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簡介
莆田南少林寺已有千年歷史,是中國寶貴的禪宗文化遺產和少林南拳的發源地。相傳河南嵩山少林寺13位武僧幫助唐太宗統一中國後,唐太宗賜予“僧兵”稱號,並準許在全國各地建立10座分寺。據考,位於荔城區九蓮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10座分寺中較早創建的分寺之一。因其規模宏大(占地約3萬平方米),武風鼎盛,影響南中國,故也被稱為南少林寺。該寺於清初被清兵焚毀,但其豐富武學卻在民間被廣為傳承。在莆田,鶴拳、羅漢拳、梅花拳、洪拳頗負盛名。南少林武術已經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展過程
文物普查
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縣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了這座湮滅了幾百年的寺院遺址,經過認真發掘,發現了5個刻有“僧兵”、“諸羅漢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載,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據此,經國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隊對九蓮山寺院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真覺大師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長興四年歲次癸巳正月”等字樣的南唐陶質鴟尾等珍貴的歷史文物。
遺址重建
1992年4月25日,南少林遺址論證會暨重建莆田九蓮山南少林寺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1998年12月8日,九蓮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開始向海內外開放。
為了更好發展莆田南少林,2007年莆田南少林寺恢復宗教活動。
遺址發現
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鎮北部層巒疊嶂中的九蓮山麓發現一處古建築遺址,以及五口建造於北宋年間的大型花崗岩石槽殘碑、石柱等,學者們從石槽長226厘米、寬100厘米,槽旁刻有“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判斷這是僧兵治療傷病用的石槽,又從殘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樣,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達數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當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測此遺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遺址。
遺址位置
九蓮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間盆地,居九華山脈中段,地勢十分險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間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給,大本營離各個隘口不過數里之遙;且坡度平緩,如有軍情,到隘口憑險據守不過片刻功夫。從地理形勢上看,林山實在是個易守難攻的藏龍臥虎之地。寺區周圍有朱山、樟江 、寨頭等10多個山寨。目前各寨遺址均存。山頭尾和梧桐山還有高三、四十米頗為壯觀的山澗瀑布。少林寺遺址正處在九蓮山盆地的中心,寺院的基地有兩三萬多平方米,十方叢林的氣度可想而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復明鬥爭中與天地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清王朝深為忌恨,遣兵焚毀,莆田南少林寺從此湮沒於歷史煙塵之中。
主要拳種
三十六寶
“三十六寶"傳統拳術是莆田市南少林拳種之一,起源於南少林。
“三十六寶"拳種的套路以勁力突出為特點,多用拳、掌、指。腿法籬單實用。基本功以指、腕、臂、腰、樁功為主,勁力可分為:粘、纏、彈、等勁。在技擊方面,講究短打、擒拿、擊打穴位制敵。
鳴鶴二十八宿
鳴鶴二十八宿是南少林拳種之一,起源於白鶴拳,後演變為飛、鳴、宿、食四類拳種。鳴鶴拳與自然門、五祖拳、太極拳、地術拳等被列為福建省代表性拳種。其代表性傳承人戴義龍曾出版《南少林拳醫匯宗》等專著,2003年被中國武協授予“六段拳師”。其家傳的《南少林拳譜》是研究南少林武術的重要資料。
對鳴鶴拳的搶救、保護、挖掘、傳承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一是以其深厚的南少林文化內涵,承載著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情結;二是以濃郁的南方特色,表現武術文化的精髓;三是拓展南少林旅遊文化資源。
綜上所述,“鳴鶴拳”應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遺址公示
清初,南少林寺毀於戰亂。上世紀80年代,考古專家在莆田發現這座湮沒了300多年的寺院遺址。1992年4月25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外界宣布發現南少林寺遺址。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禪大師出席新聞發布會, 確定南少林寺遺址,並贈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蓮山下”的親筆題詞。1998年12月8日,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正式向海內外開放。
旅遊指南
駕車路線:位於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距市區約17公里。從荔城中大道上荔涵大道,再往南少林公路。
遊玩特色:據考,荔城區九蓮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較早創建的分寺之一,該寺於清初被清兵焚毀,目前只留下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