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珍

董美珍

董美珍,女,是晉劇小旦程派創始人程玲仙的嫡傳弟子,集俊俏、柔美於一身,由她主演的《游西湖》(飾李慧娘)、《樊梨花》(飾樊梨花)等程派劇目,長期受到眾多戲迷的喜愛。

基本信息

[1] 簡介:董美珍是晉劇小旦程派創始人程玲仙的嫡傳弟子,集俊俏、柔美於一身,由她主演的《游西湖》(飾李慧娘)、《樊梨花》(飾樊梨花)等程派劇目,長期受到眾多戲迷的喜愛。
董美珍是第一個把豫劇《風雨行宮》移植成晉劇的小旦演員,她扮演的金桂,喜時能喜的欣悅至極,悲時又能悲的透骨穿心,真瘋是真瘋的樣子,假瘋又是假瘋的狀態,該劇現已成為晉劇小旦表演藝術的範式之一。因其年齡相對偏小,還有出戲潛力。
董美珍,山西太穀人,也許是我太喜歡前輩晉劇表演藝術家程玲仙的唱腔了,愛屋及烏,也十分的喜歡董美珍的演唱。
董美珍在舞台下,無論是身材,還是長相,都顯得很小,但一裝扮起來,竟然會給人以端莊秀麗、嫻雅大氣的感覺。特別是她的唱腔,猶如鶯鳴鸝笑,委婉中略帶幾分甘甜,直讓人聽得心滋脾潤,情暖如春。
由山西省“杏花獎”獲得者、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程玲仙親傳弟子、國家二級演員董美珍主演的新編現代戲《春暉》讓觀眾們不僅欣賞到了名家名戲,而且盡情品味著戲曲帶給人們的精神娛樂。
董美珍師承晉劇程派,以優美的唱腔和純熟的技巧在晉劇觀眾中擁有眾多支持者。她不僅在程派名劇《游西湖》、《樊梨花》等劇目中較好地繼承了程派藝術的精華,而且在移植劇目《風雨行宮》等新戲中,努力吸收現代戲曲音樂元素和借鑑其它劇種的表演技巧,演出了新的風格。
《春暉》中蓮花嬸子的唱腔,從某種意義上看,可以說是董美珍唱腔又一個里程碑。在整場演出中,董美珍讓蓮花嬸子那沙中帶甜、綿中含醇、高腔有力、低音清婉、憤而不過、喜而內斂的新穎唱法,不斷激起觀眾發自內心的由衷讚譽。尤其是蓮花嬸子在向長子志明敘述養子冬生出生來歷時演唱的一大段唱腔中,多處原汁原味地調運了程派唱法,唱出了情感,唱出了氣勢,唱出了特色,這無疑成為晉劇青衣新的流行唱段。她按照劇情鋪陳的故事脈絡,靠自己的才藝,真實地演繹了蓮花嬸子面對生活壓力、為讓兒子上學做出的種種努力。如在上山尋子一場,董美珍為表達蓮花嬸子上山時行路的艱難及尋子的焦慮,採用一系列程式化動作,恰到好處地刻畫了蓮花嬸子的外在狀態和內心活動。
舞台下的董美珍與劇中蓮花嬸子的年齡相差10餘歲,但當董美珍扮演的蓮花嬸子站到舞台上的時候,卻能讓觀眾暫時忘記董美珍的年齡。其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展現出的完全是一位集遠見、善良、惜子和堅韌於一身的中國中年農村婦女形象。擅長飾演妙齡少女的小旦演員,出演蓮花嬸子這樣一個屬於晉劇中的老旦行當的中年婦女形象,對董美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跨越!
“我很喜歡晉劇程派唱腔,覺得這種唱腔和京劇的程派唱腔有異曲同工之處。董美珍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演員,今天是我第一次在現場看她的演出,覺得無論是唱腔還是表演都與程大師很神似。作為當今晉劇舞台上少有的程派傳人,作為她的忠實戲迷,我會一直支持她!”55歲的退休幹部王東洋在觀看演出時這樣告訴記者。(記者 任小慧) 
董美珍在《春暉》中“成熟”
2月18日下午,“十台大戲”中惟一的現代戲《春暉》在榆次文化中心大劇場上演,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程玲仙的親傳弟子、市青年晉劇團二級演員、“杏花獎”得主董美珍在劇中扮演母親。董美珍告訴記者,自己專攻小旦,但在《春暉》中卻扮演一位農村母親,屬於晉劇中的青衣行當。為演好這個角色,董美珍接受了巨大挑戰,最後在導演和同事的幫助下,將這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刻畫得入木三分。
