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靴
用蘆花、稻草編織的鞋,冬季穿,蘇北地區稱“茅靴”。江浙等地區河邊灘地,遍生蘆葦,蘆花靴即是用稻草打制加工,夾以蘆花、布條編織而成。用棉繩夾以蘆花製成的較精細,有的用棉布包縫靴邊,也有在編織時,摻加彩色雞毛,製法各不相同。還見有在靴底前後,釘有木塊,雨雪天亦可穿用,成了蘆花木屐靴。海門蘆花靴歷史
海門冬季濕冷,用蘆花做成靴子不失為舊時海門人理想的保曖鞋。蘆花靴的用材主要採用蘆花、稻草和麻繩。製作蘆花靴的鞋具同草鞋、蒲鞋的鞋具相仿,只是因為蘆花靴的底是雙層的,就顯得寬厚結實,推編時用力大,鞋具規格相應要大些,鞋具上的竹片也改用鐵釘,鞋底縱向徑繩用麻繩。另外,蘆花靴要起禦寒作用,鞋幫就要又高又厚實。製作蘆花靴時,先將蘆花搓成直徑為0.6厘米上下的繩。蘆花老了質地就變脆不易搓成繩,因此採集的蘆花很有講究。鄉間專門做蘆花靴的農戶一般選擇在寒露前三四天開始大量采割沒有揚花的嫩蘆花。蘆花靴先做底,然後將搓好的蘆花繩與鞋底周圍拉出的細股麻繩進行緊密交叉編推,一般鞋幫推4至5寸左右的適當高度(半高統的則有7至8寸上下),每4根鞋幫麻繩合成一股,然後再把合股後的麻繩進行完口。
海門通東地區的蘆花靴(通東話稱茅靴)則略有不同:一是蘆花色澤偏白,二是鞋底鞋幫沒有沙地的厚實,三是鞋幫口大且較低,一般與腳部踝骨等高,四是鞋幫頭部常用花色布條和蘆花混雜在一起搓成的繩,以增加強度和美感。
買來的新蘆花靴,底部、幫壁較粗糙,赤腳穿會刺腳,海門沙地人家還要用粗布做鞋幫襯裡、用花色布包裹鞋幫面並用手工縫製沿口,鞋底里還鋪塞一層舊棉花絮作襯墊,這才算是一雙完正、保暖、實用的蘆花靴。民間一般人家每到過冬過春節不見得年年做得起新暖鞋,請人搖(用棉紗加工)雙粗紗襪,花5毛錢買雙蘆花靴就是一種消費和享受了。市區通源新村的徐學達先生回憶起蘆花靴時,他至今沒有忘記在校讀書時的愉快一幕:上世紀60年代初70年代末,他在海中寄宿讀書,冬天為了上好夜課便買了一雙蘆花靴,一穿就是兩三年。有一年雪後消融的一天,同室同學陳廣濤穿了他的蘆花靴到街上轉了一圈回來,結果蘆花靴沾滿了又濕又爛的泥,鞋幫和鞋底也分了家。可見,一雙蘆花靴當心好了能穿上三四個冬天。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於改革開放後製鞋業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保暖鞋,蘆花靴才慢慢被淘汰並消失於人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