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個人簡介1979年以來,發表學術著作19部,其中個人獨著5部、二人合作(個人為第一作者)專著4部、主編教材和教參10部、參與撰寫的專著10餘部。同時,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上海《學術月刊》、《浙江大學學報(社科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校學報文摘》、《哲學動態》、《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文匯報》等報刊摘要或全文轉載、複印的有60餘篇。論著論文合計字數約500多萬字,對促進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法學和鄧小平理論研究的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特別是關於政治哲學、法理學及民主、自由、文明理論的研究具有較強的開拓和創新性,並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主要獲獎成果1.專著《政治哲學》獲浙江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專著《民主哲學》獲浙江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專著《歷史哲學論綱》獲浙江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專著《法理學》獲浙江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論文《論社會全面進步》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6.主編教材《鄧小平理論概論》獲國家教育部“全國高校‘兩課’優秀教材獎”。
7.論文題目 刊物名稱 v 《試論民主生活不正常的根源》* 《哲學研究》 1979.2
v 《試論中國無產階級的歷史特徵--兼與中國現代史研究的一種傳統觀點商榷》 《青海社會科學》 1981.2
v 《正確認識領袖的作用》* 《青海日報》 1982.1
v 《馬克思主義自由論初探》* 《青海社會科學》 1982.3
v 《科學地把握人的實踐的能動性》* 《青海日報》 1982.7
v 《簡述竺可楨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浙江學刊》 1983.1
v 《孟軻民主思想新探》 《青海社會科學》 1983.1
v 《法的共同性初探》* 《社會科學》 1983.9
v 《略論人的價值》* 《教育與理論研究》 1984.1
v 《法的階級性、共同性的再探索:兼與田培炎、沈國明同志商榷》* 《社會科學》 1984.5
v 《簡論法對社會的控制和管理》* 《社會科學》 1985.3
v 《略論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法律思想》 《青海社會科學》 1985.6
v 《三論法的共同性:兼答尤俊意、徐牧二同志》* 《社會科學》 1985.7
v 《傳統法學的改革與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發展》* 《社會科學》 1986.4
v 《簡論法律與道德的同異關係》* 《浙江學刊》 1986.5
v 《外在自由、內在自由及其統一》* 《浙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7.1
v 《法與認識論:兼論法的共同性、繼承性》* 《寧波師院學報:社科版》 1987.1
v 《略論政治哲學》* 《政治學研究》 1987.3
v 《科學地把握人的實踐的能動性》* 《科學論文報告會:社科專輯》 1987.4
v 《自由的科學規定及邏輯結構》* 《探索》 1987.5
v 《論法的主體性及歷史發展》* 《學術月刊》 1987.9
v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作用新探》* 《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8.1
v 《社會主義民主的哲學反思》 《浙江大學學報》 1988.1
v 《從認識論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特徵》* 《成都市委黨校學報》 1988.3
v 《略論社會主義史前思想》*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1989.1
v 《先秦法理思想略論》* 《寧波師院學報:社科版》 1989.1
v 《社會三形態及民主的歷史發展》 《學術月刊》 1989.1 《“社會契約論”新論》 《政治學研究》 1989.11 《論中國傳統的自由觀》* 《青海社會科學》 1989.3
v 《論人的主體性與民主的三維結構》* 《學術月刊》 1989.8
v 《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化的再思考》 《浙江大學學報》 1990.1
v 《歷史哲學論綱》* 《青海社會科學》 1990.2
v 《論馬克思主義民主觀》* 《寧波師院學報:社科版》 1990.4
v 《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浙江社會科學》 1991.1
v 《關於平等的哲學思考》 《浙江大學學報》 1991.1
v 《西方政治思想邏輯考評》* 《寧波師院學報》 1991.3
v 《新世界觀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檔案:讀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理論教育與研究》 1991.4 《馬克思社會歷史進程理論考評》* 《蘇州大學學報》 1991.4
v 《歷史、歷史事實、歷史學》 《浙江大學學報》 1992.1 《
v 論西方歷史哲學的邏輯演變》* 《浙江學刊》 1992.5
v 《人的活動和主、客觀的分化》* 《浙江社會科學》 1992.5
v 《論歷史主體》 《浙江大學學報》 1993.1
v 《論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寧波師院學報》 1993.2
v 《對傳統法哲學的超越》* 《浙江社會科學》
1993.5
v 《困惑心態的理性重建:評《當代大學生道德理想論》》* 《中國圖書評論》 1993.6
v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簡論》 《浙江大學學報》 1994
v 《中國的自由傳統與現時代》 《中華人文》1994.1
v 《政治新論》* 《蘇州大學學報》 1994.4
v 《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體系結構》
v 《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1994.4
v 《走向新世紀》 《浙江社會科學》 1995.1
v 《權力和政治權力的一般考察》* 《浙江社會科學》 1995.2
v 《論社會全面進步》* 《浙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5.4
v 《走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些理論誤區》* 《寧波師院學報》社科版 1995.4
v 《論社會全面進步》* 《浙江大學學報》 1995.4
v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學習與思考》 1996.12
v 《改革三題》* 《學習與思考》 1996.3
v 《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精品佳作:讀雷雲專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基本問題>》* 《浙江社會科學》 1996.3
v 《關於法哲學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 《浙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6.4
v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辨證唯物論:劃清辯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形上學的界限》《浙江日報》 1996.5
v 《利益分化與政治穩定》* 《浙江社會科學》 1996.6
v 《論社會全面進步》* 《浙江日報》 1996.6
v 《論社會全面發展》* 《人民日報》 1996.7
v 《論提高全黨全民族的理論素質》* 《浙江社會科學》 1997.6
