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螟蛉絨繭蜂拉丁文名: Apanteles ruficrus (Haliday)
亞科名稱: 小腹繭蜂亞科
屬名稱: Apanteles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2.3毫米。體褐色,腹面帶褐色,第1腹節兩側有黃色邊,少數第3節或以後帶黃褐色或紅褐色,足大體黃褐色,後足基節(除末端外)黑色,後足腿節末端、脛節兩端或僅末端、跗節及爪暗褐色;翅透明,翅脈及翅痣淡黃褐色。頭密布細毛,有光澤,顏面密布刻點,有稍隆起的中縱線,中胸盾片密布刻點,盾縱溝及後方中央的刻點粗而密;小盾片上有刻點;並胸腹節有網狀皺紋,無完整中脊。前翅徑脈第1段從翅痣下緣中央偏外方伸出,其長與肘間脈相等或稍短、兩脈相連處向外方曲折明顯,兩脈均比回脈短;後足基節有粗皺。腹部第1節背板梯形,後緣寬與長度約相等,有粗網紋,第2背板近於縱列,側緣光滑,以後各節光滑。產卵器短,背面不能見。雌蜂觸角倒數第2=6節的長度比在1.5倍以下。繭圓筒形,長2.5-3.0毫米,白色或稍帶淡黃色,質地較厚,一般十餘個至30餘個平鋪成塊,偶爾有不規則重疊。
生物學特徵
寄主很多,以夜蛾科幼蟲為主。在稻田內的寄主有粘蟲、勞氏粘蟲、禾灰翅夜蛾、條紋螟蛉及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苞蟲和稻眼蝶等。其它重要寄主有棉鈴蟲、棉小造橋蟲、斜紋夜蛾、銀紋夜蛾等。此外,據記載還有小地老虎、菜夜蛾、草地螟、玉米螟、小菜蛾等二十多種寄主。蜂產卵於稻螟蛉幼蟲體內,孵化後即取食寄主的內含物。被寄生的稻螟蛉幼蟲,至後期行動明顯遲緩,體色變淡。在浙江.5-6月時,蜂的幼蟲約經10-11d即已成熟。從6月17日至7月30日,可育出完整的三個世代。成熟的幼蟲從螟蛉幼蟲體表鑽出,體呈淡黃綠色,可透見食道內綠色,環節明顯,前方較細且不停活動,頗似小蛆。在寄主蟲體附近稻葉上分別吐絲結繭,繭塊單層,偶有不規則重迭,結繭約2-3h完成。一條稻螟蛉幼蟲平均有螟蛉絨繭蜂繭21.04個(7-53個)。蜂幼蟲鑽出後,螟蛉幼蟲體壁上可見若干黑色小點(孔),身體越加皺縮,約經半日即死亡。蛹期5-7d。
成蟲羽化孔在繭的一端,咬一弧形裂縫爬出,依此羽化孔的位置和形狀,可與其它重寄生蜂區別。性比平均為86.32%。剛羽化的成蟲即行交尾。成蟲在稻葉上爬行極為迅速,亦可飛翔以尋找寄主寄生。據1963年5月至7月在浙江東陽調查:早稻秧田及本田內的寄生率逐漸上升,7月初可達51%,而稻螟蛉蟲口亦大大下降;7月中、下旬,早稻本田和晚稻秧田內稻螟蛉幼蟲被寄生的也很多,不過,此時早稻田內的繭大部分結在稻株基,常不被注意。在粘蟲幼蟲上的寄生率,以雲南思茅醬文農場調查到的最高,1974年4月為87%;在浙江50年代一般有50%,70年代初期因頻繁用藥,此蜂寄生率有時不到1%,近幾年實行“綜合防治”減少用藥後,又逐步增多。
螟蛉絨繭蜂數量增加後,其重寄生蜂的活動也相應上升,有時可高達50%以上,其中個別繭塊的繭粒,甚至全部都被重寄生。重寄生的蜂種,以絨繭金小蜂最多,此外還有負泥蟲溝姬蜂、螟蛉折唇姬蜂、斜紋夜蛾刺姬蜂、盤背菱室姬蜂、粘蟲廣肩小蜂、菲島黑蜂。
生境
各種農田地理分布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西、貴州、雲南。膜翅目(三)
膜翅目(學名Hymenoptera)包括蜂、蟻類昆蟲。屬有翅亞綱、全變態類。全世界已知約12萬種,中國已知2300餘種,是昆蟲綱中第3個大目、最高等的類群。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相亞熱帶地區種類最多。膜翅目是昆蟲綱中的一個目,它的名字來自於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種蜂和螞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