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集天之陰陽,地之剛柔,人之仁義,文武於一身,真武,真“吾”也,真“自”也,真“在”也,文以修真以求實,武掌管兵革,斬妖除魔,崇善抑惡以衛天之真。真武踏罡布,足踏龜蛇,龜 者,天罡北極星也,依北而立,坐擁八極,統御諸天,蛇者,北斗七星也,也代表柔之繩索天道之波頻。
真武大帝的 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道經如是說: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之淨樂國,乃國王之子。淨樂國善勝王后夢見自己吞日而孕,懷胎十四個月之後,生 下一王子,國王和王后喜愛至極,並將他命名為“太玄”。太玄很小就顯露出聰穎的天資,十歲時,便可讀各種書籍至過目不忘。國王和王后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然 而,太玄只喜歡道術,且一心向道,並發誓要掃盡妖魔。
蒙山道教文化
蒙山為中華文化的啟蒙之地,易經蒙卦,山下有泉,滋潤萬物,流行品匯,草木生,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蒙卦排第四,乾坤屯蒙,乾者天也,坤者地也,屯者,混沌也,蒙者混沌初開萬物。
易經爻辭曰:屯蒙養正,返撲求真,真武,又名華胥氏,為中華宗祖,化生伏羲女媧陰陽二帝,伏羲女媧陰陽交配,孕育中華兒女千秋萬代,故,蒙山之文化淵源,文化原點,文化高度,遠比大佛文化深遠,悠長.正是這片土地的的豐厚文化才孕育出佛教的淨土宗(經歷史考證卦山。玄中寺淨土宗不屬於蒙山.)
在蒙山弘揚道教。以道觀為中心建立道家文化園區。開壇祭天祭祖。讓華人紛至沓來尋找生命的原點及文化的原點。啟蒙心智,共蒙祖恩。對弘揚龍城太原五千年文明有其不同尋常的戰略高度和深遠意義。山下的道教文化和山上的大佛文化交相輝映,和諧共榮同興。文化先試先行。共譜山西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道是過程
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復,“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復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
道是本原
這是道的第二層含義。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這是最為玄妙和深奧的。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道作為本原,是渾然一體的東西。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說,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裡“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麼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規律
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於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復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道是法則
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說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太玄宮宏道宗旨
本觀為太原晉源區道教協會,以宏道為主,以老子道德經為經典,為本,宣傳教義,宏楊教法,道以教傳,教以道宏,崇無尚有,認識天,認識地,認識你自己,天人合一,人天感應!
以人為本 ,合於天地,日月鬼神 修於道,據於德,依與人 游於藝 守道 明德 修真 太和
三皈依
無上道寶 無上經寶 無上師寶
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永脫輪迴。
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無上道寶,當願眾生,超脫一切,住最上乘。
無上經寶,當願眾生,深明經藏,神通莫測。
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太上授首,成大仙道
太玄宮宗教祭祀文化活動
本觀以度解十方信眾為本,通過對祖宗的祭祀,天地的祭祀,日月的祭祀,鬼神的祭祀,祈禱,而保一方平安,昌順,吉祥!
有祈福迎祥 祭祀太歲,超度陰靈,還陰債 祭祀東南西北鬥法事,開啟開運,陰陽和合,道教養生,治病,哲學思想指導人生,拜天地五行,拜日月星辰,........
一切以道為本,以國為本,以人民為本,以黨為本,共同努力建設和諧共產主義社會奮鬥!
道觀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大型祭祀活動來祈福各位信士,祈福一方水土,如祖師爺誕辰,初一 十五等。有緣者可來廟參加法會!
教符咒作用簡介以及歷史由來
“符咒”是中國道教用以傳道修持的主要手段之一。所謂“符咒”是符籙與咒語的合稱。一般地說,“符”指的是用朱筆或墨筆所畫的一種點線合用、字圖相兼、且以屈曲筆畫為主的神秘形象 ,道門中人聲稱它具備了驅使鬼神、治病禳災等眾多功能;“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頻效應的口訣,道門廣泛地用以養生輔助、祈福消災或者召驅鬼神以達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符咒是中國道家靈修的哲學,也是心靈最高藝術升華。古云:『若知書符窮、惹得鬼神驚。不知書符窮、惹得鬼神 笑。』道家的符咒咒語,就是起源於古時的巫祝。道家的咒語在東漢時期較為盛行,並且也
符有密切的關係,畫符時要念咒語,用符時也有咒語,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語。咒語成為施法者精誠達意,發自肺腑的聲音,才能保證一切法術的奏效。祈禱時,咒語都是一些讚頌神靈,和祈訴如願之詞;治病時,咒語是要求法術顯靈百病俱消等辭;修煉時,咒語多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靈幫助等語。道家的咒語每句結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語。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說明這句詞是從漢代經張天師傳下來,要符到就靈驗的意思。
道教咒語部分展示
落幡咒
幡懸寶號普利無邊諸神衛護天罪消愆經完幡落雲旆回天各遵法旨不得稽延急急如 玉皇上帝律令
九星神咒
九曜順行元始徘徊華精塋明元靈散開流盼無窮降我光輝上投朱景解滯豁懷得駐飛霞騰身紫微人間萬事令我先知
土地神咒
此間土地神之最靈升天達地出幽入冥為吾關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書上清
甘露咒
悲夫長夜苦熱惱三塗中猛火出咽喉常思饑渴念一灑甘露水如熱得清涼二灑法界水魂神生大羅三灑慈悲水潤及於一切
玄靈咒
玄靈節榮永保長生太玄三一守其真形五臟神君各保全寧
延內真咒
天地同生掃穢除愆煉化九道還形太真百官納靈節節受新清虛掩映內外敷陰度命延生吉日良辰金童玉女為我執巾玄台紫蓋冠帶其身使我長生天地同根金光神咒天地玄宗萬氣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誦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氣騰騰金光速現覆護真人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敕
破地獄咒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剛山靈寶無量光洞照炎池煩九幽諸罪魂身隨香雲旛定慧青蓮花上生神永安
淨身神咒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臟玄冥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我真
都離寒庭咒
功德金色光微微開幽暗華池流真香蓮蓋隨雲浮千靈重元和常居十二樓急宣靈寶旨自在天堂游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今臣關告逕達九天
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舌神正倫通命養神羅千齒神卻邪衛真喉神虎賁氣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鍊液道?常存
淨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急急如律令。
安土地咒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岳瀆真官,土地祗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回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壇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淨天地咒
天地自然,穢炁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乾羅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人(殺鬼)萬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嶽,八海知聞;魔王束首,侍衛我軒;凶穢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