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道[指的是路]

萬里茶道是繼絲綢之路衰落之後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萬里茶道從中國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起,途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從伊林(現二連浩特)進入現蒙古國境內、沿阿爾泰軍台,穿越沙漠戈壁,經庫倫(現烏蘭巴托)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全程約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陸路3280公里。茶道在俄羅斯境內繼續延伸,從恰克圖經伊爾庫茨克、新西伯利亞、秋明、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幾個城市,又傳入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使茶葉之路延長到13000公里之多,成為名符其實的“萬里茶路”。2013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將18世紀的“萬里茶道”和新世紀的中俄油氣管道並稱為“世紀動脈”。2015年11月23日,張家口市火車北站、東榆林威遠台為“萬里茶道”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點。

基本信息

簡介

“萬里茶道”是一條始於十八世紀末,繁榮兩個半世紀的國際古通道。它南起中國福建武夷山,途經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穿越蒙古國,最終抵達俄羅斯聖彼得堡,全程近兩萬公里,成為18、19世紀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

歷史沿革

晉商始足

磚茶在俄國和歐洲已經培養起一個穩定而龐大的消費群體,尤其是西伯利亞一帶以肉奶為主食的遊牧民族到了“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地步,他們必須依靠飲茶來消食化膩。輸入俄國的磚茶均來自中國的南方,而經營者卻是非產茶之省的晉商。在武夷山腳下的梅古村村口有一塊石頭紀念碑“晉商萬里茶路起點”。《崇安縣誌》中記載了當時晉商武夷山採購集運茶葉的繁忙景象:“在康熙19年(公元1680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300餘艘,轉運不絕”。
山西地處中原農業地區與北方遊牧民族地區的中間地帶,據清鹹豐《汾陽縣誌》載:“晉省天寒地瘠,生物鮮少,人稠地狹,歲歲年入,不過秫麥谷豆。此外一切家常需要之物,皆從遠省販運而至”。在這種艱苦環境生存的晉商,他們以南北物資交流為主業,販運綢緞於杭州,販茶糖於漢口,販葛布於四川,販棉布於直隸。”轉而又將這些貨物“售於新疆,內外蒙及俄羅斯等地。”晉商以其雄厚的財力,靈活多變的經營之道,刻苦敢於冒險的創業精神,在長途販運貿易中,逐漸開拓和形成一些商道,貨行天下,匯通天下。其中南起閩贛鄂,經漢水晉中,北達蒙古、西伯利亞、莫斯科、聖彼得堡的國際商道,以輸出茶葉為主,故稱中俄茶葉之路。
萬里茶道全圖萬里茶道全圖

