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炙黃芪
炙黃芪,本品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片,直徑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淺棕黃或棕褐色,略有光澤,可見縱皺紋或縱溝。 切麵皮部淺黃色,木質部...
中藥屬性 中醫傳承 -
黃芪蜜
黃芪蜜屬稀有蜜種,呈淺琥珀色,甘甜不膩,氣味清香,不易結晶,有天然的微酸味。主要產區有山西、甘肅、內蒙,常服此蜜,能增強人體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提...
藥用價值 功效與作用 探討蜜炙黃芪 -
炙
炙是中國漢字,讀作zhì,炙,炮肉也。出自《說文》:“從肉,在火上”,基本釋義是有烤;烤肉;喻受到薰陶,把去毛的獸肉串起來在火上薰烤。
基本資料 漢字演變 釋義 漢英互譯 方言集匯 -
黃芪
黃芪,又名綿芪。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性味歸經 用法用量 -
生黃芪
一般保健或治療中使用的黃芪指的是生黃芪,常用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幾根...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物種歷史 -
蒙古岩黃芪
蒙古岩黃芪,常用中藥之一,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主產於中國的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兩季採挖,出去鬚根幾根頭,曬乾,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植物名稱】 【植物學名】 【來源與分布】 【植物形態】 【植物特性】 -
桂圓參蜜膏
桂圓參蜜膏,屬於補益類中成藥,以黨參、南沙參、桂圓為主要成分。
原料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菜品口感 食用方法 -
黃芪當歸丸
黃芪當歸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略六書》卷三十。主治遺溺,脈軟者。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方義 文獻摘要 -
黃芪四物湯
黃芪四物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濟陰綱目》卷十三。具有補氣益血之功效。主治①《濟陰綱目》:產後虛羸。②《會約》:產後氣血虛弱。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 -
制黃芪
制黃芪,為黃芪的炮製加工品。圓形或橢圓形的片,直徑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淺棕黃或棕褐色,略有光澤,可見縱皺紋或縱溝。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含量測定 加工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