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陰縣圖書館始建於1978年8月,館舍面積2240平方米,總藏書量12.83萬冊,設有10個科室。現有職工13人,大專文化程度10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3人。歷史
建國前,勸學所設有閱報室。1920年,圖書館有借閱室、閱覽室,1936年圖書館藏書達兩萬餘冊。日偽時期,設立民眾閱報室。通過戰爭,這些圖書和設備都蕩然無存。1952--1978年,縣文化館設有圖書室。初期只有房屋兩間(40平方米),管理人員1名,報刊雜誌50餘種,藏書不足萬冊,通俗讀物占1/3。採用的管理方法是劉國鈞著的《圖書分類法》。1960年,圖書借閱室增至5間(115平方米),管理人員2名,藏書3萬餘冊,報刊雜誌100餘種。採用的管理方法是《中小型圖書分類法》。“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圖書借閱被迫停業,部分圖書被銷毀。1972年,經整理,重新對外開放借閱。1975年,圖書借閱室遷新建樓,藏書仍為3萬餘冊,報刊雜誌120餘種,管理方法採用全國通用的《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1978年8月,圖書館由文化館析出,單列編制,建蒙陰縣圖書館,當時有工作人員6名。1985年增至9人,圖書館面積達431平方米。設有辦公室、采編室、圖書借閱室、書庫、文物庫房。藏書4萬餘冊,報刊雜誌增至263種,並增設了科普閱覽、青少年兒童閱覽等項目,平均每天接待讀者200多人次,圖書借閱年平均1.4萬餘冊。
1988年,動工新建圖書館樓,建築面積1520平方米,職工宿舍720平方米,占地10畝,投資61.57萬元。1990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圖書館實行了崗位目標責任制,圖書管理走上了規範化道理,並在全市圖書館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介紹。積極開展了複印、打字、推銷掛曆、檯曆等以文補文活動,年收入達5萬餘元,彌補了事業經費不足的缺口,增強了圖書館自身的活力。1993年藏書量達到48000冊,報刊雜誌300餘種,工作人員增至11名。1995年蒙政辦發[1995]59號檔案“關於將各種縣內出版物送交圖書館收藏的通知”,為此建立了地方文獻特藏室。全年收集地方特藏和新購書900多冊。1997年經社會捐助和財政撥款11萬元,購置微機6台,在省內縣級館中率先實現了微機自動化管理,館藏書量達到10萬冊,順利通過了圖書館評估定級驗收,被文化部授予“國家二級圖書館”稱號。同時,制定了向國家一級圖書館邁進的方案。為確保創建國家一級圖書館工程的順利實施,向蒙陰籍在外工作的同志和曾在蒙陰工作過的老幹部發出了捐書、捐款的信函3100多件。同時,在全縣幹部職工中開展了“萬冊圖書大捐獻”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先後共收到捐書4萬冊,捐款4萬餘元,館藏書籍達到12萬冊。並在館內建設了一處長8米、高1.5米的大理石碑廊,將捐書、捐款人員的名字刻在碑廊上,讓其功垂金石,名博千秋。1997年10月承辦了全市首屆公共圖書館業務知識競賽,蒙陰圖書館代表隊獲全市總分第一名,並先後有4人三次代表臨沂市赴省參加了全省圖書館業務競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了領導的好評。
1997--2002年,以創建“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和“全國文化先進縣”為契機,認真開展了圖書管理人員培訓和輔導活動,共培訓圖書管理人員400多人次。全縣建起17處萬冊圖書館,11個鄉鎮圖書室、380多個村圖書室,建起了縣、鄉(鎮)、村三級圖書網路,為廣大幹部民眾提供了圖書借閱、信息查詢的網路服務體系,成了各類人材學科學知識的寶貴陣地。近年來,縣裡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仍對圖書館工作採取財政傾斜,每年撥付事業費20.6萬元,單列購書經費5萬元,為圖書館開展各項業務活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保證了期刊、報紙征訂和新書的購置,使館藏書量逐年增加,每年入藏新報刊300餘種,新書達3000冊以上。
1998年,投資3.6萬元,新購買兩台計算機和《四庫全書》光碟,建起了電子出版物閱覽室,對12.5萬冊館藏書進行了回溯建庫,並將新購和捐贈圖書5300冊分編上架,在全市圖書館評估中得到893分,比94年提高了近200分,名列全市前茅。1999年,進一步完善了計算機自動化管理和電子閱覽室設備,運轉正常;成立了讀書協會12個,發展會員1600餘人。
