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衷志純(約1898~約1949),字粹然,福建崇安縣(今武夷山市)吳屯鄉大渾村人。
民國7年(1918)夏,他在崇安縣高等國小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福州省立第一中學,初步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民國8年(1919)“五四”運動浪潮席捲福州時,他和同學一起參加愛國反帝示威遊行。民國11年(1922)夏,考入北京國立工業大學。民國12年(1923)夏,他和其他學友一起組織“建屬六邑國內外留學同學會”,發表《宣言》,主張從文化宣傳著手,打倒惡勢力,改造社會。民國13年(1924)暑期回到崇安,開辦暑期學校,向工農民眾宣傳革命思想。民國14年(1925)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5年(1926)3月18日,他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之一的李大釗在天安門廣場召開的國民大會,抗議八國政府干涉中國內政,要求驅逐八國公使出境,會後隨遊行學生前往向段祺瑞執政府請願。5月,與同學潘祖武、長輩潘谷公等護送烈士遺像、遺物經福州回崇安安葬。返回福州後,在潘谷公主編的《民國日報》任副編輯,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民國16年(1927)3月9日,中共福州市委組織40多個團體在南校場召開大會,他和王荷波等9人被推選為請願代表,共率四萬名民眾前往國民黨福建省黨部等機關請願,要求嚴懲破壞北伐後方的反動派。4月,福州發生反共的“四·三”事變後,他為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追捕,回到崇安。7月底,參加中共崇安特別支部成立會議後,他即隨陳昭禮、潘超人等赴建甌參加組建中共閩北臨委。後跟隨潘祖武前往德國留學,回國後應聘在廣西大學任教,直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