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革命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入東莞學堂學習,在東莞學堂,結識了蔣光鼐家住莞城的、李章達、張廷輔等同學,並成為了好友。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時政、理想,幾個少年都不滿社會現實,都想走出東莞,到更廣闊的世界去實現個人的抱負。
1906年,廣東陸軍國小堂招生。得知這一訊息後蔣光鼐徹夜難眠,他覺得讀軍校,做軍人,可以讓他實現母親的遺訓。他把想法告訴幾位同窗好友,大家一齊興奮起來,躍躍欲試。離校考入黃埔廣東陸軍國小堂,為廣東陸軍國小堂第一期學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東莞籍志士李章達、蔣光鼐、張廷輔、袁煦圻等作為起義總指揮黃興的衛隊戰士,直接參加了武昌起義的戰鬥。武昌起義是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和領導的一次成功的武裝起義,它對於辛亥革命的勝利意義重大,而袁煦圻等東莞的革命志士也為武昌起義的成功立下了戰功。
超級球迷
20年代中期,廣州處在陳濟棠統治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相對發展,足球運動也隨著蓬勃發展起來。廣州市警察局督察長袁煦圻、韋汝聰都是足球迷,目睹警察局足球隊常吃敗仗,聲威落後,他倆獻計邀請香港南華足球隊來穗與廣州聯隊比賽,趁機動員馮景祥、李天生加盟。此時重大朱國倫亦想邀葉北華來穗入重大就讀以加強球隊實力,卻馮景祥又把葉北華拉進警隊。葉北華又約譚江柏同來。警局把他們四人委派為交通督察員,實際上是增強足球隊的實力,從此警察局足球隊參與比賽,所向無敵,威震省港澳足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