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葡萄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原發性紅斑和表皮剝脫.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徵(SSSS)幾乎總是發生於嬰兒,6歲以下兒童和免疫抑制的成人或伴有腎功能衰竭的成人.本病可通過護理人員的手在嬰兒中傳播而引起流行,然而護理人員的鼻腔里亦可能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本病也可以散發.
病因學
通常由凝固酶陽性Ⅱ組71型噬菌體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對青黴素常有耐藥性,該菌產生一種剝脫毒素(也稱表皮鬆解毒素)使表皮上部位於顆粒細胞層下發生分離.誘發的感染可以是在皮膚上,但常常是在眼或鼻咽部.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像猩紅熱一樣,使全身皮膚受累.症狀和體徵
疾病開始為局限性結痂性感染(常像膿皰瘡樣),最常見於出生後數天的嬰兒的肚臍或尿布區.散發病例開始為表淺性結痂性損害,常在鼻或耳周圍.在24小時內,痂的周圍出現鮮艷的潮紅區.這種潮紅區可成為疼痛性和全身性.表皮上鬆弛性大泡可擴大並迅速破裂產生糜爛.當摩擦潮紅區時,表皮很容易剝脫,常為大片脫落(Nikolsky征).在36~72小時內全身皮膚廣泛剝脫,病人可出現全身症狀(如乏力,畏寒和發熱).由於皮膚保護屏障的缺乏使病人發生敗血症及體液和電解質紊亂.診斷
臨床上其症狀和體徵很難與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相鑑別(TEN-參見第118節),然而,SSSS必須迅速與TEN鑑別(表112-2),因為治療是不同的.需請皮膚病專家會診.應從皮膚和鼻咽部取標本進行培養.診斷可以通過皮膚活檢和冷凍組織切片檢查或脫落細胞學檢查來證實.雖然治療開始以後活檢的結果可能還未出來,然而冷凍組織切片和細胞學檢查能迅速地提供證據.鑑別診斷包括藥物過敏(最重要的,TEN),病毒性發疹,猩紅熱,但這些疾病都不會造成疼痛性皮疹.大泡,糜爛和表皮鬆解可以發生於燙傷,遺傳性大泡性疾病(如大泡表皮鬆解症的某些類型)和獲得性大泡性疾病(如尋常性天皰瘡和大泡性類天皰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