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掩的土層小院

玉米像一群亭亭玉立的姑娘,手挽著手站在一起,在於爽的秋風中散發著一種潮濕、芳馨、甚至有點刺人鼻子、新鮮得使人沉醉的氣味兒。 在我們當中的空地上,放著一瓶精裝的“伊犁大曲”。 但就是在這時,他也沒有忘記用他的眼睛,用他的姿勢和神情表達他對坐在我對面的陌生人的崇拜和傾心。

【圖書簡介】

- 虛掩的土層小院虛掩的土層小院除了我正在惱怒,這初秋黃昏的田野上的一切,是多么美妙而且和諧!落日給溫雅地擺動著的、道路兩側的楊樹林的頂端鍍上了一層金輝,又透過競相伸展的茂密的枝條,婆娑搖曳地飄灑到汩汩流淌著的、正在為播種冬麥而備墒的大渠的水面上,於是渠水變得明亮而且活潑了。渠邊路旁,鬱郁的秋草之中,時而抬起個把山羊或者毛驢的頭頸,飽食和休閒使得它們的神態也變得雍容和高貴起來。公路上,不時有一輛輛載重汽車駛過,擋風玻璃上滑動著橙色的、愈來愈清晰可觸的落日。林帶的另一面的土路上,歪戴著硬殼帽子的牧童驅趕著代牧的社員們的自養乳牛回村,靠近“家”了,乳牛們撒開了歡,哞哞地叫著,拙笨而又起勁地搖擺著它們的肚腹和肥臀,蹚起了團團塵霧。路和林帶的另一面是廣闊和嫻靜的田野。玉米像一群亭亭玉立的姑娘,手挽著手站在一起,在於爽的秋風中散發著一種潮濕、芳馨、甚至有點刺人鼻子、新鮮得使人沉醉的氣味兒。與玉米地相鄰,是一大片謙遜地仰著臉的、深綠色中染上了片片暗紅和紫黃的苜蓿;已經開始第三茬收割了,芟鐮掃過的地面上是一杯一杯的牧草,發出的氣味溫厚、甘甜,有一種暖烘烘的勁兒。大地無言而變化有定。正是晝和夜、夏和秋、燥和濕、暑和寒更迭交替的時刻,空氣、溫度、微塵、田野上的一切都在升騰和下降,旋轉和安歇……我們j個人,圍坐在田頭林邊,處在濃密的秋草的掩護之下,坐在安謐的金色的暮靄之中。在我們當中的空地上,放著一瓶精裝的“伊犁大曲”。一塊手帕上放著一個蔥頭和幾塊糖球——這就是酒菜,還有一個仔細擦拭過的腳踏車鈴的鈴蓋——這便是酒杯。弟弟沉浸在一種不尋常的興奮里。開始,我的追蹤而來使他手足無措;他畏怯地、請求地看著我。但就是在這時,他也沒有忘記用他的眼睛,用他的姿勢和神情表達他對坐在我對面的陌生人的崇拜和傾心。這個膝頭上橫放著一把有點破舊的熱瓦甫的小伙子我似曾相識。高身量,略顯瘦削,骨架有力,鬈曲的頭髮,高高凸出的眉骨和鼻樑,濃而長的眉毛,扁而長的、上挑的眼睛,淡褐色的、帶著一種奇異的溫柔和沉思的色彩的眸子,英勇而又和善的、似乎凝神看著遠方的目光。本來,我找到弟弟的時候想傾瀉出一大串抱怨和責備,像一個漲滿了水的澇壩,眼看就要決口,就是這目光,使我閘住了,而且不管有多么勉強,我也應他們的禮讓而坐了下來。弟弟拿起酒瓶,劃了一根火柴,點著了封口的薄膜,燃起了淡藍色的火焰,燒淨以後,他用牙齒咬開了瓶蓋,用腳踏車鈴蓋“碗”先給自己斟了一點,偷看了一下我的呆板的面孔,慌亂地呷了下去,然後,咕嘟咕嘟,往鈴蓋里倒了大半“碗”,畢恭畢敬地遞給了陌生的小伙子。陌生的小伙子從弟弟手裡接過了酒,高高舉起,按照禮儀,詢問著:“我喝嗎?”P3-4

【作者簡介】

- 虛掩的土層小院
王蒙,1934年10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河北南皮龍堂村。上中學時即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白區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 。1979至1983年在北京市文聯工作,任北京作家協會駐會專業作家,兼任北京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王蒙的作品多是反映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由於其在多年的創作過程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現已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季節三部曲”——《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等.中篇小說《布禮》 、《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志傳奇》、《在伊犁》系列等,小說集《冬雨》 、《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等,詩集《旋轉的鞦韆》,作品集《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王蒙中篇小說集》《王蒙選集》《王蒙集》等。散

【圖書目錄】

- 虛掩的土層小院
讓閱讀豐富人生
祝福新疆(代序)
樂園與親人
歌神
買買提處長軼事
最後的“陶”
喔,穆罕默德·阿麥德
淡灰色的眼珠
虛掩的土屋小院
葡萄的精靈
鷹谷
臨街的窗
另一個故鄉
重訪巴彥岱
伊犁,我沒有離開你
又見伊犁
我們“大隊”的同事們
薩拉姆,新疆
新疆的歌(兩章)
四月泥濘
在公路上
滿面春風的克里木·霍加
哭老鐵
心聲
宰牛
我們來到了鏡子裡
新疆露珠
雪滿天山路
木卡姆
回新疆
塔什庫爾乾
赴新疆
即景
伊犁
聽歌
喀納斯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