興盛時期

山西茶商們每年深入到江南產茶的省份收購茶葉,並在當地投資設廠,用木架平壓機和鐵質輪旋手搖壓機加工製作磚茶,每年僱傭成千上萬農民從事採茶及磚茶的加工,磚茶作坊成為興盛江南的手工業。起初,晉商主要採買福建武夷山的茶葉,茶市設在福建崇安的下梅鎮,運至鉛山的河口鎮,再水運經信江、鄱陽湖、九江至漢口集中再北運。
清鹹豐年間受太平天國兵火影響,茶路一度中斷數年,精明的晉商改為採運兩湖茶。以湖南的安化,臨湘的聶家市,湖北蒲圻羊樓洞,崇陽、鹹寧的茶,就地加工成茶磚,由陸水湖運至漢口集中,溯漢水(即襄河)至樊城,然後舍舟登入,改用畜馱車運,經河南唐河、社旗,從洛陽過黃河,過晉城、長治、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或從晉北的玉右殺虎口入內蒙古的歸化(今呼和浩特),再由旅蒙晉商換作駝隊在荒原沙漠中跋涉1000多公里,至中俄邊境口岸恰克圖交易。俄商們在販運至伊爾庫茲克、烏拉爾、秋明,一直通向遙遠的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清代,中俄茶葉貿易是這兩個大國的進出口貿易,中俄茶葉之路的繁榮推動了我國內地的種茶業和運輸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北方草原和俄國西伯利亞的確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隨著一條條運茶駝道的延伸,一座座城鎮在荒原崛起,歐洲的文明與中國中原的文明在這裡交匯,推動中國走向世界,中國和歐洲借這條商道交換著物質與文明。1857年馬克思在《俄國對華貿易》中說:“在恰克圖,中國人方面提供的主要商品是茶葉。俄國人方面提供的是棉織品和皮毛。以前,在恰克圖賣給俄國人的茶葉,平均每年不超過1000萬箱,但在1852年卻達到了1750000箱,買賣貨物的總價值達到1500萬美元之巨……由於這種貿易的增長,位於俄國境內的恰克圖就由一個普通的集市發展成為一個相當大的城市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1年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漢口成為新辟的通商口岸之一。俄國人以其多年與中國往來貿易的經驗特別看重漢口的茶市,1862年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陸路通商章程》,俄商們取得了在中國南方直接在茶區採購加工茶葉和由水路通商天津的權利。俄商來到漢口,開始是在鄂茶產地蒲圻(今赤壁)羊樓洞一帶招人包辦,監製磚茶。1863年至1873年在羊樓洞開設了順豐、新泰阜昌3個茶廠,為了與英商爭奪茶源,以高出英國人幾個百分點的價格收購茶葉,就地加工,再運至漢口的俄商洋行轉口出售。俄商為了與英商競爭,在1874年將3座茶廠搬遷到漢口,其中順豐茶廠設在英租界下首江灘邊。新泰茶廠設在蘭陵路口,阜昌茶廠設在南京路口,1893年又在上海路口設柏昌茶廠。順豐茶廠還在江邊辟有順豐茶樓碼頭,這是武漢三鎮第一座工廠專用碼頭。1874年,俄國茶商改用蒸汽機和水壓機製作磚茶,成為武漢地區第一批近代產業,其中泰豐茶廠是中國最早使用機器生產的外資企業之一,成為武漢近代工業的開端。受僱於俄國茶廠的工人,是武漢最早的一批近代產業工人。
1861年由漢口港出口的茶葉8萬擔,1862年為21.6萬擔,以後逐年增加。從1871年至1890年,每年出口達200萬擔以上。這期間中國出口的茶葉壟斷了世界茶葉市場的86%,而由漢口輸出的茶葉占國內茶葉出口的60%,穿梭往來的運茶船隊不斷進入漢口港,停泊茶船的碼頭從襄河(即漢水)綿延至甚家磯,長達30多華里。漢口因此被歐洲人譽為“茶葉港”。

茶道沒落

在漢口英俄茶葉商戰中,英商終於敗北,撤離漢口茶市,轉移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去開闢印度紅茶市場。俄商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資本雄厚,善於經營,他們不同與英商通過中國茶棧買進成品,經過簡裝運走,而是在茶區開莊設廠,直接向茶農收購,再經自辦茶廠加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其次,俄商採用先進的蒸汽機與水壓機制茶,產品質量高,生產效率高;其三,採用新的運茶線路,將漢茶傳統的北線陸路至恰克圖,改走江海水路,由長江的黃金水道至上海、天津,再至海參威,以後俄商又打通了漢口經上海至黑海敖得薩的海上通道,運程縮短,運費降低,利潤增加。隨著海運的擴大,由漢水北上的陸路運茶商道逐漸萎縮。1905年,橫貫西伯利亞的大鐵路全線通車,羊樓洞及漢口的茶葉,絕大部分由火車輸往俄國,往昔繁忙地由漢口至恰克圖的茶葉商道廢弛成為歷史的陳跡。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輸俄茶葉貿易日趨衰落,在漢口的幾家俄商茶廠相繼關停,其中新泰茶廠為英商接辦,易名為太平洋磚茶廠。加上當時前蘇聯政府對華茶進口採取的關稅壁壘政策的影響,俄商逐漸退出漢口茶市,由此導致了漢口茶葉貿易的急劇蕭條。另外一條原因是,19世紀末期,由於印度茶、錫蘭茶的競爭,漢口茶葉港的地位受到威脅。漢口茶市最大的買主之一英國商人轉而收購印度茶葉,因為“印英相去較近,茶價雖昂,水腳較省,故英商所舍中而就印。”俄商獨占漢口茶市半個多世紀的局面從此結束,長達兩個世紀的中俄茶葉之路終於淡出歷史舞台。

