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根部表皮龜裂褐變病

蘿蔔根部表皮龜裂褐變病

該菌附在土壤中病根表面,以卵孢子形態生存,播種後,當蘿蔔、發芽時,遊動孢子聚集於幼根,侵染髮病。病菌生育溫度為5~33℃,適溫為23—28℃。

基本信息

蘿蔔根部表皮龜裂褐變病蘿蔔根部表皮龜裂褐變
中文病名:蘿蔔根部表皮龜裂褐變病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絲囊霉(Aphanomycessp.)等,半知菌亞門
生理生化特徵:病菌生育溫度為5~33℃,適溫為23~28℃
危害對象:廣泛侵染雙子葉植物
危害部位:根部

侵染循環

該菌附在土壤中病根表面,一卵孢子形態生存。播種後,當蘿蔔發芽時,遊動孢子聚集於幼根,侵染髮病。

發病條件

常發生於氣溫(地溫)較低的高冷地夏蘿蔔。生長初期降雨多,病害猛增。排水不良地帶及土壤水分大的地塊常發生。

危害症狀

初期症狀出現在播種20~30天后,根部如小指至拇指大小的階段。首先在側根分枝部位及其線狀組織上出現局部淡褐色或黑褐色,形成數十個不規則的小病斑。進入收穫期,輕症者以側根分枝部為中心橫向出現黑褐色或黑紫色病斑,形成縱橫龜裂。重症者,表皮粗糙,褐變後略帶黑色。嚴重時根部表皮一半以上發病。剖檢根部,其內部組織卻未感染。

防治方法

常年發病地帶應栽培其他作物。發病多的地塊.要消毒士壤,改善排水。其他地塊高畦栽培,改善排水,可以大大減輕病害。另外,播種時應避開梅雨季節。病株不要堆置於大田.應集中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