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舞蹈

蜜蜂舞蹈

蜜蜂舞蹈,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馮·弗利(KarlvonFrisch)在1940年代研究發現,工蜂在采完花蜜回到蜂巢之後,會進行兩種特別的移動方式。

概述

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馮·弗利(KarlvonFrisch)在1940年代研究發現,工蜂在采完花蜜回到蜂巢之後,會進行兩種特別的移動方式。研究對象是一種歐洲蜜蜂,學名Apismelliferacarnica。當一隻工蜂回到巢中,其他工蜂會面向她,並以她為中心,就像在觀看這隻蜜蜂跳舞一樣。發現提出之後經過多年的爭議,最後被大多數生物學家接受,並且成為當代生物學教科書中有關動物行為的經典教材。

搖臀舞

蜜蜂舞蹈蜜蜂舞
蜜蜂跳舞的移動路徑會形成一個8字形。外圍環狀部分稱做回歸區(returnphase);中間直線部分稱做搖臀區(wagglephase),搖臀舞(Waggledance)因此得名。蜜蜂會一邊搖動臀部一邊走過這條直線,搖臀的持續時間表示食物的距離,搖臀時間愈長,表示食物距離愈遠,以75毫秒代表100米。而這段直線與地心引力的方向之夾角,代表食物方向與太陽方向的夾角。之後更發現,蜜蜂會因太陽位置的相對移動而修正直線的角度。

環繞舞

環繞舞(Rounddance),一開始被分類為另一種舞蹈,是工蜂用來表達蜂巢附近有食物的存在,但無法表達食物的距離與方向。通常使用在發現近距離的食物(距離小於50-60米)。然而後來的研究認為環繞舞並非獨立存在,而是搖臀舞的直線部分極短暫的版本。

相關詞條

奧地利卡爾·馮·弗利工蜂生物學家太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