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藥兒園,是由於市場經濟發展不規範,政府,教育主管等相關部門對學前教育管理不夠,在利益等各方面因素的驅使下,把孩子的事跟市場連在了一起,孩子成了賺錢的工具。致使一些一些沒有質量保證的食品、食物流入幼稚園,更有甚者給孩子餵‘病毒靈’,因此幼稚園成了藥兒園。事件
2014年3月19日,在雲南省丘北縣雙龍營鎮平龍村佳佳幼稚園發生兒童中毒事件。雲南省丘北縣委宣傳部3月21日通報,經國家、省、州醫療專家的全力搶救,發生毒鼠強中毒事件的平龍村佳佳幼稚園的5名危重兒童,已全部脫離生命危險,轉入普通病房觀察治療。經調查目前已排除學校供餐致中毒的可能,通過提取物檢測顯示毒鼠強呈陽性,經檢測有7名兒童因食用零食發生毒鼠強中毒,其中2名兒童因搶救無效死亡。2014年3月18日湖北夷陵區馨港幼稚園被警方確認購買並使用“病毒靈”。
西安楓韻幼稚園、鴻基新城幼稚園被曝出為提高幼兒出勤率,增加幼稚園的收入,以吃藥能預防幼兒感冒為由,擅自購買處方藥鹽酸嗎啉胍片(別名“病毒靈”),不定期地安排工作人員給院內的幼兒服用,致使很多孩子出現頭暈、皮膚瘙癢等問題,部分男孩下身紅腫。
吉林市芳林幼稚園長期給孩子們餵一種叫“聰明豆”的小藥片,不少幼兒出現了噁心、盜汗、皮膚紅疹等症狀。
社會成因
藥店私賣處方藥
湖北省夷陵區馨港幼稚園兩負責人因私餵“病毒靈”被警方控制。3月20日,警方透露,園長李某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在藥店一次性購入2000粒處方藥。處方藥在一些藥店並不難買。藥店人員表示,需憑處方購買,記者沒有處方,但告知急需用藥,最終藥店把藥賣給記者。業內人士分析,藥店數量逐年增多,在抑制藥價虛高的同時,也導致管理難度加大。藥店私賣處方藥,表面是受利益誘惑,深層次原因則與醫療體制有關。參與辦案的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田聖羽說:“有的醫院想留患者購藥,甚至開具密碼處方,外人看不懂,只有取藥處人員才能讀,處方單只能留在醫院,流不到藥店。社會上的藥店為生存,往往放開處方的枷鎖。”
餵藥確保出勤率
幼稚園餵藥能確保幼稚園高出勤率,兒童出勤率直接與幼稚園收益相關。位於武漢雄楚大道的民辦幼稚園劉老師告訴記者,兒童請假家長可要求退保教費。“如果小孩生病請假滿一個月的,幼稚園要退相應保教費。”宜昌一位知情幼稚園教師說,“出勤率”與教師獎金掛鈎。這位老師所在的幼稚園規定,主班老師第二年留園生達95%,可一次性領到200元獎金。“如果孩子生病轉園,獎金就沒了,老師比較在意出勤率。”這位教師表示,幼稚園在招生時,還會把“確保孩子不生病”當宣傳噱頭。她說:“招生時搶生源,到處貼招生簡章,還跑到別的幼稚園門口宣傳,靠‘出勤率高、生病少’吸引家長。”
多方監管存盲區
夷陵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謝大洪說,教育部門主要負責指導幼稚園教學工作,對幼稚園教學水平進行評估、年檢,對收費、保教工作、教研等指導,無法監管幼稚園的醫療衛生狀況。夷陵區衛生局副局長王進表示,衛生部門監管權有限。被媒體曝光的幼稚園都未設定衛生室,有的只是簡單設定了“保健室”。“保健室由衛生局監管,職責僅限於日常防疫。若違規使用處方藥,衛生局無法對其監管。”王進說。
夷陵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則稱,若幼稚園不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則不屬於藥監部門日常監管對象。副局長田聖羽說:“‘保健室’不是醫療機構,藥監部門很難介入。”
各方意見
2014年3月20日,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中國教育報聯合舉辦的“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探討幼稚園教育機構接連出現兒童傷害事件的原因,成為這次座談會討論的主題。
“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僅僅表現在立法層面,我們經常會被請到學校給孩子們講應該怎樣遵紀守法、不犯法,但是其實,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權利,對兒童的保護也是一個綜合龐雜的系統,我們全社會首先要建立起來的是兒童權利最大化的意識。”余娟娟說。
“幼兒是最脆弱的群體,自我保護能力、識別能力很差,家庭、幼稚園、社會需要對他們實行全方位的關愛和保護,因此,幼兒教育機構需要基本辦園的條件,包括設備、院舍、師資,所有這一切都要體現這一事業的公益性,決不能用市場的方式來解決現有問題。”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化敏說。
王化敏介紹,在幼稚園的管理上我們國家可以借鑑紐西蘭的督導體制,該國的督導獨立於教育管理部門,每3年督導一次,每次督導要在每一個幼稚園中待足夠長的時間,最終寫出督導報告,刊發在大眾媒體上,向大眾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