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曉月為舊太原八景之一。北齊高洋帝於天保二年( 551)將東魏大莊嚴寺擴建為開化寺,開鑿了高 200尺的摩崖大佛(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稱
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國最大的樂山大佛略低。
簡介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峰之陽,南向,依山鑿制。晉陽西山大佛現場 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
歷史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為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復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并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并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并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眾”,轟動了并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游、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保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
蒙山大佛的發現
1980,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公室在地名普查中,發現大佛遺蹟。一九八二年順勢探索“大肚岩”一名的來歷時,實地勘測為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寬約八丈,頭部尚未找到,僅現找到的頸部高達五尺,真經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個大佛還有待發掘,現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圍發現的建築遺蹟,與史籍記載相吻合。
1995年,熱愛文物古蹟的李晉祥老人從山西省公路局退休後,憑幼時父輩講述的關於蒙山大佛的傳說,前往荒山野嶺間觀瞻蒙山大佛,但四處打聽均沒有結果。
1997年,經過近兩年的艱苦探訪,李晉祥老人終於在蒙山一處人跡罕至的山頂找到了蒙山大佛石刻遺痕。看到大佛滿身傷痕的模樣,老人決心投書有關部門,以引起社會對大佛的重視。
2005年8月,李晉祥老人投向中國國家文物局的信件被轉至山西省文物部門和太原市市長辦公室,省文物局隨即責成市文物局督促當地政府,加大對大佛的保護和開發力度,並儘快制訂大佛保護方案,並擬將大佛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切實保護好這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國家文物局的高度關注下,當地政府決定加大對蒙山大佛的保護和開發力度,蒙山大佛所在的寺底村,村委會還專門成立保護基金會,準備對大佛佛頭首先加以修復。
2006年9月,太原市晉源區對通往蒙山大佛景點的道路加以拓寬、平整和鋪墊。
2007年太原市晉源區政府請來了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專家,對於修復大佛做出了詳細的科學的計畫。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經過修復後的大佛,現在的蒙山景區已經開放,景色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