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龍

薄板龍

薄板龍,屬蛇頸龍目、薄板龍科,生活在白堊紀末期,食肉龍,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日本和北美的堪薩斯。

基本信息

簡介

薄板龍
薄板龍

學名:elasmosaurusplatyurus
與恐龍同時代生活在大海中的巨大爬行類,長頸和尖腳是其特徵。它是已知最長的蛇頸龍,頸椎骨多達71節,頭部相對較小,口中排列著鋒利的利齒,通過擺動長頸增加攻擊範圍從而獵食動物薄片龍一般長15米以上,光脖子就有8米了。
它的頸部幾乎是僵硬的,只能做小角度的彎曲,因此科學家分析它主要是把長長的脖子伸進魚群里,而龐大的身體就留在遠處,這樣魚群不會受到驚嚇,它就能趁機打開殺戒了;薄片龍的眼睛結構還可以看到立體圖像,這可是很了不起,利於捕食魚類;同時它脖子可能也起到了轉舵的作用。長脖子也有不少壞處,導致了薄片龍活動緩慢,而且難以逃避其他猛獸的突然襲擊,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薄片龍化石都是沒有腦袋的:它們經常遭到滄龍的進攻,因為反應遲鈍而身首異處。薄片龍看起來巨大,其實對於比它嘴巴大的動物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威脅。此外,它不可能是上岸產卵的,它太重了,上岸會喘不過氣而憋死,所以估計薄片龍是胎生動物。
另外有趣的是,它似乎更喜歡高緯度的冷水,在美國大陸的內海里幾乎沒有分布。
薄片龍的出現,顯示蛇頸龍已經陷入了進化牛角尖,特化的生物往往最容易滅絕。果然蛇頸龍沒能逃過白堊紀最後的考驗,與恐龍成了難兄難弟。蛇頸龍也許是消失了,但是它留給了人類無限的遐想,至今還有不少"海怪"、"湖怪"打著它的幌子在世界上遊蕩也許蛇頸龍真的沒有滅絕,它仍然在我們廣沃的思想海洋里遨遊,自由自在。

品種

巨板龍Macroplata
巨板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是一種原始的上龍。它得名於大大的肩胛骨,這些肩胛骨發展成大塊的腹底骨板,主要是用來支撐前鰭的。相對其他上龍來說,巨板龍的構造還比較原始,之所以把它分類為上龍主要是看它窄長的口鼻部,而且它的脖子只比頭骨長兩倍而已。
巨板龍身材不大,只有4到5米左右,27塊椎骨(有些資料是29塊,而晚期蛇頸龍代表——薄片龍的椎骨多達71塊!)。
巨板龍外觀還保持著祖先的樣子,和真蛇頸龍類很象。
泥泳龍Peloneustes
也許大家會奇怪為啥這種上龍有如此古怪的名字,其實這是因為它的化石出土在英國牛津郡的粘土層里,泥泳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已經有所進化,它的椎骨減少到22塊,牙齒上有十分獨特的一條垂直軸線從底部延伸到牙齒中部。科學家還發現泥泳龍的頸骨下面還有一條類似“龍骨”一樣的組織,估計是用來支撐用的,但是這樣肯定使它的脖子轉動不靈活。泥泳龍的後鰭比前鰭要大,這與大多數的蛇頸龍恰恰相反,顯示出它是一位速游專家
從泥泳龍開始,上龍類的特徵——大嘴短脖子逐漸明顯起來。
上龍Pliosaurus
上龍是上龍科中首先發現的,這主要是歐文的貢獻,他在1841年對這種動物進行了研究並予以命名。關於上龍與滑齒龍的關係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們其實是一種動物;而有些人又說上龍的口鼻部比較窄,頭骨也比較深凹些,並且上龍的牙齒橫截面是三角形的,滑齒龍的則是圓形。上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歐洲和南美都有出土。上龍的身材很大,長度有10至12米,腦袋就有兩米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