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然

蘇毅然

蘇毅然(1918年-),四川省蒼溪縣龍山鎮人。蘇毅然早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負責徵稅,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進行長征,路過渭河時,險些溺亡,被杜長天救活。此後抵達延安,進入中共中央黨校。抗日戰爭期間,擔任中共北方分局社會部機秘書主任。1944年,任平西地委社會部部長。1945年,任河北省張家口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1949年,任皖南區黨委社會部部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安徽省公安廳廳長。1958年,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安徽省副省長。1961年,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1970年,任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9年,任山東省省長。1982年,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兼任山東省軍區第一政委。後任中顧委委員。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蘇毅然

籍貫:四川蒼溪人

人物履歷

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7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3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中學。

1933年至1939年,任川陝省蘇維埃稅務局稽徵員、分所長,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延安馬列主義學院學習,參加了長征。

1939年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社會部華北戰地考察團團員,北方分局社會部秘書、秘書主任,晉察冀社會部平北情報站站長,平西專署公安科科長,

1944年任平西地委社會部部長、組織部部長。

1945年至1949年任河北省張家口市公安局副局長、中共張家口市委秘書長,中共河北淶源、滿城、完縣縣委副書記、書記,張家口市公安局局長。

1949年起任皖南區黨委社會部部長、皖南區黨委委員、皖南行署公安局局長,安徽省公安廳廳長、政法辦公室主任。

1955年4月起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

1958年7月至1961年1月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

1956年5月至1960年12月任安徽省副省長,其間:1955年4月至1956年5月、1958年4月至1960年12月兼任省計畫委員會主任。

1960年10月至1967年1月任山東省副省長兼省計委主任(1962年11月起),1961年2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

1966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

1970年6月至1979年12月任山東省革委會副主任,其間:1970年6月至1971年4月任省革委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員;

1971年4月至1977年1月任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

1977年1月至1979年12月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兼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1979年3月起)。

1979年12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兼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山東省省長。

1982年12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當時設有其他書記),其間:曾兼任山東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1985年6月至1988年12月任中共山東省顧問委員會主任。

人物簡介

蘇毅然,1918年11月生,四川蒼溪人。中共山東省委原書記、中顧委委員。中共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十八屆代表。

回憶長征

15歲當紅軍徵稅員藏身廁所躲過敵人

蘇毅然1918年出生於四川蒼溪縣龍山鎮,小時候讀過4年私塾。1932年底,紅四方面軍進入川北地區。1933年6月,蘇毅然的家鄉蒼溪建立了縣蘇維埃政府。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急需各種人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蘇毅然經過簡單、短暫的培訓,成了一名負責徵收屠宰稅和特種稅的“紅軍稅官”,那年蘇毅然15歲。

那時的川陝革命根據地處在國民黨軍隊和地方軍閥的嚴重威脅下,敵人不斷對根據地進行圍攻和襲擾。有一次,蘇毅然在廣元南部的新場收稅時,突然遭到敵人的襲擊,瘋狂的敵人大肆搜尋、屠殺革命軍民,來不及撤退的蘇毅然躲進一座房子的廁所,藏身在棚板和糞池的夾層中。敵人進屋搜查了一番,沒有發現他。蘇毅然聽到敵兵叫喊著:燒!把房子燒掉!他心想壞了,這下逃不掉了。一陣亂鬨鬨的聲音過去後,敵人撤走了,不知何故沒有放火燒掉這座房子,蘇毅然幸運地躲過一劫。

17歲隨紅軍長征過渭河險被沖走

1935年春,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根據地,向西強渡嘉陵江,於5月初開始長征。17歲的蘇毅然也離開了母親,離開了家鄉,跟隨紅軍踏上征途。

當時部隊經過蒼溪,離蘇毅然的家只有40里。部隊的領導大概擔心他想家跑回去,找他談話。蘇毅然雖然年齡小,革命的決心可不小,“我那時就真正覺得紅軍好,為窮人求解放、辦實事”。他請領導放心,革命路上決不做逃兵:“我既然參加了革命,就一定會革命到底!”

