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王

蟒王是唐乾符年間的一個傳說。

蟒王傳說

傳說唐乾符年間,福清黃櫱山有巨蟒為害一方,當地人劉孫禮之妹三娘,十分美麗,被蟒攝入洞中為妻,劉孫禮發誓要

蟒王蟒王
殺死巨蟒,遂變賣家業,四處拜師求藝,後得遇高人,授以驅雷秘法,歸與蟒斗。是時其妹已生11個孩子,孫禮殺其8個,三娘奔出求拜,為蟒及3個尚活孩子請命。孫禮恕之,並求天師上奏玉帝為其歸正,孫禮留為殿前輔弼,妹劉氏為人間種痘夫人。閩中、閩東各地多立蟒天府廟祀之。連江蟒天府在西郊玉泉山。建於明代,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是迄今閩東地區僅存的一座蟒天府。主殿供蟒天洞主及龍、鳳、黑、貴四將軍,左右列劉夫人及九、十、十一使三子。殿前符使捧藥籃為民治病。每逢農曆十月十五日蟒王辰誕,附近村民家家戶戶加制糯米粿,通宵達旦上山供奉,熱鬧非凡。

蟒的特徵

蟒是帝王將相等高貴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禮服,即蟒袍。源於明、清時代的“蟒衣”。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對

蟒王蟒王
有功之臣的“賜服”,至清代,蟒衣則列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襯在補褂內穿用。衣上的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所以,把四爪龍稱為“蟒”。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中國歷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其長袍闊袖的服裝造型,具有莊重感;華美的裝飾圖案,富於象徵意義。蟒衣的另一大特點是可舞性強,它擺脫了自然生活形態,不束腰,服裝可任意擺動以表示人物情緒,它借用誇張後形成的水袖,豐富表演動作,傳達人物感情。主要紋樣是龍及“蟒水”,陪襯紋樣為日、山、流雲、“八寶”、“八吉祥”等。龍的具體形狀有:團龍、行龍、大龍等三種,有的端莊嚴謹,有的昂揚矯健,有的氣勢宏大。不同的龍形在服裝上各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主要使用十種純色,分為“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藍、湖、香。京劇服裝繼承了中國民族藝術的裝飾色彩傳統,大膽用色,色彩傾向鮮明,注重強烈對比。又因為它是一種刺繡之服,金銀線(複合色)具有調和作用,所以,服裝色彩既有強烈對比,又和諧統一。對於具體人物,力求擴展服裝基色(主色)的面積,造成“一人一色”的效果。用色也具有特定的寓意,根據人物的類型而定。

相關蟒

紅團龍蟒 綠團龍蟒

蟒王蟒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