茶道線路

十七世紀

萬里茶道萬里茶道
17世紀:萬里茶道源於中國武夷山
1607年,荷蘭商人首次進口中國茶,由此歐洲海洋強國展開了“茶葉黃金”的爭奪。富有的中國晉商,利用萬里茶道沿途數百個票號、錢莊,幾乎控制了中國主要產茶區的收購、加工、儲存、運輸、銷售。不僅影響漢口、福州、九江三大中國茶市,也直接左右當時歐洲茶葉貿易市場的價格。
一般認為,萬里茶道的陸路起點為中國福建省武夷山的下梅村,沿途集納福建、江西、安徽的茶葉運至漢口;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產區的茶葉也分別匯聚漢口。茶葉在漢口加工、分裝後,經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向北運輸,在時為中俄邊境口岸的買賣城/恰克圖完成交易,然後橫跨西伯利亞,抵達俄國莫斯科、聖彼得堡,再銷往歐洲各國。茶道在當時的中國境內約5300公里,俄國境內約8000公里。

十九世紀

19世紀中葉:中俄萬里茶道源於漢口
漢口是中國三大茶葉集散中心,從18世紀的漢口、福州、九江三大集散地,演變到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國中葉的漢口、上海、福州三大集散地,漢口一直是近代中國的主要茶葉集散中心之一。是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貴州、湖北以及河南信陽等9省產茶區的茶葉重要集散地。1861年,江漢關出口紅茶8萬擔,1963年出口27萬擔。1900年漢口僅出口俄國茶葉就達39萬擔(約19500噸),占中國輸出俄國茶葉的80.9%。由於近代茶葉加工業的帶動,漢口也成為中國近代最大的桐油、牛羊皮、蛋品、腸衣、豬鬃、芝麻等農業產品加工出口中心。
1890年,俄國皇太子尼古拉(即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中國之行中踏上了漢口的土地,張之洞在晴川閣宴請了這位未來的俄國沙皇。在和張之洞的親切交談以及參加俄商新泰磚茶廠25周年的慶典上,聽取了巴諾夫對俄商在漢口的磚茶廠驕人業績即磚茶的稅收占整個俄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的匯報後,尼古拉連贊三個偉大:以漢口為起點的萬里茶道是一條偉大的茶葉之路,漢口是一個偉大的東方茶港,在漢口的俄國茶商是偉大的商人。從此“東方茶港”的美名在中外茶商中廣泛流傳開來。

文物遺存

文物分布

中國境內遺存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武夷山、福州,江西省鉛山、九江,湖南省安化,湖北省武漢、赤壁、襄陽,河南省南陽、洛陽、焦作,山西省晉城、長治、晉中,河北省張家口,內蒙古呼和浩特、二連浩特等;
俄羅斯境內遺存主要分布在:恰克圖、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葉卡捷琳堡、喀山、下諾夫哥羅德、莫斯科、聖彼得堡等。

文物建築

鄒氏家祠
下梅鄒氏在與晉商經營武夷茶葉獲得巨大利潤後,耗巨資建成的創業豐碑。
雄踞於村落中心的標誌性建築。鄒氏原藉江西南豐,公元1694年,鄒元老帶著他的兒子們入閩,來到下梅村擇居創業。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鄒氏才發展為閩北有名的商賈。
大義橋
又名北門橋、思政橋、萬安橋,是九孔半圓石拱橋,全長193米,面寬6米。
該橋全部為麻石結構,造型古樸,結構堅實。建國前鉛山縣是福建北部進入贛、浙的的通道上極其重要的咽喉要衝。這座橋承載過當時的各式機動車輛。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才退役。仍通行機車及行人。全橋結構嚴謹,遠觀此橋,鵝峰拱秀,橫架南北,雄渾古樸。
新泰洋行
近百年前俄租界的俄商“新泰洋行”舊址,保留有古老的磚牆、門洞、木樑等。
社旗山陝會館
位於鎮中心,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至光緒十八年(1756-1892年),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會館,占地7700多平方米。建築裝飾精美,無木不雕,無石不刻,有“中國石刻藝術的博物館”之稱。三層古戲樓,全國僅存三座。5萬餘斤鐵旗桿,名揚全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賒店古鎮便是這條通道上“北走汴洛、南船北馬、總集百貨”的中轉站。據史料記載,到了清乾隆年間,賒店鎮已發展成為長三里闊四里的繁華巨鎮,聚集著20多家騾馬店、40多家過載行、500多家商號,聚居與流動人口達13萬之多。
潞澤會館
潞澤會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老城東關新街南頭。俗稱東會館。原為山西潞安府(今長治)、澤州府(今晉城)商人所建,是當時潞安府、澤州府在洛陽商人聚會之所。現存有舞樓及東西配房、鐘鼓樓、大殿及東西配房、後樓及東西廂房等建築,多為清代建築遺存。另有石獅兩對,古碑石數通等,四周有圍牆。現為洛陽民俗博物館。
孟津古渡口
位於河南省孟津縣會盟鎮扣馬村黃河岸邊。明清時期,這裡是南方茶葉北運渡口。因黃河歷次泛濫改道,古渡口遺蹟已無存。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古渡口大致位置,立有“孟津黃河文化長廊”、“孟津八景”和“孟津古渡”三塊碑文,東邊不遠處可見黃河中下游分界標誌。
羊腸坂
太行山南端古道,原長20公里,現大部為207國道覆蓋,完好保存的有2公里。河南、山西兩省交界附近,石壁上有“羊腸坂”三字石刻。題款已模糊,依稀可辨認“同治初元季夏”、“翁同龢題”字樣。
碗子城
位於羊腸坂河南、山西兩省的道上交界,為明清時茶葉進入山西的重要收稅關口。原為軍事用途,初建於初唐,面積約300平方米。
如今的碗子城,山石所砌之城堡完整,主體為清鹹豐年間修建。
攔車村
位於晉城市南端,緊連晉洛複線,距晉城37.7公里。
有長1.5公里、寬6米的古街,兩邊多為明清時客棧,以抬梁式木架構兩層店鋪居多。北門外有光緒十九年(1893年)“攔車鎮”三字碑刻。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協作體