部隊要爬雪山過草地了,領導叮囑大家:爬雪山時累了不能坐,坐下就起不來了;看到同志坐下時,只能用拄著的木棍去拉,不要用手拉,因為如果被抓住不放也可能就起不來了。過草地腳陷進去不要掙扎,越掙扎陷得越快越深,要躺下身子,慢慢把兩腳抽出來。

蘇毅然跟著戰友們翻越雪山,腦中牢記著領導事先的囑咐,實在累得走不動了,就拄著木棍站一小會兒,然後接著走。雪山頂上嚴重缺氧,人人張開大口喘氣,胸膛像拉風箱似的,還是憋得慌。

好不容易翻過了雪山,茫茫草地又攔在他們面前。每天五六十里的行軍,總有二三十里是在泥水裡趟。蘇毅然年齡小,往往累得跟不上隊伍,“跟不上也得拚命跟,不敢掉隊啊!”有時候他看著隊伍要走遠了,急得哭起來,可一邊抹淚,一邊還要咬緊牙關攆上去。

在長征途中,有一件刻骨銘心的事讓蘇老終生不忘。“那是在1936年7、8月間,我們已經走過了雪山草地,到了陝西的西鳳酒廠,我在涉水過渭河時,走到河中央深水區內,一下子被激流沖走,多虧老戰友杜長天同志(中央安全部原副部長)一把將我拉住,救了我一條命。他是我終生不忘的救命恩人。”

領導安排特殊任務長征中做“馬販子”

第一次過雪山草地到達阿壩後,張國燾拒不執行中央命令,要求紅四方面軍二過草地南下打成都。南下失利後,1936年2月,紅四方面軍被迫向西轉移進入藏族聚居的甘孜及附近地區,部隊也由南下時的8萬餘人減為4萬多人。在藏民區,紅軍實行了民族平等政策,爭取到廣大藏族同胞的支持。

在甘孜的幾個月時間,部隊想方設法積蓄糧食、牲畜,準備三過草地北上。由於蘇毅然會騎馬,而且還是個會相馬的“伯樂”,領導就交給他一個特殊任務:用一批槍枝跟當地藏民換馬。於是,他每天背著槍,帶上“通司”(翻譯)去附近的藏民村寨換馬。

一天,蘇毅然在一位藏胞家中談好“交易規則”:用兩支槍換一匹馬。主人高興地從蘇毅然帶的槍枝里挑選了兩支,而當蘇毅然一眼相中主人家的一匹漂亮的大紅馬時,主人又有些捨不得了,可事先的約定又不好反悔,主人猶豫一會兒後爽快地說:算啦,這馬就算我送你的吧。機靈的蘇毅然隨即也笑著說:好,那這兩支槍也算我送你的吧。後來,這匹大紅馬成了紅軍一位首長的坐騎。又一次翻越雪山時,蘇毅然還拽過它的尾巴呢。

在甘孜,紅軍跟當地藏胞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三過草地前,蘇毅然收到了藏族老鄉給他的一份珍貴禮物:一袋青稞酥油炒麵。“那是救命的東西啊!”蘇毅然就是靠它走出了草地,還用它接濟過飢餓的戰友。

紅軍精神胸中激盪希望後人了解歷史

1936年8月,紅四方面軍打到四川西部時遭遇到劉湘主力,這時張國燾在川康一帶建立根據地的主張無法實現,不得不退回到甘孜一帶。張國燾在此情況下,不得不聽從朱德總司令和二方面軍領導的勸導,加上中央紅軍再次來電勸告,才同意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合。紅四方面軍又從1936年的6、7月間,從甘孜、綏靖等地第三次過雪山草地,於8月中旬在甘肅會寧與中央紅軍會合,最終實現了三大紅軍主力最後會師陝北,鞏固了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在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方針下,實現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蔣介石答應了我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全國的內戰終於在1937年春全面停戰。

如今88歲高齡的蘇毅然,談起長征往事依然情意深長,語多慷慨。“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當年紅四方面軍的訓詞,即“紅軍精神”,依然在他的胸中激盪。