《春暉》是2007年夏季剛剛完成排練的一台新戲。一向以青春亮麗的“大家閨秀”形象出現在舞台上的董美珍,一開始很難跨越角色年齡上的差距。為該劇執導的我省著名導演馬兆錄給她講解對角色的理解和刻畫,幫助她克服長期沉浸在古裝戲程式化表演中形成的習慣,逐步適應生活化很強的現代戲表演形式,並從舉手投足、一招一式中,從說話的語氣、速度等各方面指導她的動作和表演。她自己也逐漸在排練中被母親那博大無私的愛和忍辱負重、堅韌不屈的精神所感動並與之產生共鳴,很快在角色中“成熟”起來。(記者 宋小芳) 
觀眾們對劇中主人公蓮花人窮志不短的氣質肅然起敬;對志明岳父為面子催要彩禮表示厭惡;對山村鄉親們在蓮花危難之時,伸援手獻愛心表示感動;對暴發戶李小善乘人之危,提出非分要求表示痛恨;對縣裡扶危濟困,讓冬生上學享受無息貸款,感受政府的關懷,備感溫暖。觀眾們一致反映看了《春暉》就是要對生活中存在困難的人獻出愛心,讓人間充滿愛。
“劇中守寡多年的母親蓮花看到養子冬生考上了重點大學,高興萬分,但對於上大學的費用又愁眉緊鎖。為了能湊足學費,讓養子順利上學,母親雖人窮但志不短。”這樣的母親真讓人敬佩,家住城區柳西路的張二梅在看了新編現代戲《春暉》後由衷地說,作為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為了孩子,母親可以付出一切,這台戲裡,把蓮花這位母親的偉大母愛刻畫得入情入理,展現了母親自強不息的精神。
“為了保全臉面,在親家困難之時,志明的岳父仍然摧要彩禮,這種世俗讓人厭惡。”正在上大學的李旭妍看完《春暉》說,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像劇目中的葛攪,深藏在他們心中的封建世俗觀念,束縛著人們的前進發展。看了此戲,有些人心中的世俗觀眾應該從戲中得到體會,打破禁錮人們的舊思想,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理念也在更新,思想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劇中,小山村的鄉親們在蓮花危難之時,能伸出援助之手,資助其養子冬生上學,讓人很是感動;相反,暴發戶李小善趁蓮花借錢之機,竟要冬生當其兒子,這是一對鮮明的對比。被新編現代戲《春暉》劇情深深吸引的教師侯志東告訴記者,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愛心人士為貧困上不起學的農家孩子捐資助學,他們的默默奉獻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中扶危濟困的人文關懷,像今年發生在南方的冰雪災害,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抗雪災,廣大幹部職工積極捐款,讓人們感受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
“最讓我感動的是劇目中縣裡為冬生提供了無息貸款,幫助其順利上了大學,這讓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晉中晉劇票友協會的魏和平告訴記者,“這台戲的現實意義很強,從戲中看到了窮孩子在社會各界以及黨和政府的關愛下,走進大學校園。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春雷行動’中機關幹部資助農村孩子上學等,這些都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溫暖,同時也呼籲繼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別人危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記者 智慧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