v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規律探要》* 《光明日報(理論版)》 1998.11
v 《面向21世紀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浙江大學學報》 1998.4
v 《關於申報規劃課題的幾點思考》* 《浙江社會科學》 1998.6
v 《權力的哲學反思》* 《寧波大學學報》 1999.3
v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規律探要》 《浙江學刊》 1999.3
v 《馬克思主義自由體系中的政治自由思想》* 《浙江社會科學》 1999.4
v 《馬克思主義的民主的科學形態》* 《浙江學刊》 1999.6
v 《社會契約思想的哲學審視》 《浙江大學學報》 2000.2
v 《法制觀念的邏輯梳理》 《浙江學刊》 2000.2
v 《學者視角中的文化大省建設》* 《浙江學刊》 2000.3
v 《公平概念的歷史發展及當代意義》 《浙江社會科學》 2000.4
v 《深化鄧小平理論學習的基本思路》 《浙江學刊》 2001.2
v 《邁入21世紀的中國社會科學》 《浙江社會科學》 2001.3
v 《關於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幾點思考》 《浙江學刊》 2002.2
v 《中國皮書的發展及其意義--以<浙江藍皮書>為個案》 《浙江學刊》 2002.5
v 《開創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浙江學刊》 2003.1
v 《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創新》 《高校理論戰線》 2003.6
v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黨深化“三大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 《學習出版社》 2003.9
8.專著、教材、編著 出版社 獲獎情況
v 論社會主義民主(二人合著,排名第一) 北京民眾出版社 1980年版
v 論社會主義自由(獨著) 北京民眾出版社 1982年版
v 浙江省教委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論社會主義文明(獨著) 北京民眾出版社 1986年版
v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概論(合著,排名第二)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v 浙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馬克思主義原理(上)哲學原理(排名第一)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87年版
v 法理學(獨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88年版
v 浙江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1)
v 馬克思主義原理--社會主義論(合著,排名第一)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88年版
v 馬克思主義原理(合著,排名第一)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0年版
v 歷史哲學論綱(獨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2年版
v 浙江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困惑與思考(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2年版
v 現代哲學教程(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3年版
v 民主哲學(二人合著,排名第一)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v 浙江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7)
v 政治哲學(獨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6年版
v 浙江省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
v 馬克思主義哲學新教程(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6年版
v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主編)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v 浙江省社科界鄧小平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浙江省首屆重點教材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參與)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v 浙江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馬列經典著作研讀札記(二人合著,排名第一) 浙江大學出版社 1998年版
v 鄧小平理論教程(主編)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v 教育部全國優秀教材 政治觀概論(二人合著,排名第一)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v 鄧小平理論教程(主編)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v 教育部全國優秀教材 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與實踐(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v 從政以德執政為民(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v 浙江藍皮書(四本)(著作) 杭州出版社 2002年版
v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著作)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v 浙江文化名人傳記(十卷)(著作)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v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黨深化“三大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 2003.9
v 全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優秀入選論文獎,全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創新 2003.12
v 第五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一等獎
3.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1964年生。現任 上海交通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5年7月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現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系,1988年7月於同校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此後留校擔任助教,1990年升任講師。1993年10月獲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本大阪大學留學,並於1997年3月獲得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4月至2001年5月在大阪大學擔任Assistant Professor。2001年6月至2003年1月就職於日本三菱化學株式會社橫浜綜合研究所。2003年2月起受聘於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3年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及第五期“上海市引進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專項資金”等資助 。
