的審問中,竭力為他開脫。最後朝廷不但沒有治袁錦道的罪,而且反賜封他為“八品征仕郎”。袁錦道因禍得福,榮歸故里,為表達對薛欽差的感激之情,便親手在薛欽差下馬會晤自己的地方的岩壁上刻上“薛公岩”三個大字,而今成為一景。

袁錦道的第二個妾楊氏,是當地楊家溝人,聰明伶俐,精明能幹,是他最寵愛的。據當地人說,在袁錦道因“私鑄錢幣”案被押進京城問罪期間,有一天,家裡的公雞都沒有叫,而一隻老母雞卻站在門欄上像公雞一樣仰天大叫。這一奇怪現象,家裡人都十分驚慌,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恐怕老爺在京城凶多吉少。正在大家驚恐之中,妾楊氏獨有領悟。她說:“公雞不叫母雞叫,朝中放出袁錦道。老爺就要到家了,還不快擺酒菜為老爺接風,愣著乾什麼”?不多一會,袁錦道真的滿面春風地回來了。這一傳說,至今在三岔河一帶仍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袁錦道不在家時,整個家庭包括48家工廠,全由楊氏管理。他回家後看到家庭和工廠都管理得井井有條,甚至比自己還管理得好時,他對楊氏感激萬分,並從內心佩服楊氏的持家本領和管理實業的能力,“誰說女子不如男”?

修大道通四方

隨著產業的發展,物資運量增大,來往客商增多,原來的山間羊腸小道很不適應。於是,袁錦道又開始了大規模的築路工程。他先後修築道路百餘公里,其中石板大道30餘公里,使廠與廠間相通,各廠與其住宅間相連,並通往周邊地區,通往川渝。據《習水縣誌》載:“……袁錦道在建廠時就修通各廠之間的道路;還修通了三岔河至良村、溫水的大路,望鄉台山下至三合龍洞約50公里的路;磨槽灘至三岔約10公里的石板路;磨槽灘至四面山約20公里的人行道;由紙廠通往大平山森林區約7公里的道路”。特別是修建“通川大道”,更令人折服,從大溪溝開始,經過兩岔河、園潭子、慈竹溪,翻越渝黔交界、海拔1480米的洗魚口山嶺,直出紅洞,接通“四川大界”,“途約數十里”,“穿岩緣壁,剪礙除險”,可見工程之艱巨。修這條路,袁錦道自己解決用地,自投資金,“未募毫釐,自蠲錙銖,且自賓士,心力俱到此”,可見他真是全力以赴,不辭辛勞。

清嘉慶十一年(1806),袁錦道的修路工程全面完成,老百姓十分滿意,鳴炮為其慶功。他為了功垂後人,在三岔河通往重慶大道上的大溪溝和兩岔河各立一座2米多高款式一樣的“善功誌慶”碑,碑成六棱形,正面上部刻有袁錦道坐像,像上方刻有“功垂千古”四字。其姻家眷弟何以說題寫碑文,碑文共188字,陰刻、直書、楷體,記述了通川大道的起止和途經主要地點,道路的險阻,袁錦道修路的艱辛。此兩座碑至今尚存,為縣級保護文物。

正當袁錦道躊躇滿志欲將大道修至重慶時,當地嫉賢妒能的少數人卻編造出“袁錦道將路鋪到什麼地方,就要將土地買到什麼地方”的謊言,並出面百般阻撓,使其宏圖不能實現。正因為這個原因,才有前面“當地貢生袁賢達以‘私鑄錢幣,有造反意圖’的罪名,將袁錦道告到朝廷”的記述。

建望鄉台 顯功揚名

到嘉慶十一年(1806),袁錦道已是67歲的老人,他開辦的產業紅紅火火,修路工程也告結束,自己覺得已家豐業就,心想事成。為了顯功揚名,讓自己辦實業、修大道的事業千古不朽,他開始修建望鄉台石窟寺,既可垂暮之年在此拜佛誦經、頤養天年,又可德昭子孫、以遺不朽之名 。

望鄉台石窟寺建於三岔河上紙廠南岸約20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離岩頂20餘米,坐南向北,前臨深淵,後倚絕壁,周圍蒼天古樹挺拔,遠望林海莽莽無邊,“雲飛霧卷,鶴繞龍呤,仿佛蓬萊”。這裡原本叫“望鄉台”,有《望鄉台遺贊並序》一文作證。但不知什麼人、什麼時候、什麼原因改名“望仙台”,並在石壁上刻有“望仙台石窟”五個大字。

