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學名 Meconopsis betonicifolia
科屬 罌粟科
綠絨蒿屬
異名:Cathcartia betonicifolia (Franch.) Prain
科學分類系統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木蘭亞綱 Magnoliidae [Cronquist系統]
罌粟目 Papaverales [Cronquist系統]
罌粟科 Papaveraceae [Cronquist系統]
罌粟亞科 SubFam. Papaveroideae [Takhtajan系統的罌粟科Papaveraceae]
綠絨蒿屬 Meconopsis [Takhtajan系統的罌粟科Papaveraceae]
綠絨蒿亞屬 Meconopsis Subgen. Meconopsis [Takhtajan系統的罌粟科Papaveraceae]
總狀綠絨蒿組 Meconopsis Sect. Racemosae [Takhtajan系統的罌粟科Papaveraceae]
大花綠絨蒿系 Meconopsis Ser. Grandes [Takhtajan系統的罌粟科Papaveraceae]
藿香葉綠絨蒿 Meconopsis betonicifolia [Takhtajan系統的罌粟科Papaveraceae]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肥厚,蓋以殘枯的葉柄基,葉基密被銹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莖直立,粗壯,高30-90 (-150)厘米,粗達1.3厘米,不分枝,無毛或極稀被銹色長柔毛,具不明顯的細條紋。基生葉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5-15厘米,基部寬4-7厘米,先端圓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下延成翅,並向葉柄基部逐漸擴大成鞘,邊緣寬缺刻狀圓裂,兩面被稀疏、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邊緣和背面毛稍密,背面略被白粉,中脈突起,具數條橫向二叉的側脈;下部莖生葉同基生葉,上部莖生葉較小,無柄,基部耳形抱莖。花3-6朵,生於最上部莖生葉腋內,稀生於下部莖生葉腋內;花梗直立,長達28厘米。花芽寬卵形,硫被銹色長柔毛;花直徑6-8厘米;花瓣4, 或頂生花5-6, 寬卵形、圓形或倒卵形,長3-5厘米,寬2-3.5厘米,天藍色或紫色,具明顯的縱條紋;花絲絲狀,長5-10毫米.白色,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橘紅色或金黃色;子房橢圓狀長圓形.無毛或極稀被銹色長柔毛,花柱棒狀,長2-6毫米,柱頭淡綠色,4-5(-7)裂,下延於花柱上。蒴果長圓狀橢圓形,長2-4.5厘米,粗1-1.5厘米,無毛,稀被銹色、緊貼長硬毛,自頂端4-5微裂或裂至全長的1/3。種子近腎形,長約1毫米,具縱條紋及蜂窩狀孔穴。花果期6-11月。
植物形態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
藿香葉綠絨蒿全株 (1張) 藿香葉綠絨蒿枝葉 (1張) 藿香葉綠絨蒿花果 (1張)
產地生境
產雲南西北部(麗江、鶴慶、德欽)、西藏東南部(林芝、米林、錯那),生於海拔3000-4000米的林下或草坡。緬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鶴慶瓜拉坡及洱源三叉河。
相關的種
大花綠絨蒿Meconopsis grandis Prain
全緣葉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 Franch.
全緣葉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 Franch. var. integrifolia
輪葉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 Franch. var. uniflora C. Y. Wu & H. Chuang
貢山綠絨蒿Meconopsis smithiana (Hand.-Mazz.) G. Taylor ex Hand.-Mazz.
綠絨蒿屬
綠絨蒿屬(MeconoPsis Vig.)是罌粟科中較大的一屬,該屬建立於1814年,Viguier根據PaPaver cambrica L.(1753)具短花柱的特點從無花柱、僅有盤狀柱頭的罌粟屬中分立出來。綠絨蒿是著名的觀賞植物,以其花大、色澤艷麗、姿態優美而著稱,是高山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