2000年,認真開展了陣地業務建設,全年接待讀者6.8萬人次,流通借閱7.6萬冊次,解答諮詢、幫查資料252次;深入基層圖書館(室)進行業務輔導活動,使其達到了標準化管理。2001年,強化陣地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堅持常年開放,全年接待讀者5.4萬人次,流通借閱6.6萬冊次,接待諮詢、幫查資料210次;組織參加了臨沂市“童星杯”少年兒童愛黨、頌黨優秀讀書徵文活動,有2人獲得一等獎,4人獲得二等獎,4人獲得三等獎,4人獲得優秀獎,獲獎數名列全市之首。2002年,積極工作,爭得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裡下發了辦字[2002]11號檔案,在全縣黨政機關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中開展了向圖書館樓維修工程捐資的活動,共籌集資金30餘萬元,將圖書館樓進行了全面維修、改造,裝飾一新,以全新的館容、館貌向社會開放。當年,接待讀者3.9萬人次,流通借閱量達7.8萬冊次。2003年,堅持雙休日開放制度,年新增讀者500人,共接待讀者4萬人次,流通借閱7.6萬冊次。2004年,新添置了多媒體電腦11台,電子閱覽室、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已經建成,配備《四庫全書》光碟等相關電子讀物近300件。目前,共有20餘台套,大型音響設備1套,複印機一台,一體機一台,設備齊全,基本能夠滿足圖書館工作與讀者借閱的需要。全年共接待讀者4.6萬人次,外借圖書7.8萬冊次,解答讀者諮詢1000餘人次,滿足了廣大讀者看書求知的需求。
為充分發揮圖書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陣地作用,提高圖書館的綜合服務功能,全館人員多次參加了省館舉辦的各種業務培訓班及在職繼續教育學習班,人均繼續教育學時達到85學時以上,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近年來,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並有多篇論文在論文評選中獲獎。為加強管理,制定完善了上下班、請銷假、周四學習日、財務管理、崗位目標責任制、衛生、檔案管理、防火防盜等一整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做到了有章可循,提高了全體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全館形成了“紀律嚴、風氣正、講團結、比奉獻”的良好局面,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序開展。
發展
原來圖書館採用櫃檯式借書程式,讀者到館裡借書都是自己報書名,或者是自己查找書目卡,然後讓管理員進入書庫查找,讀者顯得很被動,管理員也承擔著很大的工作量,遇到人多的時候,讀者還要排隊等候,工作效率不高。繁瑣的程式給讀者造成很多不便。為了徹底改變這種情況,充分發揮圖書館向廣大民眾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使命,圖書館不斷開拓創新,下大力氣投資建成高標準的開放式圖書館。改造後的圖書館徹底改變櫃檯式借書程式,採用全新的開放式借閱,安裝了磁性防盜系統,引進了具有人性化、方便快捷的Interlib系統,配置了新的伺服器、電腦和照相機等,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能力,使整個工作流程更加一體化、便捷化。現在館內所有圖書全部向讀者開放,讀者可憑藉書卡自由進入書庫,自主翻閱所需圖書,還可以通過Interlib系統在電腦上查找所需圖書,大大減少了借書流程,為廣大讀者節約了寶貴時間,減少了管理員的工作量,使管理員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加周到細緻的服務。為了最佳化借閱環境,圖書館內所有牆壁進行了重新粉刷,更換了新式書架,並且為讀者準備了沙發、長椅,整潔明亮、安靜舒適的借閱環境贏得了廣大讀者的稱讚和好評。活動
每年都舉辦“暑假兒童補習班”、“兒童畫展”等一系列少年兒童培訓班,每期都有上百名兒童參加培訓學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充分利用圖書館樓內大廳,在節假日期間舉辦慶“七一”書畫攝影展,慶“國慶”書畫展,“根雕奇石藝術展”,為廣大青少年舉辦“大型活動標本展”、“科普發明展”等大型展覽活動,縣領導和社會各界、駐城各校師生踴躍觀看,受到好評。這些活動,拓寬了服務領域,樹立了圖書館的良好外部形象。榮譽
自1995年在創建文化先進縣的同時,圖書館全體職工認真工作,圖書館建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一線職工業務嫻熟,服務態度好,工作質量高,受到廣大讀者的讚揚,有四名同志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個人,圖書館被命名為“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連續六次被命名為“縣級文明單位”。被臨沂市委、市政府授予“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山東省圖書館名單
本任務盤點山東省全國一、二、三級圖書館名單,山東省圖書館、文化館將免費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