鄉蘇維埃主席選的紅小鬼

蘇毅然於1918年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1933年,15歲的蘇毅然已是農田裡的一個小把式。他上過四年私塾,還讀過兩學期的洋學堂。但家裡只有他和母親兩人,缺乏勞動力,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家務農。他家有五口人的田地,租出去一些,還留一大塊自己耕種。

這年四五月間,家鄉來了一支戴紅五星帽的隊伍。他們懲強救弱,公平買賣,很受鄉親們歡迎。蘇毅然聽說他們是紅軍——這是從鄂豫皖蘇區撤出的紅四方面軍。在紅軍的支持下,各村、鄉鎮雨後春筍般建起了為莊稼人撐腰的蘇維埃政權,還成立了川陝省蘇維埃政府。蘇毅然欣喜地看著這一切。

這年七月的一天,鄉蘇維埃政府主席來到蘇毅然家。鄉主席告訴蘇毅然和母親,省蘇維埃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要招收稅務員,條件是有文化,年滿15歲,身體健康。他在全鄉選來選去,最後選中了蘇毅然。年輕的蘇毅然一聽高興壞了,他正想著參加紅軍呢!——七十多年後的今天,蘇老在對我們講述這件事情時,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紅軍要我就不錯了,很光榮喲!”他的母親聽了也很高興。母子倆當場表示,蘇毅然參軍去當稅務員。

蘇毅然主要徵收兩種稅:屠宰稅和當地的一種特種稅。他的工作區域是與敵人交叉的三角地帶,時常遭到敵人襲擊。有一次,他從敵人的包圍圈中跑出來,情急中躲到廁所糞池的夾板里。敵人要燒廁所,他一動不敢動……敵人最終沒有放火,蘇毅然在臭氣熏天的糞池夾板里躲到晚上才跑了出來。

年輕的稅務員蘇毅然很能幹,為紅軍籌了很多款子。

用槍枝換藏民的馬匹

為了吸引敵人以策應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從1935年3月開始長征。早在一年之前,蘇毅然已從政府稅務所調到紅軍作戰部隊。由於他患過角膜炎,眼睛近視,不能站崗放哨,領導把他安排到紅軍供給部,做後勤工作。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懋功與中央紅軍會師。由於張國燾搞分裂,紅四方面軍與中央紅軍乍合即分,錯誤地南下。蘇老說,當時張國燾欺騙四方面軍指戰員,說“打到成都吃大米”,還編了歌:“紅軍南下行,拉索蚤米嗦,要打成都城……”正是由於張國燾的錯誤行徑,使得紅四方面軍三次爬雪山、三次過草地。在第三次過草地時,紅四方面軍在甘孜地區遇到供給困難。

蘇老說,由於戰鬥頻繁,紅軍馬匹奇缺。他們在甘孜看到很多藏族人養馬,又喜歡槍,就向方面軍總部建議用槍枝換取藏民的馬匹。這個建議得到總部的肯定。於是紅四方面軍供給部從總部拉來很多槍枝,蘇毅然每天都要帶著槍去藏族人住的寨子換馬匹。通過通司(翻譯),他問人家要什麼槍,人家問他們要什麼馬,有問有答,交易場面熱烈。蘇老說,他在那時學會了相馬,直到現在他還能識別各種馬匹。

有一天,蘇毅然相中了一匹棗紅色的馬,他提出用一支槍交換,馬主人不同意。蘇毅然把槍加到兩支,那人還是有點捨不得。磨蹭了好一會兒,對方才說:“就算我把馬送你吧。”蘇毅然反應快,把兩支槍遞給人家說:“也算我把槍送你吧。”

沒想到一筆買賣兩人成了朋友。那人看他實在,送給他一小袋炒麵,足有七八斤重。直到現在,蘇老還念念不忘那袋炒麵,在接受採訪時興奮地對我們說:“那可是青稞炒麵!裡邊攙了黃油、奶油、鹽,可香了……”在經常斷糧的長征路上,這袋炒麵就是“救命面”。在草地邊上,他看到一個戰友——他畢生稱其為“小朋友”——斷了糧,就從口糧袋裡挖了一大碗炒麵送給他。那位“小朋友”把炒麵攙著野菜吃,走完長征。

