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對於具有6個苯單元的螺旋烴,可完成360°轉動。 在螺旋烴類化合物中,四面體之間的二面角從四螺旋烴的26°增加到六螺旋烴5的8°,然後再次減小到七螺旋烴的30°。
性質
儘管缺乏不對稱碳和手性中心,但是螺旋烴具有手性。 手性是由螺旋本身的手性產生的。 由於其軸向手性,順時針和逆時針螺旋是不可重疊的。 按照慣例,左旋螺旋是負號,標記為M,右旋螺旋是正號,標記為P。來自圓二色譜的證據表明,左手性的是左旋體,而右手性是右旋體。
合成
Jakob Meisenheimer於1903年報導了第一個螺環結構是2-硝基萘的還原產物。五螺旋烴於1918年由Weitzenböck和Klingler首次合成。第一個六螺並苯由M. S. Newman和D. Lednicer在1955年合成,該合成通過羧酸化合物的Friedel-Crafts環化封閉了兩個中心環。從那以後,使用了幾種合成具有不同長度和取代基的螺戊烯的方法。 二苯乙烯型前體的氧化光環化最經常用作關鍵步驟。最長的螺旋烴,十四螺旋烴是在1975年通過這種方法製備的。
在一項研究中,五螺旋烴是在二乙烯基化合物(由1聯萘酚(BINOL)製備而成)中用Grubbs的第二代催化劑合成的,此反應以二氯甲烷為溶劑,在100攝氏度下反應25分鐘。合成路線如下:
此反應收率為88%。
其他方法也是非光化學的,有以聯苯-萘化合物為原料,以氯化鉑為催化劑,在90攝氏度下反應20小時,製得多種異構的六螺旋烴,合成路線如下:
此反應收率約為80%。
套用領域
可用於非線性光學,CPL,有機催化,構象分析,手性檢測,化學感測器和雜原子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