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滅西夏之戰為蒙古擴張的其中一場戰爭。戰爭分為三個部份:蒙古首次侵西夏、蒙古西夏結盟和蒙古再度侵西夏。
蒙古首次侵西夏
西夏原為中國西北的一個國家,並且與一北方遊牧民族克烈部非常友好。但是統領蒙古部的鐵木真於1203年滅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份蒙夏間的緩衝。1205年,成吉思汗正式入侵西夏,發動第一次征夏戰並洗劫了夏邊疆朝的一些市鎮。
1206年,大蒙古國正式成立。成吉思汗為了征服另一個征服王朝――金朝,必須孤立金朝。而孤立金朝的方法就是消滅掉金夏間的聯盟,因此成吉思汗決定先消滅西夏。1207年成吉思汗發動第二次征夏戰,進攻斡羅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但因西夏軍隊的抗擊而以失敗告終。1209年,蒙古成功占領了高昌回鶻,這亦使西夏的河西地區失去蒙夏間的緩衝。後來蒙古第三次征夏,由河西地區開始入侵,攻擊斡羅孩。西夏將領兼襄宗兒子李承禎戰敗,其大將高逸更加被俘。蒙古後來又拿下斡羅孩城,逼近克夷門――都城中興府的最終防線。西夏大將嵬名令公雖然實行伏擊計畫,但仍然敗給蒙古軍隊。因此,都城中興府為蒙古軍隊所包圍,且夏襄宗求救無門。最後,襄宗唯有給予蒙古大量賠款及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條件,蒙古才接納其求和。。
蒙古西夏結盟
西夏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條件後,唯有攻擊其原本的盟友――金朝。而這一連串的戰爭持續了逾十年,並大大的削弱了金夏的國力。而因此,西夏的人民亦因勞役導致生活困苦,國家的經濟和生產力亦因勞役而大受影響。軍隊也因長期征戰而十分積弱,且官場政治十分黑暗和腐敗。夏襄宗本人更加昏庸無能,沉醉於酒色之中。而因此,齊王李遵頊得於1211年 成功發動政變並奪權,為西夏神宗。但夏神宗亦不為一明智之帝,仍堅持攻擊金朝。因此,國家變得非常不穩定,民變四起。
第四次征夏戰與西夏的覆亡
1217年,成吉思汗發動第四次征夏戰,原因為去年西夏拒絕協助成吉思汗 進行西征。神宗因害怕蒙古大軍,於是逃至靈州 ,卻令太子李德旺留在都城中興府。李德旺唯有遺使求和。
1223年,夏神宗傳位予李德旺,原因為神宗不想成為一位亡國君主。而李德旺就是夏獻宗。經歷了蒙古的入侵,夏朝上下才真正明白蒙古的野心,獻宗便決定再次使用「聯金抗蒙」的政策,再度和金朝結盟。而西夏的策略便是籍蒙古大軍西征期間聯合蒙古周邊各國攻蒙。可惜正在駐守蒙古的大將孛魯發現了西夏的陰謀,便於1224年立刻自東西夏攻擊西夏,並成功拿下西夏的銀州,更加捕獲西夏大將塔海。1225年,成吉思汗回歸後便立刻入侵西夏沙洲。西夏只好求和並答應蒙古的要求。
1226年,成吉思汗再度攻擊西夏,原因為西夏違反了和約。這次戰爭最終滅掉西夏。領有主力軍的成吉思汗首先拿下兀剌孩城以西的黑水城,後來又擊敗位於賀蘭山的西夏大將阿沙敢不,最後才到達渾垂山。另一方面,蒙古大將阿答赤 率另一支軍隊先後拿下甘州、沙州和肅州等要邑。雖然途中遇到西夏大將和典也怯律的抵抗,要由成吉思汗平定才行,但大致上蒙古的進攻也是順利的。看著蒙古的步步進迫,獻宗因此過度憂慮而死,而帝位只好讓南平王李�登上,而李�就是夏末帝,亦即西夏最後一位皇帝。
1226年8月,蒙古大軍實行「黃河九渡」,成功占領應理、夏州等地,並決定圍攻靈州。西夏將領嵬名令公帶領援軍協助抗敵,但最後仍然失敗抵抗蒙古的入侵,更加戰敗身亡。而後,蒙古大軍十分順利地攻占積石州、西寧等地。直到此時,蒙古大軍只差西夏最後領土――都城中興府仍未失陷。
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拖雷後來依成吉思汗之願殺掉末帝,蒙古大軍隨即於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大部份西夏建築皆被破壞、毀滅。屠城最後因察罕的勸諫而告結束。
影響
蒙古滅夏使金朝失去一盟友之餘,亦使金朝失去西方一緩衝,導致金朝後來的滅亡命運。而蒙古亦因此能夠進一步入侵中原,奠定日後統一中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