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筆 名: 紀萱、黃蕪茵(舞鶯)、穆楔
出生年月: 1913
1913年4月2日出生於上海嘉定書香世家。原名葛曾濟,字作舟,號巨川。1932年畢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專攻物理化學,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和愛國主義思潮的影響,在校期間籌組“大同劇社”、“暴風雨劇社”,經常在學校和上海郊區組織演出救亡戲劇。
人物事跡
1933年8月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進一步接觸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堅定了為國家和民族奮鬥的信念。是年冬被國民黨反動當局逮捕入獄,經營救獲釋。1936年在上海與章泯一起創辦《新演劇》雜誌,抗戰爆發後先後在該刊發表《現階段演劇活動的兩重意義》、《戰時演劇論》、《戰時演劇政策》等重要文章,闡述了中國新演劇運動與民族革命事業的關係,以及抗戰戲劇的特徵、趨勢和實踐等問題。1938年在重慶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戲劇界監事。1939年6月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組成的作家戰地訪問團, 前往西北戰地訪問,出發前周恩來、郭沫若等參加歡送會致辭鼓勵。被稱為“筆部隊”、“筆游擊”的戰地訪問團成為戰時文化藝術界的重大事件。1939年起,經周恩來安排他與侯外廬、翦伯贊、曹靖華等擔任中蘇文化協會主辦的雜誌《中蘇文化》常務編委,併兼文藝欄目主編,同時還擔任《文學月報》編委、中國電影製片廠特約編導。其間他翻譯了蘇聯名劇《帶槍的人》,此劇相繼在晉察冀邊區和延安等革命根據地演出,使中國舞台上第一次出現列寧、史達林的光輝形象,在國內外引起很大轟動。1940年春季,在國統區文化界關於“民族形式”問題的大論爭中,他在《新華日報》等進步報刊上連續發表了《關於民族形式》、《民族遺產與人類遺產》、《魯迅論大眾文藝》和《魯迅與民族形式》等大量文章,提出“我們為要表現中國人民的思想與感情,覓求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的民族形式”等重要觀點,引起重大反響,將論爭進一步推向深入。1941年“皖南事變”後,由周恩來安排赴香港,在潘漢年、廖承志指導下組織了由宋慶齡任名譽會長的中蘇文協香港分會,並擔任常務理事,作了大量工作。香港被日軍侵占後,他與諸多進步文化人士一道在黨的安排下由東江游擊隊護送返回重慶,任中蘇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兼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協助主任郭沫若工作。1945年8月,毛澤東主席到重慶參加國共談判期間,曾邀請他和巴金、曹靖華三人一起談話,對他的工作予以肯定。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回到上海,任中蘇文協上海分會負責人,主持以介紹蘇聯文化為主的天下圖書公司的工作。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下與戈寶權、郁文哉等一起相繼翻譯出版了蘇聯圖書《蘇聯木刻》、《高爾基畫傳》、《普希金畫傳》,以及由姜椿芳、陳冰夷、葉水夫等翻譯的大眾科學叢書,介紹蘇聯社會主義的科學文化成就。他還積極參予上海的電影戲劇工作,被選為上海戲劇電影協會監事和中國文藝協會理事,協助鄭振鐸工作。他在上海愚園路的寓所成為周揚、田漢等秘密會見上海文化界進步人士的場所。
北京解放之初,為滿足廣大讀者對蘇聯和解放區圖書的渴望,彌補當時出版力量不足,經黨組織同意,他重新開辦天下出版社,出版了解放區作家趙樹理、馬烽、康濯、孫犁、楊朔等創作的一套《大眾文藝叢書》以及《蘇聯歷史》、《蘇聯地理》、《蘇聯名劇譯叢》、《莫斯科性格》和《布雷利喬夫》等劇本,並約請古希臘文專家羅念生、繆靈珠和周作人共同擔任希臘古劇的全部譯事,約請朱光潛翻譯柏拉圖的《對話集》,支持翦伯贊編寫史書等,為新中國出版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五、六十年代,他先後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研究室主任、《戲劇報》和《戲劇論叢》編委、中國戲劇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外國戲劇》主編,力促出版介紹中外古今戲劇和戲劇基礎理論的圖書刊物。著重譯載了反映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當代戲劇動向和潮流的《外國戲劇資料》,對擴大戲劇工作者的視野,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文革”中,他被誣為文藝界“四條漢子”的黑幫干將,遭受批鬥和迫害。“四人幫”粉碎後,他先後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書記處書記、中國戲劇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兼外國文藝研究所所長、話劇研究所所長,以及中國戲劇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田漢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田漢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等社會工作,以古稀之年擔任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話劇通史》主編,並承擔其中第三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話劇》等主要章節的撰寫,主持編輯了《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史料集》,主持了《田漢文集》16卷本的編輯出版工作,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部分》、《中國新文藝大系·戲劇卷》撰稿和審編等工作。1981年他代表中國戲劇界赴美國奧尼爾戲劇中心出席美國劇協會議。1986年率中國藝術科學工作者考察團赴蘇聯考察,並開展學術交流。1987年12月離職休養後,他仍在撰寫文章,指導對戲劇理論和戲劇史的研究,為中國戲劇事業發展和繁榮努力耕耘,勤奮工作。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文化部授予葛一虹文化部第一屆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獎特別獎。
葛一虹同志在七十餘年的學術生涯中,緊扣時代脈搏,潛心研究,筆耕不輟,除編書編刊外,主要著述和譯著還有:《嘉定三三》、《第三特別留置室》、多幕劇《紅纓槍》、《五四運動後中國現代話劇的創作與發展》等,翻譯了《作家與社會》、《馬克思論文學》、《列寧論文藝》,蘇聯劇本《生命在呼喊》和蘇聯小說《新時代的黎明》,與他人合譯《高爾基》(傳記),以及影劇評論和回憶文章等。他是我國早期介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論體系和莎士比亞戲劇的戲劇家、翻譯家之一,他珍藏並出版的《莎士比亞畫廊》一書於1999年獲新聞出版署舉辦的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葛一虹同志始終關心祖國的前途和中華民族的振興,為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獲得的成就歡欣鼓舞。作為跨世紀的文化老人,他治學嚴謹、學貫中西,一生孜孜以求,手不釋卷;他淡泊名利、溫文爾雅,處處體現大家風範,令人敬仰;他對青年戲劇工作者循循善誘、潛心提攜,數十年間發掘和推介了許多戲劇新人和優秀作品,贏得了幾代戲劇工作者的衷心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