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劇

歷史沿革

回顧歷史,處州並非兵家必爭之地,從而為地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境內縉雲山,道教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溯源探本,葉法善(616-720)處州松陽縣人,為清列“十二戲神”之一,字道雲,別號太素,賜號真人,是處州得道高士。他擅長道曲音韻,集劉漢以來縉雲山道教文化詩經樂曲之大成,結合鄉坊小曲,創立道工聲腔,創發道教戲文(統稱“道曲”)。經反覆實踐,合成器樂合奏之《大鼓頭場》,後編導道戲《翻九樓》,成為處州戲劇第一代的“開山鼻祖”。
唐貞觀年間,道戲盛行,並流傳於民間。縉雲山有道士八百餘人,吟唱詩經道曲,器樂迴旋太空。東、西、南三鄉善演道戲,樓宅庭院設天井為演出場所,故稱“道壇”。縉雲古志載:“弦涌之聲,擾於四境”。
道戲,衍傳發展,生生不息。正宗一脈傳承“九殤道戲”,也稱“道教劇”,相傳至今;分宗支派“丁(燈)戲”於北宋神宗年間應運而生。縉雲丁戲,源出壺鎮宮澤(姓汪村)。據《汪氏宗譜·增刪補遺》記載:始祖宋大學士右丞相汪澡(1079-1154),元祐六年(1091)涉足縉雲山,開創戲曲,借鑑道戲風韻,采以“鄉坊小曲,賦以新詞”,配以“道教法器,予之伴奏”,民道兩曲合成一體,創造了“燈戲”,美其名曰“什錦班”,演繹彩戲,酬神謝恩,與民同樂。
北宋徽宗政和四年甲午(1114)年間,伴隨著宮澤汪氏二世祖寶公任職永嘉教諭隨入楠溪江,繁衍發展於東海之濱,盎然興盛,開創北腔,並將丁戲改稱為“南戲”。
宋滅元興,引發民族之戰。無意功名者帶著滿腔怨恨,投身藝海,文人的集結,興起了雜劇腳本創作的高潮,引發了元曲小令的誕生。“縉山曲”的引發,使各聲腔互為滲透,位於青田與龍泉交界的玉岩村(白岩)聲腔,經演變,成為了“松陽高腔”。
元後至元間,藝人鄭愉在《大鼓頭場》的基礎上進行音樂作曲,完成《四次頭場》的變奏,最終以一曲《玉鐲記》,推動了南戲的發展,為處劇的定格奠定了基礎。
大明萬曆年間,遂昌縣令湯顯祖,以元曲小令為音樂,編寫腳本《牡丹亭》,直接對處州戲文進行了改革創新。
處州戲曲文化底蘊深厚,自明清以來,高、昆、徽、亂等各種聲腔,遍及東甌;生、旦、淨、醜名角薈萃,逐步形成了“處州劇”的傳承劇目和表演風格。
建國初期,大多班社解散,僅有“子仙班”仍維持演出。1951年冬,老班主梅子仙再度出山,並邀集“大聯升”、“呂氏舞台”、“縉東舞台”、“宏廣舞台”之精英集一堂,將新組之班冠名為“雲和處劇團”,雲和,即“名伶雲集,和諧共處”之意,至此,處劇一詞,正式誕生。

劇中現狀

處劇,歷經道戲、燈戲、南戲、徽戲,一脈相承,直接影響處州十邑木偶戲的發展,其腳本和音樂唱腔為木偶班所接受。處劇憑藉龐大的隊伍,雄厚的實力,廣闊的市場,頻繁的演出,遂成浙南多元化戲曲之大宗。浙南戲劇之“雄獅勁舞”,以“國戲當家,大戲見長”,擅演《白門樓》、《祭風台》、《龍鳳配》、《鐵籠山》四大三國戲。
此時,處州大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遺墨余香,為戲劇繁勝之地。享有“江南梅蘭芳”美譽的名旦湯吉昌更為處劇增光添彩。連梅蘭芳先生觀賞其表演後,都不禁拍手稱讚:“這個花旦演得真好,耐人尋味。”
處劇先後擁有社班800多個,上演劇目1200多個,涉足浙閩贛三省,輾轉40多個邑市,在千村萬戶中穿越謀生,備受當地民眾歡迎,業績輝煌,載譽榮歸。
“鄉俗文化”之復興
復興處劇,榮地宏業,藝人輩出,馨香溢世,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鄉俗文化復興有重要作用。
處劇是處州文化的重要內容,更是處州人民的勞動結晶,牽繫著東甌地區千萬名伶與民眾的心。復興處劇,勢在必行。懷著一股堅定信念,老藝人幹部胡定才、周德飛、朱子端一行三人,就“復興處劇”相關事宜一同前往杭州請教相關專家。查閱相關資料後,專家一致認為處劇理論成立,事實存在。三人返縉後,與其他藝人前輩共同商議“復興處劇”之事,並向縣主管局作了詳細匯報,獲得支持後,確定以“劇業史志”之名,全力完成復興處劇的重任。
2009年2月20日,縉雲縣文聯下文批准建立“縉雲縣處劇研究社”。處劇文化研究悄然熱起來——
作為復興縉雲處劇第一團的雙龍處劇團,原名大常戲班,位於傳聞為“雙龍齊吟,音崖反響”之風水寶地的雙龍村,是縉雲文化示範村之一。雙龍村的戲曲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村幹部和村民都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傳承。為求“固本正源”,村黨支部書記鄭孟雄和村委主任呂率先成為“處劇復興”的開路先鋒,組建了“縉雲縣雙龍處劇團”。
李茂光先生愛好文藝、熱衷戲曲,一直為戲曲發展盡心盡力,曾自置“行頭”一堂,供於平常戲曲活動,在劇壇享有盛譽。自從復興處劇的熱潮掀起後,他為弘揚本土文化,將其所組的藝術團組建為“縉雲縣稠門處劇團”,成為處劇復興“南鄉第一團”。
縉雲縣上坪劇團,建立於新中國成立前夕,是縉雲“村立百大名班”之一,具備一定的社會影響力。近年來,村雙委再度投資,重新組織演出,在民營劇團中迅速崛起。在村立集體劇團遭受衝擊的嚴峻形勢下,劇團仍然堅守著戲劇陣地,是一個實力卓然的村辦劇團。得知處劇復興之舉,毫不猶豫將劇團冠名為“縉雲縣上坪處劇團”,他們告訴記者,以本土劇種的形式更好地豐富農村文化生活,能讓他們的演藝生涯更有意義。
縉雲新建,不僅有著悠久的戲劇活動歷史,而且民營班社眾多,組織管理自成一格。其中的新建民樂隊獨樹一幟,有著豐富的演出經驗和深厚的演繹功底,獲得戲迷們高度讚許。在“復興處劇”中,特意將民樂隊定名為“縉雲縣新建處劇音樂會”,成為處劇復興的首席音樂會。
處劇有自己的戲劇班底,擁有滋生的肥沃土壤,紮實的民眾基礎,保留了古老戲劇的千百精華和傳統藝術。
麗水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處劇的復興,猶如在中國戲劇的浩瀚長空中,增添了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
處劇的開發、保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鄉俗文化復興起著重要作用,它不僅是對歷史的解讀,更是處州勞動人民創造藝術文化的最好見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