石窟東西長約25米,進深寬1~9米不等,分東西兩窟。東窟為主窟,高約8米,面積200餘平方米,供奉佛像。其上方有三尊高約2.2米的大佛,釋迦牟尼佛居中,阿彌陀佛在右,藥師佛在左,皆坐在0.4米高的蓮花寶座上,背負輪寶,身披袈裟,面容慈祥,目光睿智,仿佛正在普度眾生。大佛下12米長的神台上,供奉園雕像48尊,除2尊木雕外均為石雕,其數與袁錦道開辦的工廠數同,意在事業同佛像一樣不朽。諸尊佛像,有的手執利劍鋼鞭,有的腳踏毒蛇猛獸,情態各異,栩栩如生。神台兩側有楹聯曰:“站佛台一方清潔;執降魔百邪掃除”。神台右後壁有摩崖“三官”,並刻有“祁三官佑百福;求神恩納千祥”,橫批為“天地水秀”的對聯。前有一塊1.5米高的石碑,銘刻望鄉台石窟建造始末,培修狀況,廟產由來和施主姓名等。

西窟為袁錦道祠,寬5米、高4米、進深1.5米,成石龕狀,龕內摩崖有袁錦道及其妻妾坐像。袁錦道像高1.16米,居中正坐,神態肅然,目光炯炯,很有功成業就、壯心不已、昭然後人之態,其右是妻穆氏坐像,其左是妾傅氏和楊氏坐像,她們的坐像略矮。外觀呈牌坊狀,是在一塊完整的巨石上雕刻而成,額刻一匾,文為“奉旨覃恩寵賜征仕郎題明建坊”。坊有四根圓柱,內外各二,柱上均刻楹聯,其一聯為“令德邁高風乾端坤凝方朔麻姑留勝跡;雄才貽後裔蘭秀桂馥仲謀子亞起宏猷”。坊上還有“二龍戲珠”、“八仙過海”等圖案。左下方刻有“八品壽民袁錦道立,嘉慶十五年仲冬月吉旦”。載明瞭望鄉台石窟建造人和竣工時間。

袁錦道祠右岩壁上刻有高1.2米、寬1.05米、面積1.26平方米的《望鄉台遺贊並序》一文,這是袁錦道的表侄、“辛酉科舉人”任之楷撰文,堂侄袁書浩手書,匠師候永理鐫刻的。文包括題、序、贊、署名落款四個部分,共731字,豎刻、楷體,每字2厘米見方。刀法遒勁利落,鐫刻秀麗端莊。雖年久風化,但仍歷歷可讀。碑文對望鄉台的奇異風光給予了高度讚美,對袁錦道的生平人品、操守德行給予充分肯定,對他興辦實業,顯於斯土,“卜宅林泉,栽花種竹;習茶千株,樹木萬條。闢田土以盈倉廩,修崎嶇以利往來。” 之功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的赫赫功德可以和當世英雄媲美。該文文字的精美和整個石窟雕刻藝術的精湛交相暉映,互添光彩,使之更具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198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列“袁錦道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袁錦道功成業就、家豐名揚後,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安然辭世,終年77歲。死後葬於三岔河的楊家溝,其後代為他修建了雕刻精細的石墓,族人尊稱他為宗聖公、錦道祖。

在200多年前閉關自守、自給自足的封建社會,在與世隔絕、自我封閉的黔北山村,古代青年袁錦道毅然摒棄“金傍題名、光耀門楣”的道路,在家鄉三岔河的九溝十八岔興辦實業、開山修路、建望鄉台石窟,這都是常人辦不到的。特別是千辛萬苦,穿崖鑿壁,修築通川大道,加強與外地溝通,開闢市場,發展商貿,把自己的產品遠銷重慶、成都、遵義和周邊地區,這雖不敢牽強地將其事跡和“發憤圖強,振興國家經濟”聯繫起來,但袁錦道敢為人先的開拓勇氣,把畢生精力都獻給黔北家鄉開發、開放和發展的奉獻精神,辦實業、興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的不朽功績,在全貴州乃至全國也是不多的,是值得肯定、值得學習、值得頌揚的。說袁錦道是黔北知名實業家、貴州民族工業先驅,一點也不為過,是當之無愧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