起源

2013年9月10日,第二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落幕。中蒙俄三國共簽署十餘項協定,並共同發起將“萬里茶道”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倡議。
二連浩特市市長包崇明說,本屆峰會共有來自中蒙俄萬里茶道沿線31個城市的代表參加了市長圓桌會議,達成“萬里茶道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共識,共同倡議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簽署《萬里茶道共同申遺倡儀書》。
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常克仁表示,“萬里茶道”是中蒙俄三國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三國要繼續加深合作,深入挖掘萬里茶道所蘊藏的經貿、文化、旅遊等豐富內涵,傳承茶道文明。
萬里茶道申遺成功後,中國古代東西、南北水陸大動脈絲綢之路、大運河、萬里茶道都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綜述

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英文名稱:TheTeaRoad(China)Cooperative(簡稱:TRC)。協作體的發起及主管單位為中華文化促進會。
萬里茶道是繼絲綢之路衰落之後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它南起中國福建武夷山,途經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穿越蒙古國,最終抵達俄羅斯聖彼得堡,全程近兩萬公里,成為18、19世紀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2013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將18世紀的“萬里茶道”和新世紀的中俄油氣管道並稱為“世紀動脈”。
2014年3月25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發起的“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於北京正式成立。
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的宗旨為依託萬里茶道文化遺產,整合多種資源,促進國際交流,以文化復興促進企業和城市的發展。協作體五大工作:一是以茶文化為載體,挖掘萬里茶道的資源和價值,繼續開拓這條承載著國際間友誼的道路;二是支持專家學者對萬里茶道的考證、梳理和研究工作,將萬里茶道在當下的價值予以最大化;三是探討茶文化對沿線城市形成的影響,推動沿線各城市乃至區域在國際化舞台上的城市形象行銷;四是發揮中國茶葉大國優勢,以平台的強大效力推動茶企進行文化整合,促進中國整體茶產業的跨越升級;五是打造萬里茶道媒體聯盟,為成員單位提供大型媒介推廣平台。
協作體的常設機構為秘書處,秘書處行使聯絡、組織、協調、交流、服務的基本職能。協作體的基本成員單位為個人及註冊於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文化產業學術研究機構、企業和專業社團等。

大事記

2014年3月25日,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在北京雍和藝術館成立。
2014年8月21日-25日,配合習近平主席訪蒙,在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承辦“從北京到烏蘭巴托”萬里茶道文化藝術展演活動;並與蒙古和平友好組織訂立友好合作關係。
2014年11月15日-17日,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在福建武夷山市舉行。
2014年11月16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蒙古和平友好組織、俄羅斯戰略投資基金正式簽約萬里茶道(國際)協作體。
2014年11月19日-23日,在澳大利亞G20峰會期間舉辦中國茶文化藝術展。中央電視台播出5分鐘新聞。
2014年12月17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協辦的“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2014年12月27日,萬里茶道(中國)協作體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在山西大德晉茶文化研究院掛牌成立。
2015年1月4日,與東南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人文旅行真人秀節目《茶道真兄弟》,在東南衛視隆重播出。
2015年4月20日,“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在福建平潭啟航,將途經七國,到達義大利參加世博會。東南衛視全程直播。
2015年5月28日,萬里茶道(國際)協作體2015六安會議在安徽六安舉行。
2015年5月29日-6月1日,參加在印尼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南亞民間高端對話會”,並主辦“中國茶文化藝術展”。

