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蛇鱗
頭部鱗片長而大,對稱排列!
吻鱗—位於吻端正中的1枚鱗片,其下緣一般有凹缺,口閉合時,其細長而分叉的蛇舌(信子)由此缺口伸出!
鼻間鱗—吻端後方,介於左右兩枚鼻鱗之間,一般兩枚有的沒有(兩頭蛇屬海蛇亞科),有的只有1枚(水蛇屬只有一枚位於彼此相切的一對鼻鱗之後)
前額鱗—鼻間鱗正後方的一對大鱗,有的種類只有1枚或縱裂成2枚以上。
額鱗—前額鱗正後方的單枚大鱗,介於左右眶上鱗之間,略成六角形或龜甲形。
頂鱗—位於額鱗正後方的大鱗,正常一對,閃鱗科為前後兩對。
頂間鱗—閃鱗蛇科4枚頂鱗中央圍繞的單枚鱗片。
枕鱗—頂鱗正後方的一對大鱗片(見眼睛王蛇頭頂)
鼻鱗—鼻孔其上的鱗片,在吻鱗側後方鼻間鱗兩側,左右各一,但有的種類鼻孔有鱗溝,有的裂為2枚。
頰鱗—介於鼻鱗與眶前鱗之間的小鱗片,通常1枚。有的沒有(眼鏡蛇科`兩頭蛇屬等),有的多於1枚(鼠蛇屬),有的因無眶前鱗而直接入眶。
眶前鱗—位於眶的前緣,有的沒有,1至數枚!
眶後鱗—位於眶後緣,1至數枚,如沒有時,則由顳鱗參與圍成眼眶。
眶上鱗—位於額鱗兩側,圍成眼眶上緣的一對大鱗片。
眶下鱗—位於眼下方或上唇鱗之間,多數種類沒有,由部分上唇鱗參與構成眼眶下緣。
顳鱗—眼眶之後,介於頂磷與上唇鱗之間,通常分為前後兩列或三列。稱為前顳鱗或後顳鱗,或前中後,根據數目多少記為1+2或2+2+3不等。
上唇鱗—位於吻鱗兩側之後上唇邊緣,一般兩側對稱,偶有變異除外,有的中間幾枚參與圍成眼眶。
頦鱗—在下頜前緣正中的一枚鱗片,略成三角形,與吻鱗相對應。
下唇鱗--頦鱗之後,左右下唇鱗之間的成對窄長鱗片。一般為兩對,分別稱前頦鱗與後頦片,左右頦片之間形成的鱗溝稱頦溝。鈍頭蛇屬一般有3對頦片,無頦溝。 蝰科蛇類只有1對頦片。
背部蛇鱗
背部鱗片厚而小!
蛇體軀幹背部的鱗片,又稱體鱗。背鱗正中的一行又稱脊鱗,有的種類脊鱗擴大,呈六角形(過樹蛇屬,環蛇屬)。背鱗行數一般都是奇數,為唯烏梢蛇為偶數。記數一般取頸部(頭後兩個頭長處),中段(吻端到肛孔之間中點處)及肛前(肛孔前兩個頭長處)3個數據,如寫作21-19-17,則表示頸部背鱗21,中段19,肛前17。如直接寫19行,一般多指中段行數。一般從外側開始計數,第一行背鱗稱D1,第5行稱D5,依次類推。
腹部蛇鱗
腹部鱗片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異,穴居蛇類腹鱗細小,樹棲蛇類`陸棲蛇類的腹鱗大而寬。除盲蛇和幾種原始蛇類以外!其他蛇類的腹部表面都有一列覆瓦狀的長方形腹鱗從頂部排列到肛門,並有1~2列延伸到尾部,便於地面的遊動。
尾部蛇鱗
尾下鱗一般為雙行,呈左右交錯排列,但最後一枚為單行,少數種類為單行排列。一般雄性較雌性的多,這也是區分性別的另一個方法!少數種類(如環蛇屬)為單行。眼鏡王蛇的尾下鱗單行與雙行變化不定。蛇類皮膚的腺體比較少,其作用也主要用於引誘異性,驅逐敵人和辨別不同種類的蛇,所以蛇在野外可以很容易的相互找到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