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圃

蔚圃

蔚圃位於揚州風箱巷6號,後門宛虹橋17號的宅子。整體呈規整長方形,從東到西寬約32米,南北縱長約52米,占地約1700餘平米。

基本信息

現狀:東路住宅在文革初期大 部分改建大會堂,西路住宅格局及蔚圃庭園基本完整

一、建築特色

1.概況:蔚圃,住宅布局規整,蔚圃庭園精構。住宅由東、西兩路並列,中夾南北向深深火巷相隔相串組群布局。原有各類老屋大小合計60餘間,建築面積1000餘平米。

2.東路住宅:原門牌號碼為風箱巷4號(今不存)。南首朝南門樓原也是磨磚砌築,文革初改建大禮堂時拆除了。今天在改建後的南面圍牆牆壁間尚能見到少許當年拆卸下來重砌的磨磚磚塊殘存部份。

東路住宅原來從南到北前後共有七進,皆面闊三間。中軸貫穿,兩廂對稱。前廳後室,計有26間。天井5道,青石板鋪就。首進為門廳,入內跨過天井即是照廳,迎面朝南為正廳,構架園作。兩旁置廊,正廳後拖接倒座一進。再後為三間二廂格局住室連貫三進,構架七架梁式。各進中堂前置木雕格扇,後置屏門、腰門。方磚鋪地,兩次間木地板。各進西廂房均有耳門通達火巷,並與西路住室相隔相串。火巷今日依舊。而東路除後二進尚存外,其前數進均在上世紀文革初期年代拆除改建成大會堂。當今大會堂長年空關,堆放雜物。文革初期筆者從文化系統工作隊撤回到單位,即遭造反派納入“陪斗”當權派,後即被遺放施工隊做瓦工,參與此路住宅拆除改建大會堂。

其實,在文革初期,老城區內所屬四個公社(街道辦事處):廣陵、城南、東關、汶河,由於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均將此四處歷史遺存的大宅門老房子拆除改砌大會堂。而這歷史上遺存的四處大宅門,都是在解放初期收為國有資產。解放前都屬於有權有錢的大戶人家所有,其背後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例如其中城南公社(金魚巷5號),解放前屬國民黨二十五軍軍長黃伯韜所有,1953年作為敵產被法院判決而沒收。

3.西路住宅:西路住宅與庭園構築亦很精緻,門牌號碼為風箱巷6號。歷史上原有老屋,從南到北計五進。除第二進拆除改建外,餘存四進均完整,各類老屋計30餘間。其中蔚圃庭園在1983年由市房地產公司丁樂雲負責重修過,故保存最好。

首進門廳一順五間,大門樓砌築考究,呈八字形,磨磚對縫砌築。門上首鑲有二道磨磚額枋,再上為磨磚匾牆框景,內鑲磨磚六角錦,亦稱龜背錦。再上置木作天花板,整體門樓顯得寬闊挺拔。雖然門旁一對白礬石鼓只存殘座,仍不減當年門樓氣勢。  越過大門樓進入庭院,東側仍見歷史遺存廊道階沿石。旁朝南二道門上原有石額,書“蔚圃”二字。跨過二道門,穿過門披廊,即進入蔚圃庭園,朝南迎面是廳堂一順五間。其中三間為花廳,兩側梢間為偏房。花廳三間構築之材與形式全取“方”之含意,有方形柁梁,方形桁條,方形椽子,方形柱子,柱下鼓磴、石磉亦是方形。廳內鋪地也是方磚(後改現代的水磨磚地),連原有隔扇裝修中欞條也是套方花樣(今已不存)。東面三間走廊上楣子是套方圖案。西邊走廊壁間鑲吊角蘿底磚也是方形。西南隅構築涼閣(亦稱船廳)平面格局也是方形。構築可謂無處不方。這是揚州砌房造屋的一種規矩:東路廳堂用圓料、圓作。西路廳堂用方料、方作,其意有圓有方,左圓右方,男左女右之含意,也就是常說的東面為男廳,西邊為女廳。

信步蔚圃庭園,環顧構築,其園景雖略有破落,細細品味卻很有意思。朝南為帶卷棚雅致廳堂三楹,廳前兩側,朝西修廊三節接連朝北門廊。朝東置坡式修廊二節,連線西南隅歇山式涼閣一方。上翹角臨空,繞以美人靠臨虛。閣台下壁間磚雕海棠框景,中鑲磚雕佛手、桃子、石榴、葡萄等果實,寓意多福多壽多子孫。閣下曲池一泓,終年不涸,魚遊戲水。池邊白色石欄圍之,石欄邊對置假山圍之一區,植柏樹、花淑、柏樹象徵長壽男性,花淑含淑之女性。面北依壁疊砌湖石假山一座,庭園內峰、洞、水、魚、花、木俱全,布局精當,傳為民國初年造園名家余繼之手筆。當今揚州老城區與蔚圃涼閣構築形式位置設定相似的還有風箱巷12號楊氏小築、汪氏小苑、甘泉路袍廬。此閣多設於西南隅,主要從生活功能所需而構,炎夏之日,人坐在此避陽背陰之閣內避暑休閒賞景適宜。  穿過花廳腰門,即進入其後住宅,格局為明三暗五、七架梁式。不過在其西側又各連套房密室一間,前置小天井一方,南首小天井置花台一座。花台上至今尚留百年以上瓜子黃芽一株,其茂盛之葉超過屋檐。原本還有狹窄小巷通連前花廳修廊抵涼閣,現閉塞。

二、相關連結:

1.蔚圃歷史上原屬業主李蔚如產業,這也是蔚圃的來由。上世紀50年代揚州蔬菜公司、邗江縣糧食局在此辦過公,後廣陵街道辦事處在此辦公。

2.蔚圃東接風箱巷2號,原蔣氏大宅門。西臨風箱巷12號楊氏小築,南對原廣西巡撫張聯桂老屋後檐牆,北對宛虹橋原都天廟(後作清潔管理所、現為居民住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