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寶應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袁晁(原為縣衙小吏)因同情饑寒交迫而造反的農民,受到鞭背刑法,繼而聚眾占據翁山縣(今浙江舟山島)起義。袁晁率領義軍攻占台州,刺史史敘逃走;九月二十七日,攻占信州(治上饒,今屬江蘇),唐洪州刺史張鎬,伏兵常山山口,義軍中伏,損兵3000餘名。十月初十,義軍攻占溫州(治永嘉,今浙江溫州)、明州(治鄖縣,今浙江寧波),盡有浙江東、西道地區(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部分地區及浙江衢江流域、浦陽江流域以東地區)。袁晁建議政權幾十位公卿大臣,均由普通百姓擔任。以建丑月為正月,改年號為寶勝。義軍殺死地方長吏,燒毀和沒收官府及地主豪富的錢財,這些人極為恐懼,紛紛逃亡,而疲於沉重賦斂的廣大貧苦農民,則大多歸附義軍。德清縣(今江蘇吳興南,一說浙右縣)人朱泚、沈皓等,也聚眾起義,回響袁晁。朱泚和沈皓分別占據兩大山洞,不時出兵攻占城壘。宜春義軍首領家兵漫山遍野,地方長吏不敢過問。袁晁義軍發展為20萬(一說近20萬,一說20萬餘)人,嚴重地威脅著唐廷在該地區的統治。
唐代宗李豫急令河南道副元帥李光弼討伐袁晁。李光弼派其部將張伯儀(一說義)、御史中丞袁慘、偏將王棲曜和李長榮等率領各軍,向袁晁義軍發起攻勢。寶應元年十二月,義軍與官軍在衢州(治信安,今浙江衢縣)大戰,義軍失利。廣德元年三月初四,官軍再次擊敗義軍。四月,兩軍經10餘次交戰,義軍戰敗,袁晁被俘,於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就義於長安。其弟袁瑛率領500名騎兵,衝出重圍,占據寧海西北40里的紫溪洞,憑藉險要地勢,抗擊官軍。官軍紮營洞口,切斷義軍糧道,加緊圍攻。袁瑛和500勇士在內無糧草、外乏援兵的絕境中,頑強抗擊官軍,直至全部餓死洞中。
袁晁起義是唐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但義軍一哄而起,未經必要軍事訓練,缺乏實戰經驗。面臨“中興名將”李光弼麾下的精兵悍將,雙方實力懸殊,又與官軍硬拼,因此迅即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