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學院圖書館

濱州學院圖書館

濱州學院圖書館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為北鎮師範圖書館。1970年北鎮師範圖書館與山東財經學院圖書館合併,組建北鎮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1983年,校駐地濱縣北鎮改建濱州市,隨之更名為濱州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2000年1月,濱州師範專科學校、濱州教育學院、濱州電視大學三校圖書館合併,仍為濱州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2004年學校由專科升格為本科,更名為濱州學院,圖書館隨後改名為濱州學院圖書館。

概況

濱州學院圖書館濱州學院
濱州學院圖書館始建於1958年,現用圖書館大樓建於2003年,2004年9月啟用,館舍面積2.1萬平方米,高十層。圖書館下設綜合部、采編部、流通部、信息諮詢部、技術服務部、期刊部,有工作人員60人,大專以上學歷者占80%以上,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16人。濱州學院圖書館有讀者1.6萬餘人,每天接待讀者數千人。採用收藏、外借、閱覽合一的服務模式。以讀者為本,以服務育人為職責,全方位為讀者服務,力求創造一個和諧優雅的讀書環境。圖書館閱覽室每周開放近80小時,圖書借閱處周一至周日全天開放、自修室每周開放近100小時,寒暑假期間照常開放。圖書館開設外借、閱覽、文獻檢索、網路查詢、電話諮詢、文獻複印等服務項目,以後還將陸續開展展覽、學術交流等活動。

濱州學院圖書館管理手段先進,采、編、典、流通、閱覽、參考諮詢等均實現了全流程計算機管理。2002年獲山東省教育廳頒發的“自動化建設先進圖書館”的榮譽。新館開館以來,按照學校總體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始終堅持“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的辦館理念“以讀者為本,以服務育人為職責,以學科建設需求為動力”的宗旨,尋求高校圖書館存在和發展的戰略基石,提高高校圖書館在新時期的活力和競爭力。

館藏

濱州學院圖書館有圖書文獻90萬餘冊,中文報刊2000多種,外文期刊30餘種。重點收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民國叢書》等,形成古近代經典文獻系列,另外收藏線裝古籍近5000冊。設有期刊閱覽室、過期期刊閱覽室、電子文獻閱覽室、工具書閱覽室、特藏文獻閱覽室、黃河三角洲文獻室、光碟閱覽室、自修室等,共有閱覽座位2300個;還設有展覽廳、報告廳、檢索廳等。整座大樓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充滿現代化氣息。

濱州學院圖書館電子文獻建設進展迅速,擁有《中國學術期刊》、《中國博碩論文》、《複印報刊資料》、《地方志資料庫》、《人民日報資料庫》、《EBSCO外文期刊》等多種全文資料庫,電子圖書32萬冊。形成了內容豐富,載體多樣的館藏體系。

人事改革

濱州學院圖書館濱州特殊教育學校參觀濱州學院圖書館
濱州學院圖書館隊伍主要由以下人員組成:一是“文革”中後期的高、國中畢業生;二是“文革”期間的大、中專畢業生;三是20世紀80年代招生制度改革以後的大、中專畢業生;四是合校後轉崗的教師及其他人員。專業結構可粗分為圖書館情報專業和其他專業兩大類。大多是以文科為主,較少圖書情報、計算機等其他專業畢業生。從隊伍整體專業結構來看,還存在著學科專業結構單一、選留人員專業面狹窄、專業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學生知識結構偏重於分類、編目等傳統圖書館工作的技能,對圖書館工作有全面了解,是圖書館工作的骨幹力量,但也存在專業口徑狹窄的情況。其他專業畢業的圖書館員,雖然有其相關專業知識的優勢,但由於沒有系統學習圖書情報知識,不了解圖書館的發展及其工作規律和性質,對圖書分類、圖書目錄以及編制二、三次文獻等圖書情報業務性較強的工作無法勝任。現實情況要求圖書館員要掌握圖書情報學人文科學、計算機、外語等複合知識,改進自身的知識結構,適應圖書館發展的需要。

濱州學院圖書館在2005年4月初步推行定崗定編、競爭上崗、雙向選擇;館內設綜合部、采編部、技術部、流通部、閱覽部、參考諮詢部,各部定編;先由個人競爭和民主評議方式產生部主任,再根據每人的專業結構和工作能力,由部主任和工作人員以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每人的工作和去向,達到了最佳化重組,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發展特色

濱州學院圖書館濱州學院百草文學社在圖書館舉辦第二屆詩歌朗誦會
高舉理論創新大旗
濱州學院圖書館始終把理論研究和創新作為推動力,加快圖書館學科的理論建設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使理論研究日益成為圖書館工作者的自覺行為,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實際工作的開展,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層次,加強和擴展服務空間。在新的網路環境下,創建新的現代化信息服務模式,加強資料庫資源建設,著重建設和開發多媒體及數位化電子文獻信息源,使網上數位化信息成為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技術設備,使服務手段由手工操作向自動化、網路化方向發展。