在甘孜很短的駐紮時間裡,蘇毅然用槍枝換了十幾匹馬。這些馬馱運傷病員或物資,在爬雪山、過草地時幫了紅軍大忙。蘇毅然把那匹棗紅馬上交供給部領導,在爬雪山時,他就是拽著這匹馬的尾巴上的山。

在雪山上只能站著休息

紅四方面軍在張國燾錯誤路線領導下,南下打到四川西部天全、蘆山一帶,遇到強敵,在川康一帶建立根據地的計畫無法實現。張國燾不得不接受正確主張。紅四方面軍於1936年六七月間從甘孜等地第三次過雪山草地,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合。但部隊有一批傷病員和婦女、孩子,他們沒有體力行軍。部隊領導與當地土司達成協定,將這批人員留下,當地人承諾予以保護(後來國民黨軍隊進犯時,這些同志果然受到保護)。當時蘇毅然僅僅17歲多一點,很多與他年齡相仿的紅小鬼留下了,但蘇毅然毅然決定,他要隨大部隊走。

蘇毅然毅然決然“跟紅軍走”的故事已經上演過。一次行軍到離他家鄉僅40里的地方,領導問蘇毅然是不是回家看看,他回答:出來革命就不能想家,等革命成功再回家。直到文革期間,蘇毅然才在參加革命後第一次回家。

我們問蘇老在爬雪山過草地時做了哪些工作,蘇老謙遜地說,他當時年齡不大,“只是跟著走”。

“跟著走”有走的技巧。蘇老告訴我們,在雪山上,如果有人凍僵在地上,要用木棍代手去拉。凍僵的人猶如溺水的人,如果用手去拉,即使他沒有回生的可能,也會死死拽住你,不但救不了人,連救人的人也要搭進去。而如果用木棍去拉,這時可以將棍子鬆手。當然如果有救活的可能,用棍子也就將人拉起來了。

在草地上如果雙腳陷入沼澤,不要急於拔腳——蘇老邊說邊示範起來——他雙手前伸,頭向後仰,並解釋說要向草地躺下身子去,仰面朝天,然後把腳慢慢抻出來。如果急於拔腳,則雙腳承受壓力過大,只能是越陷越深。

在雪山和其它高山上,最怕的是半路坐下來休息。如果坐下,就有可能站不起來了。因此在山上經常看到這樣一副景象:紅軍戰士或拄根木棍,或互相攙扶著,呼呼喘氣,站著休息。一聲令下,很快就下山了。

由於掌握了這些技巧,蘇毅然在雪山草地上沒有遇到危險。

終生不忘的救命恩人

在我們結束對蘇老的採訪後,2006年9月2日,蘇老又通過工作人員致電本報記者,說“在長征中還有一段必須記錄的重大事”,並親自給記者寫來材料。

1936年七八月間,蘇毅然隨大部隊走過了雪山草地,來到陝西西鳳酒廠附近準備過渭河。渭河水渾濁湍急,沿著峽谷咆哮奔騰。蘇毅然和戰友們涉水過渭河。走到河中央深水區,突然一股激流襲來,蘇毅然站立不住被沖走,老戰友杜長天(後曾任國家安全部副部長)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拉住,救了他一條命。蘇老在給記者的材料中深情地寫道:“這(杜長天)是我終生不忘的救命恩人。”

1936年10月,蘇毅然隨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一起,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長徵結束。蘇老說,會寧縣是回族居住地,清朝政府原將這裡命名“回寧”,紅軍三大主力在這裡會師後,改名“會寧”。

還在長征途中,領導就調蘇毅然去紅四方面軍黨校財金班學習。到延安後,他又進中央黨校學習。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蘇毅然一直在晉察冀根據地社會部工作。解放後他在安徽工作過,1960年來山東工作,1987年離休,當前在山東安度晚年。

蘇老說,在寫黨史時,應該濃墨重彩寫寫長征,長征艱苦奮鬥的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要大力提倡。當今全省人民正在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而努力奮鬥,要用長征精神鼓勵全省人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