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甲科

葉甲科

葉甲科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葉甲總科的一科。通稱葉甲。又稱金花蟲。是鞘翅目的大科之一。世界性分布。中國約1400種。根據陳世驤(1973年)的葉甲總科分類系統,葉甲科包括葉甲亞科(Chrysomelinae)、螢葉甲亞科(Galerucinae)、跳甲亞科(Alticinae)和鋸胸葉甲亞科(Synetinae)等4個亞科。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葉甲科葉甲科

葉甲科昆蟲的成蟲多有艷麗的金屬光澤。跗節為假4節型,實際5節,其第4節極小,隱藏於第3節的兩葉中。頭型為亞前口式,唇基不與額癒合,前部明顯分出前唇基,其前緣平直。前足基節窩橫形或錐形突出,基節窩關閉或開放。鋸胸葉甲亞科各足脛端具雙刺;前胸背板兩側無框線,其中部具數齒;頭部後頭長,複眼後緣不與前胸背板相接觸。其他三亞科各足脛端僅具1刺,前胸背板兩側具框線,頭部嵌入胸腔很深,複眼後緣與前胸背板前緣接觸。觸角細長、絲狀或近似念珠狀,一般11節,個別9或10節。葉甲亞科的觸角則著生於額的兩側,接近上顎基部,彼此相距頗遠。螢葉甲和跳甲亞科觸角著生在額的中部,位於兩複眼之間。跳甲亞科後足腿節特別粗大,具內骨骼跳器,有跳躍能力;螢葉甲亞科後足腿節細長,無跳器,不能跳躍;兩者易於區分。

葉甲科葉甲科

成蟲鞘翅一般蓋及腹端,後翅發達,有一定飛翔能力。但許多在土、石下生活的種類,後翅常退化以至消失。高山空氣稀薄,氣候寒冷,風力強勁,在這裡飛翔能力成為葉甲適應的不利因素,因而不飛翔,土棲、石棲反而成為進化的方向。因此,許多真正適應高山高原環境的葉甲,如高山葉甲屬和金葉甲屬的高山種都已失去後翅,而螢葉甲亞科的短鞘螢葉甲屬和跳甲亞科的絲跳甲屬的某些種,不僅後翅消失,鞘翅亦大為減縮,成為殘留器官。它們組成高山高原區系的特有類群。

成蟲的雌雄次特性徵比較明顯,雄蟲腹末節端緣多呈三葉狀或中央具圓形、三角形凹窩;前、中足第1跗節呈梨形膨闊。雌蟲腹端圓形拱凸,跗節正常。

幼蟲蛃型,口器咀嚼式,觸角3節,胸足3對,體表常具瘤突和毛叢。

生活習性

葉甲科葉甲科

該科成蟲和幼蟲均為植食性,取食植物的根、莖、葉、花等。許多種類對農作物、蔬菜、林木、果樹、牧草造成嚴重危害,例如世界著名的害蟲馬鈴薯甲蟲即屬本科。葉甲的寄主植物以被子植物為主,裸子植物極少。寡食類群中,葉甲的分類系統與寄主植物之間常呈現平行現象。即很多葉甲“屬”以一個或幾個近緣的植物“科”為其寄楊葉甲生範圍。例如,弗葉甲屬、圓葉甲屬以柳科植物為寄主;菜跳甲屬寄生於十字花科;潛跳甲屬橘齒跳甲屬寄生於芸香科植物;毛跳甲屬取食茄科植物;葉甲屬取食柳科和樺木科;扁葉甲屬取食胡桃科和樺木科。單食性種類中,有些已被用於生物除草。

幼蟲的生活方式相當不一致。葉甲亞科大部為裸生食葉,幼蟲老熟入土化蛹、或懸垂葉下化蛹,如核桃扁葉甲屬、葉甲屬。牡荊葉甲在寄主植物莖枝間用糞便築巢,幼蟲匿居食莖,保持葉甲總科中較原始的取食習性。角脛葉甲屬有胎生現象。螢葉甲亞科和跳甲亞科大部在土中外寄生食根,如守瓜屬、菜跳甲屬、蚤跳甲屬等。也有一些屬,如跳甲屬、毛螢葉甲屬、小螢葉甲屬、瓢螢葉甲屬裸生食葉。還有個別是潛葉蛀莖為害的。如橘潛跳甲潛葉,玉米鏇心蟲、栗凹脛跳甲蛀食苗莖基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