更新觀念以建立新的發展機制
更新觀念即更新人的思想認識方法和思維模式。一些圖書館管理中習以為常的觀念在網路環境下已顯得不協調、不合理、不能體現未來發展。為適應高校發展需求,不再“重藏輕用”地片面追求藏書量,從而重視文獻信息深層次開發和利用。重點開發教育信息資源,大量收集教育理論、教材教法以及各種教育類報紙和雜誌。充分利用學生的求知心理,配合所設專業,提供傳統藏書範圍以外的,儘可能反映科技發展新成果、新理論的書籍、刊物,使師生能了解科技發展的前沿成果。

濱州學院圖書館濱州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展在學院圖書館舉行
構建科學藏書體系以形成特色館藏
在各種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新知識層出不窮,高新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科研人員,要想不斷地獲取新知識,緊跟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步伐,都離不開圖書館,圖書館的作用日趨重要。根據濱州學院的專業設定、各專業開設的課程、各專業師生數及各專業需要的教學、科研參考書的方向和館藏情況,科學、合理地制定藏書建設計畫;廣泛徵求各院、系專業教師及學生的意見,與各院、系建立專業教師聯繫、推薦工作制度;科學、合理地安排資金,有的放矢地採購新書,確保所購圖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濱州學院圖書館結合“人文科學研究基地”“泛函方程”“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反應工程重點實驗室”“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建設以及各項在研課題的進行,在購置圖書中予以傾斜,充分保障了各項課題的資料需求;多渠道購置飛行專業圖書,為學院爭取上飛行專業做好資料上的準備。採取各種方式收集地方文獻,加快了“黃河三角洲文獻中心”及孫子兵學的建設,自行研製了獨具特色的《黃河三角洲文獻資料庫》。於2005年9月成立“中國孫子研究院”。為此建立文獻網路採訪、定期發放讀者需求登記表、徵求院系領導和專家教授的意見、徵集師生著作等方法採購圖書,努力構建科學的藏書體系,以滿足學校教學科研需求。

服務特色

濱州學院圖書館天文圖片展在圖書館前舉行
樹立“以讀者為本”的服務觀念
高校圖書館的功能已轉向以自動化、數位化、網路化等技術為手段,對館藏信息資源進行加工、儲存和流通,從而為用戶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在這種條件下,圖書館工作必須強調實現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向社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或信息產品。在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本著真情對待、愛護讀者、尊重讀者、維護讀者的尊嚴的原則,濱州學院圖書館做了以下要求:一是館員要自尊自重,只有自己充分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二是尊重讀者的人格。工作人員上崗時要衣著整齊,舉止得體,言語文明,做到有問必答、百問不煩。三是操作規範,態度和藹。四是耐心解釋,堅持原則。五是禁止對讀者搜身、體罰以及嘲諷。並建立了館長熱線、館長信箱,以廣泛聽取讀者的意見和建議。

提升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
隨著圖書館館藏的數位化、操作的電腦化、信息傳遞的網路化,對館員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外語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等基本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館員的素質就是提高圖書館工作的社會效益。館員的積極性越高,圖書館發展的氣氛就越好。為了切實提高館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充分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濱州學院圖書館每周二下午定為館員業務學習研究時間,館員每學期必須學習一門關於圖書館的專業課程,並於期末由人事處組織考試。

改變服務模式與樹立整體形象
濱州學院圖書館新館建成以來,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間,在書庫增設閱覽座位,改善照明,營造良好的閱覽環境;實施服務公示欄、館員掛牌上崗,教師學生監督制度;使用文明語言,實行“百問不厭,百答不倦”的承諾。樹立了圖書館員的良好形象。

館內裝修以營造和諧優雅的學習環境
為了創造良好的學習研究環境,濱州學院圖書館於2005年11月對館內大廳和牆壁進行了裝修。在大廳樹立起一面電子顯示牌,向教師和同學們傳送新的信息和情報;徵集了教師的字畫近200幅,並在醒目處懸掛古今偉人讀書的名言警句、各大學校訓和有關規則。整個圖書館環境整潔、安靜、幽雅、舒適,為讀者營造了濃郁的讀書氛圍,成為教師和學生科研學習的良好去處。

延長開放時間以強化服務陣地
濱州學院圖書館應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要求,圖書館各服務視窗全面延長開放時間,辦公室、期刊閱覽室、流通書庫、電子閱覽室每周全天開放,期刊閱覽室和電子閱覽室晚上也正常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