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禪師

蕅益禪師,俗姓鍾,名智旭,別號八不道人,明清之際蘇州木瀆鎮人。

蕅益禪師(1599—1655),俗姓鍾,名智旭,又名際明、聲,字振之,別號八不道人。明清之際蘇州木瀆鎮人。少習儒學,志滅佛道兩教,著《辟異端論》數十篇。後讀蓮池《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幡然改悔,盡焚前著,決意信佛。24歲時,從憨山禪師弟子雪嶺禪師剃度為僧。此後,學法相、禪、律、華嚴、天台、淨土諸宗教義。主張諸宗融合,佛、道、儒三教一體。雲遊各寺,研究和闡發佛理。
自33歲起,四進孝豐靈峰寺,前後累計十年有餘。其間,曾為寺重修大殿。著有《毗尼事義集要》、《楞嚴玄義》、《楞嚴文句》、《彌陀要解》、《闡藏知津》、《靈峰宗論》、《法華會義》、《大乘止觀釋要》、《大乘起信論裂網疏》等40餘部。其中《閱藏知津》為介紹佛教經籍的目錄學著作。遺文由弟子成實輯為《靈峰蕅益大師宗論》。
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清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圓寂於靈峰寺。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後被推尊為淨土宗第九祖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