4.南昌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組成員
中共黨員,畢業於江西醫學院醫療本科,曾任南昌市三甲醫院急診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南昌分會內科學會第三屆常委,江西省醫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第三屆、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江西省院前急救專業委員會委員,南昌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組成員。長期從事醫療、科研工作,專長心血管內科,具有堅實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及相關知識,臨床經驗豐富。了解國內外醫學發展動態,不斷吸取新知識,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較益。於1994年5月至1996年8月作為中國心血管內科專家由國家衛生部選派赴突尼西亞共和國工作。主持的科研課題《選擇性經皮冠狀動脈造影術》榮獲南昌市一九九六年科技進步獎。撰寫了《採用肝素等綜合治療急性心肌梗塞54例療效觀察》等科研論文多篇,發表在國家級及省、市級醫學專業期刊、雜誌上。業績和 成就已入編《中國世紀專家》叢書。
在日本期間,主要從事不對稱催化、藥物合成以及表面活性劑等領域的研究工作。與人合作在 J. Am. Chem. Soc. , J. Org. Chem. 等雜誌上共發表論文30餘篇,現總共被SCI他人引用400餘次。
目前的研究方向:
(1)新型手性配體的開發
(2)高效不對稱催化反應的開發
(3)藥物及其中間體的高效合成方法的開發
(4)新型藥物的開發
所獲獎項:
(1)1988年度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優秀論文獎
(2)1990年度華東化工學院先進工作者二等獎
(3)1991年度華東化工學院先進工作者二等獎
(4)1995年中國專利局“中國專利十年成就展”銀獎
(5)1993.10~1997.3日本政府獎學金
(6)2001年度日本油脂工業會館獎(優秀論文獎)
自1996年以來發表的主要文章情況
publication List (from 1996)
1.Oxazolinylferrocene Ligands for th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Benzaldehyde: Effects of the Symmetry and the Substituent on the Oxazoline Ring of the Ligands on Asymmetric Catalysis.?± Wanbin Zhang , Hidefumi Yoshinaga, Yoshitane Imai,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Synlett , 2000 (10), 1512-1514.
2.Novel Chiral Bisoxazoline Ligands with a Biphenyl Backbone: Preparation, Complex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s.?± Yoshitane Imai,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2000 , 65 (11), 3326-3333.
3.Novel C 2 -Symmetric Chiral Oxazolinyl Biaryl Ligands Bearing a hydroxyl Group.?± Yoshitane Imai, Shigeaki Matsuo, Wanbin Zhang ,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Synlett , 2000 (2), 239-241.
4. C 2 -Symmetric Diphosphine Ligands with only the Planar Chirality of Ferrocene for the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Wanbin Zhang , Takashi Shimanuki,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1999 , 64 (17), 6247-6251.
5.Novel Axial Chiral Sulfur-Oxazoline Ligands with a Biphenyl Backbone.?± Yoshitane Imai,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Synlett , 1999 (8), 1319-1321.
6.Perfect Control of Diastereomeric Complexation of C 2 -Symmetric Chiral 1,1"-Bis(oxazolinyl)- ferrocene Ligands.?± Yoshitane Imai,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Chemistry Letters , 1999 (3), 243-244.
7.Achiral and Planar Chiral Ferrocene Diols: Preparation and Complexation with Titanium(IV).?± Wanbin Zhang , Yoh-ichi Yoneda,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 1999 , 574 (1), 19-23.
8.Novel Chiral P,N-Ferrocene Ligands in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s.?± Wanbin Zhang , Yoh-ichi Yoneda,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Asymmetry , 1998 , 9 (19), 3371-3380.
9.Diphenylphosphinooxazoline Ligands with a Chiral Binaphthyl Backbone for Pd-Catalyzed Allylic Alkylation.?± Yoshitane Imai,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Letters , 1998 , 39 (24), 4343-4346.
10.Novel Axial Chiral Catalyst Derived from Biphenyl Ligands Bearing only Two ortho -Substituents.?± Yoshitane Imai,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Letters , 1997 , 38 (15), 2681-2684.
11.Novel C 2 -Symmetric Chiral Bisoxazoline Ligands in rhodium(I)-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silylation.?± Yoshitane Imai,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Asymmetry , 1996 , 7 (8), 2453-2462.
12.Novel C 2 -Symmetric Diphosphine Ligand with only the Planar Chirality of Ferrocene.?± Wanbin Zhang , Toshiyuki Kida, Yohji Nakatsuji,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Letters , 1996 , 37 (44), 7995-7998.
13.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P,N-Chelation of Ferrocene Ligands for Palladium- 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Substitution.?± Wanbin Zhang , Toshikazu Hirao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Letters , 1996 , 37 (26), 4545-4548.
