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概述
蓋亭左手橫握球拍中近台兩面拉弧圈,打法兇狠,更快、更主動、更兇狠、穩健性有所提高,技術也更加細蓋亭近照膩。
法國運動員,1968年生,左手橫握球拍中近台兩面拉弧圈打法。主要成績:曾獲第25屆奧運會男單亞軍、第42屆世乒賽男單冠軍、第15屆世界盃賽男單冠軍。1992年曾列世界排名第一。他同羅斯科普夫、塞弗一起被譽為歐洲選手中的“三駕馬車”。
蓋亭的打法與多數歐洲運動員一樣,屬兩面拉弧圈範疇,但蓋亭比他們更快、更主動、更兇狠、穩健性有所提高,技術也更加細膩。從發球、接發球起,他盡一切可能搶拉並積極跑動,充分發揮正手殺傷力強的優勢,稍有機會便發力扣殺,力求速戰速決;一旦處於被動就退到中台,因為他也有相持的實力,能對拉弧圈球並伺機靠近球檯轉入主動。他是歐洲和世界技術風格新潮流的代表,超人的速度和非凡的心理素質是蓋亭制勝的兩個法寶,天才加勤奮是他成功的“秘訣”。
個人榮譽
1990年歐錦賽混雙冠軍;
1991年世界盃男單亞軍;
1992年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會男單亞軍,歐錦賽混雙亞軍;
1993年第42屆世乒賽男單冠軍;
1994年第15屆世界盃男單冠軍;
1995年歐洲12強賽男單第三,世界盃男單第四,世乒賽男團第四;
1996年歐洲12強賽男單第三;
1997年44屆男團亞軍,歐洲12強賽男單冠軍,卡達公開賽男雙亞軍;
1998年歐錦賽男單四強,男雙八強,義大利公開賽男雙冠軍,國際乒聯總決賽男雙四強;
1999年歐洲12強賽男單第三,克羅埃西亞、瑞典公開賽男雙冠軍,國際乒聯總決賽男雙亞軍;
2000年歐洲12強賽男單第三,歐錦賽男雙冠軍,第26屆奧運會男雙銅牌,法國公開賽男雙亞軍;
2001年克羅埃西亞公開賽男雙冠軍。
人物評價
同為“兇狠派”代表的蓋亭和塞弗交鋒多次,互有勝負。但每每這兩員 猛將在大賽上相遇,占優的幾乎總蓋亭近照是蓋亭。蓋亭同塞弗同樣兇狠,但比塞弗 更穩健,心理素質更佳。
超人的速度和非凡的心理素質是蓋亭制勝的兩大法寶。 他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到登峰造極、超出常人接受能力的地步。他十分注意步伐移動和手臂 啟動等各種速度訓練,又很講究觀察對手的心理狀態。
27歲的蓋亭球齡已有20年。7歲時,他打敗了身為地區乒協主席的父親。9歲那年法國乒協為物色青少年選手,舉辦了一次全國比賽。蓋亭是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卻已排名27。也就是在那次比賽後,蓋亭獲
得了“乒乒球中的小莫扎特”的美稱。
1987年,在有“小世界盃”之稱的瑞典乒乒球公開賽上,蓋亭淘汰 了當時的世界亞軍瓦爾德內爾,名聲大噪。1990年歐洲錦標賽,蓋亭苦 戰5局,再次擒下瓦爾德內爾。1992年奧運會男單決賽,當時排名世界 第一的蓋亭不敵瓦爾德內爾,獲得亞軍。瓦爾德內爾賽後說:“兩年後,統 治世界乒壇的將是蓋亭。”
果然,在1993年世乒賽上,蓋亭登上了男單領獎台的最高層。次年,他又獲得了世界盃賽冠軍。
世乒賽歷屆冠軍
屆數 | 冠軍 | 國家 | 時間 | 地點 |
第49屆 | 王勵勤 | 中國 | 2007.5.27 |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 |
第48屆 | 王勵勤 | 中國 | 2005.5.6 | 中國上海 |
第47屆 | 施拉格 | 奧地利 | 2003.5.23 | 法國巴黎 |
第46屆 | 王勵勤 | 中國 | 2001.4.23-5.6 | 日本大阪 |
第45屆 | 劉國梁 | 中國 | 1999.8.2-8.8 | 荷蘭埃因霍溫 |
第44屆 | 簡·諾瓦·瓦爾德內爾 | 瑞典 | 1997.4.24-5.5 | 英國曼徹斯特 |
第43屆 | 孔令輝 | 中國 | 1995.5.1-5.14 | 中國天津 |
第42屆 | 蓋亭 | 法國 | 1993.5.11-5.23 | 瑞典哥德堡 |
第41屆 | 約爾根·佩爾森 | 瑞典 | 1991.4.24-5.6 | 日本千葉 |
第40屆 | 簡·諾瓦·瓦爾德內爾 | 瑞典 | 1989.3.29-4.9 | 德國多特蒙德 |
第39屆 | 江嘉良 | 中國 | 1987.2.6-2.16 | 印度新德里 |
