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相關
從1975年11月德國和法國的國防部長交換共同研製反坦克直升機的信件算起,到1989年11月正式授予研製契約,並把研製的武裝直升機取名為“虎”時止,前後花了14年的時間進行談判和論證。在此後的研製過程中,由於經費不足,致使計畫一拖再拖,按目前的計畫最早也要到2001年才開始交付。在這漫長的30多年研製過程中,世界形勢發生了變化,對“虎”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所以原計畫要研製的基本型別也有所改變。
“虎”計畫是1984年正式開始的,那時法國和德國政府簽訂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內容是研製取代“小羚羊”和BO1O5P(PAH—l)直升機的輕型攻擊直升機。備忘錄對將要研製的新的武裝直升機所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能夠滿足德國陸軍的要求,為此,德國陸軍就中止了購買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計畫。當時,德國陸軍已有150名軍官就AH—64直升機的使用、維護等,接受過美國陸軍的培訓。從修改上述備忘錄,到兩國的製造商,即法國的航宇公司和德國的MBB公司正式達成研製協定,就跑了一次馬拉松,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該協定把要研製的輕型武裝直升機正式命名為“虎”(OGER)。根據計畫將首先研製兩個主要型別:火力支援型和反坦克型,共3個型號,即法國的火力支援型HAP、反坦克型EHAC和德國的反坦克型PAH—2。
按原來的研製計畫,反坦克型直升機HAC和PAH—2將分別於1998年和1999年向法國和德國交付。1995年6月30日雙方商定,首批生產的“虎”直升機先向法國交付,共10架,交付時間為1999年。但同年11月,由於法國提出要推遲付款,因此交付時間隨之推遲到2001年。1996年5月,法國又改變了主意,致使交付時間進一步推遲,火力支援型將在2001年交付,反坦克型則在2001年交付。
無獨有偶。1996年10月,德國由於財政原因,也提出將“虎”的生產日期推遲1年。不過,他們打算通過加快生產進度來補償這推遲的1年時間,以保證在2001年能投入部隊使用。按計畫,到2006年將交付50架,此後再放饅生產交付速度。
“虎”武裝直升機的反坦克型,即法國陸軍用的HAC和德國陸軍用的PAH—2,主要用於攻擊敵人坦克和阻止敵人坦克的大規模攻擊;火力支援型HAP,只供法國陸軍使用,主要作為空中輕騎兵執行快速反應任務。
“虎”武裝直升機有5架原型機:1號原型機編號為F—ZWww,用於空氣動力飛行試驗,只裝有基本的航空電子設備,於1991年4月27日首飛。後來,又裝上旋翼主軸、頂篷瞄準具、航炮與武器容器等空氣動力實體模型進行試飛。在完成了502小時的飛行試驗計畫以後,1999年初被用於地面疲勞試驗。
2號原型機編號為F—ZWWY,具有HAP機的空氣動力外形,裝有全部核心航空電子設備。試飛目的是為了對HAP作進一步修改。該機於1993年4月22日首飛,1996年11月完成了對HAP裝備系統的修改,到1997年1月1日,共飛行了353小時。
3號原型機編號為?9823,裝全部核心航空電子設備,1993年11月19日首飛,到1997年1月1日,共飛行了320小時。1997年2月,被改裝用於UIrr裝備系統的試飛和其它試飛。
4號原型機編號為F—ZWWU,裝HAP型機的航空電子設備。它是第一架真正裝有武器系統的“虎”,於1994年12月15日首次飛行。1995年4月,該機完成了航炮地面射擊試驗,前後共進行了15次。從1995年9月21日開始對武器系統進行全面試驗,到11月末,就已對航炮空中射擊、“西北風”空對空飛彈的發射進行了驗證。
截至1997年1月1日,該機已飛行了214小時,並發射了8枚“西北風”飛彈、50枚火箭和3000發航炮炮彈。
5號原型機編號為9825,裝有UHT型機的全部航空電子設備,1996年2月21日首次飛行。主要供德國陸軍用於武器試驗,其中包括“毒刺”、"霍特—2",飛彈,以及12.7毫米口徑機槍吊艙試驗。到1997年1月1日共飛行了68小時。
1998年2月,4號原型機在澳大利亞湯斯維爾作飛行表演,並進行了68毫米直徑無控火箭的發射試驗。在此期間,該機在一次飛行中,不幸撞到地面起火燒毀。兩名飛行員逃離了直升機,末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