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學名:蘿蔔黑根病
病原中文名:蘿蔔絲囊霉
病原拉丁學名:AphanomycesraphaniKendr.
病原分類地位:鞭毛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為害部位:根
為害症狀
該病後期顯症,症狀出現在側根生長的部位,病部外皮變成紫色至黑色把根毛圍住,被圍部位縮小且開裂,未遭侵染的健組織繼續生長,染病蘿蔔出現變色的部位似輻射狀條紋向里擴展,致組織變硬,無食用價值。病原形態特徵
根腐絲囊霉(AphanomyceseuteichesDrechsler),屬鞭毛菌亞門真菌。藏卵器亞球形或近球形,頂生於通常較短的分枝上,大小19~24微米,壁的內表面呈波紋狀,卵孢子橢圓形或亞球形,近無色至深黃色,直徑14~31微米,壁厚1~2微米,雄器頂生,多彎曲常分枝。菌絲分枝不太繁茂,遊動孢子囊由營養菌絲一端產生隔膜直接形成,成熟後釋放出幾十至幾百個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先成群休止,休止時球形,大小6~10微米,不久即分散,多先生一乳頭,從乳頭處再釋放出若干長有二根鞭毛的遊動孢子,有時遊動孢子休止後可直接萌發,長出芽管。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可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以藏卵器和菌絲體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土壤中水分充足時,產生孢子囊,孢子囊釋放出大量遊動孢子,發芽後穿透幼苗子葉下軸或根部外皮層侵入,經潛育即發病。該病發生與土壤水分關係密切,病菌在20℃左右生長良好,土壤溫度低,出苗緩慢,有利於病菌侵入則易發病,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及反季節栽培發病重。防治方法
(1)床土消毒,床土應選用無病新土,如用舊園土,有帶菌可能,應進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種雙粉劑7克,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克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克對細土4~5千克拌勻,施藥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澆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滲下後,取1/3充分拌勻的藥土撒在畦面上,播種後再把其餘2/3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即上覆下墊。如覆土厚度不夠可補撒堰土使其達到適宜厚度,這樣種子夾在藥土中間,防效明顯,殘效月余。(2)加強苗床管理,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後儘量不澆水,必須澆水時一定選擇晴天噴灑,不宜大水漫灌。
(3)育苗畦(床)及時放風、降濕,即使陰天也要適時適量放風排濕,嚴防幼苗徒長染病。
(4)發病初期噴灑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每平米噴淋對好的藥液2~3升,或15%惡霉靈(土菌消)水劑450倍液,每平米3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