第38屆 | 江嘉良 | 中國 | 1985.3.28-4.7 | 瑞典哥德堡 |
第37屆 | 郭躍華 | 中國 | 1983.4.28-5.9 | 日本東京 |
第36屆 | 郭躍華 | 中國 | 1981.4.14-4.26 | 南斯拉夫諾維薩德 |
第35屆 | 小野誠治 | 日本 | 1979.4.25-5.6 | 朝鮮平壤 |
第34屆 | 河野滿 | 日本 | 1977.3.26-4.5 | 英國伯明罕 |
第33屆 | 約尼爾 | 匈牙利 | 1976.2.6-2.16 | 印度加爾各達 |
第32屆 | 郗恩庭 | 中國 | 1973.4.5-4.15 | 南斯拉夫塞拉耶佛 |
第31屆 | S.本格森 | 瑞典 | 1971.3.28-4.7 | 日本名古屋 |
第30屆 | 伊藤繁雄 | 日本 | 1969.4.17-4.27 | 德國慕尼黑 |
第29屆 | 長谷川信彥 | 日本 | 1967.4.11-4.21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第28屆 | 莊則棟 | 中國 | 1965.4.15-4.25 | 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 |
第27屆 | 莊則棟 | 中國 | 1963.4.5-4.14 | 捷克布拉格 |
第26屆 | 莊則棟 | 中國 | 1961.4.5-4.14 | 中國北京 |
第25屆 | 容國團 | 中國 | 1959.3.20-3.29 | 德國多特蒙德 |
第24屆 | 田中利明 | 日本 | 1957.3.7-3.15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第23屆 | 荻村伊智朗 | 日本 | 1956.4.2-4.11 | 日本東京 |
第22屆 | 田中利明 | 日本 | 1955.4.16-4.24 | 荷蘭烏得勒支 |
第21屆 | 荻村伊智朗 | 日本 | 1954.4.5-4.14 | 英國溫布利 |
第20屆 | 西多 | 匈牙利 | 1953.3.20-3.29 | 克羅埃西亞布加勒斯特 |
第19屆 | 佐藤博治 | 日本 | 1952.2.1-2.10 | 印度孟買 |
第18屆 | 李奇 | 英國 | 1951.3.2-3.11 | 奧地利維也納 |
第17屆 | 伯格曼 | 英國 | 1950.1.29-2.5 | 匈牙利布達佩斯 |
第16屆 | 李奇 | 英國 | 1949.2.4-2.10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第15屆 | 伯格曼 | 英國 | 1948.2.4-2.11 | 英國溫布利 |
第14屆 | 瓦納 | 捷克 | 1947.2.28-3.7 | 法國巴黎 |
第13屆 | 伯格曼 | 英國 | 1939.3.6-3.11 | 埃及開羅 |
第12屆 | 瓦納 | 美國 | 1938.1.24-1.29 | 英國溫布利 |
第11屆 | 伯格曼 | 英國 | 1937.2.1-2.7 | 奧地利巴登 |
第10屆 | 科拉爾 | 捷克 | 1936.3.12-3.18 | 捷克布拉格 |
第9屆 | 巴納 | 匈牙利 | 1935.2.8-2.10 | 英國溫布利 |
第8屆 | 巴納 | 匈牙利 | 1934.12.2-12.10 | 法國巴黎 |
第7屆 | 巴納 | 匈牙利 | 1933.1.31-2.5 | 奧地利巴登 |
第6屆 | 斯扎巴多斯 | 匈牙利 | 1926.1.25-1.30 | 捷克布拉格 |
第5屆 | 斯扎巴多斯 | 匈牙利 | 1931.2.10-2.15 | 匈牙利布達佩斯 |
第4屆 | 巴納 | 匈牙利 | 1930.1.21-1.26 | 德國柏林 |
第3屆 | F.J.佩里 | 英國 | 1929.1.14-1.21 | 匈牙利布達佩斯 |
第2屆 | 梅什洛維茨 | 匈牙利 | 1928.1.25-1.29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第1屆 | 雅可比 | 匈牙利 | 1926.12.6-12.12 | 英國倫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