14.Highly Diastereoselective ortho -Lithiation of 1,1"-Bis(oxazolinyl)ferrocene Directed to C 2 -Symmetric Chiral Ligands.?± Wanbin Zhang , Yoichi Adachi, Toshikazu Hirao, and Isao Ikeda, Tetrahedron: Asymmetry , 1996 , 7 (2), 451-460
5.哈爾濱市第四醫院主任醫師
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1962.4.13出生。
學術地位:黑龍江省醫學會急診急診救分會、委員;哈爾濱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哈爾濱市人事局勞動能力鑑定專家組成員
主要專長:對心腦血管病的急重症如各種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危象,冠心病心絞痛心力哀竭、心肌梗死、猝死肺心病乮,肺性腦病、急性腦血管意外以及各種食物、毒物、藥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方面的搶救。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急性搶救病人的溶栓及抗凝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在心臟電生理檢查及治療,人工心臟起搏器的置入及程控,冠狀動脈介入性診斷及治療(PCI)等最新的介入性診療技術方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業務水平曾獲哈爾濱市科委科技成果獎一項。哈爾濱市衛生局新技術套用獎一次。發表論文二十餘篇論著一部。
醫生成就
曾獲哈爾濱市科委科技成果獎一項哈爾濱市衛生局新技術套用獎一次。事渢詬貹镟藈鴈發表論文二十餘篇。論著一部。
6.文成縣旅遊局副局長
男,1965年11月出生,大專學歷,文成縣南田鎮黨委副書記兼縣旅遊局副局長。
憑著專注和實幹,領頭打造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領銜提出議案、建議10多件,其中要求兌現旅遊行業發展補助經費、要求落實珊溪飲用水源保護措施等建議,成為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的建議,先後爭取到省、市建設資金補助450萬元,保證了一些重點建設項目的落實。他在市人代會期間積極發言,先後作了《加強森林風景資源保護,促進旅遊事業健康發展》、《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整合重點景區旅遊資源》的專題發言,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7.西華師範大學教授
(1955— )男,漢族,四川閬中人。教授,碩士生導師,校黨委副書記。
主要擔任思想品德、美育等課程,並開設影視藝術選修課。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青年美育、素質教育暨影視文化教學研究。先後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著作(含工具書)8部(本)。曾參與編輯《當代中國百科大辭典》(1991),參與編撰《巴蜀文化大典·民俗卷》(1998)任該卷主編;參與編撰《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2001)。編輯電視專題片5集。較有影響的論文:《試論大學生自我意識與自我教育》(1984)、《中國高校美育現狀考察與前瞻思維略論》(1995)、《巴蜀民俗文化略論》(1997)、《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魅力與美育價值研究》(2000)、《高校素質教育態勢略論》(2001)、《高師素質教育管理系統相關層面有效性研究》(2002)、《西部高校文化藝術素質教育現狀考察與對策研究》(2003)、《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特性與美育功能初探》(2005)等。目前在研課題:《高校網路多媒體影視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西部高校校園文化與和諧校園建設研究》等。
8.革命烈士
泥水工人出身。1930年,在景德鎮參加革命。在紅十軍八十二團三營七連,任排長。參加攻打橫峯縣葛源附近的偽保衛團。同年,又在上饒參加與敵軍五十五師作戰,之後轉戰樂平縣鳴山鄉、餘干縣、橫峯縣葛源等地。1931年,在福建崇安縣作戰中,進攻浦城,繳獲敵軍迫擊炮2門,步槍300餘枝,機槍3挺,勝利回到葛源。1932年敵軍二十一師運軍火到上饒,經過橫峯縣黃沙港,他參加了阻擊戰,繳獲了戰利品,俘虜敵軍400餘人。後又參加攻擊鉛山縣河口赤石街茶號,繳獲銀元等物。同年,在貴溪縣夏坊與敵軍五十五師作戰,不幸中彈身負重傷,在後方醫院治療三個星期無效,光榮犧牲。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性別:男
職稱:副研究員
學歷:研究生
研究方向:
環境分子毒理學。
簡介:
199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於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與衛生工程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之後進入美國田納西大學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畢業後于田納西大學比較醫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年進入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要從事重金屬鈾的環境毒理與健康效應研究、多環芳香烴類物質的分子毒理機制和結構與活性(SAR)研究。以基因晶片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系統研究環境污染物與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機制。主要工作內容包括:1)闡明貧鈾的潛在健康效應及其分子作用機制,為貧鈾的環境風險評價和戰場生物防護提供重要的依據;2)構建多環芳香烴類物質的結構與活性關係;3)驗證基因表達譜晶片在結構與活性研究中的適用性,並構建了污染物基因指紋模型,有利於混合環境污染物的分類、識別;4)探討環境納米材料的毒理學效應和機制,研究這些污染物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的毒理學行為。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主持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青年人才領域前沿項目“用基因晶片的方法研究碳納米管的免疫毒性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工作。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單壁碳納米管的免疫毒理和基因組學分子機制研究”。
3. 參與863計畫“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特徵污染物實驗室檢測技術系統”課題,並承擔“應急監測的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儀器和螢光免疫感測器”課題研究開發任務。
4. 參與“973”項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毒性效應與控制技術原理”中PBDE和PFC的毒性效應與分子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