聯合申遺

申遺倡議

2013年9月10日,第二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落幕。中蒙俄三國共簽署十餘項協定,並共同發起申遺倡議。此屆峰會上,來自中蒙俄萬里茶道沿線31個城市的代表參加了市長圓桌會議,就城市發展、城市間相互合作、發展共贏等方面簽署了《萬里茶道沿線城市旅遊合作協定》;同時,三國達成“萬里茶道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共識,共同倡議申遺,並簽署《萬里茶道共同申遺倡議書》。

武漢共識

2014年10月25日在武漢舉辦的“中俄萬里茶道城市市長高峰論壇”上,“萬里茶道”中俄兩國沿線城市市長、代表共同簽署了《中俄萬里茶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武漢共識》。
根據《武漢共識》,中俄雙方將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保護世界遺產公約,在“萬里茶道”上的歷史遺蹟保護、歷史資料收集、智慧財產權保護及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等方面展開合作。

武夷山宣言

2014年11月16日“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武夷山)中蒙俄市長峰會國際聯盟城市市長圓桌會議在武夷山舉行,來自中蒙俄三國50個沿線城市聯合簽署了《“萬里茶道”國際聯盟城市合作武夷山宣言》,推動“萬里茶道”共同申遺。
根據該宣言,50個沿線城市將以“萬里茶道”為紐帶,本著“文化傳承、經濟合作、共贏發展”的聯盟要義,開展文化、旅遊、經貿等多領域交流合作,實現城市互動、信息互通、資源互享、品牌互推、利益互惠;全力做好茶道上歷史文化遺存的挖掘與保護,推進“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武漢牽頭

2015年3月28日,八省一市“萬里茶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推進會”在漢舉行,正式明確湖北省為萬里茶道申遺的牽頭省份,武漢市為牽頭城市。茶馬古道、萬里茶道、蜀道的保護與展示(其中茶馬古道和蜀道已被列入國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已列入國家文物局2015年重點工作。
會上還初步確定了武漢市、赤壁市、武夷山市等28個萬里茶道申遺節點城市,專家們同時制定了“萬里茶道文化遺產資源(含節點城市)認定標準(討論稿)”。2015年,八省一市將完成萬里茶道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啟動其保護與研究。今後還將適時開展中俄蒙之間的國際文化遺產保護交流。

第一鎮

位於閩交界地的江西鉛山河口鎮被譽為“萬里茶路”第一鎮。
2013年9月15日,來自閩、贛、湘、鄂、豫、晉、冀、蒙等8省、區的專家學者,齊聚“中俄萬里茶路”水陸樞紐之地——河南賒店古鎮,共商“中俄萬里茶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大計。
大會提出將比照大運河、絲綢之路等線型文化遺產保護的辦法和措施,共同制定“中俄萬里茶路”的保護規劃和保護措施。並商定2013年11月,將由福建省文物局牽頭,召集沿線八省(自治區)文物局齊聚福州,商議將“萬里茶路”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史料記載

據《武漢近代經濟史料》記載:“磚茶一項,幾為俄國惟一市場”。“漢口之茶磚製造所,其數凡六,皆協同俄國官民所設立者,其旺盛足以雄視全漢口”。之後半個多世紀裡,漢口俄國茶葉貿易公司多達數十家,一時之間,“漢口煙筒林立者,即俄商以機器制茶之屋也”。其中順豐、新泰、阜昌、源泰四家財勢最大,被稱漢口“四大俄商洋行”,一共擁有蒸氣動力磚茶機十五部,茶餅壓機七部,僱傭工人共8900人,他們將在漢口壓制的青磚、米磚、花磚等各式磚茶遠銷國外,磚茶出口貿易日益興旺,躍居全國首位,使漢口成為中國近代磚茶工業的誕生地,成為世界磚茶之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