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譜系
一代李秉霄(號李二鉤,人稱二鉤爺,清乾隆年間小赤山史家河人)
二代 趙 珠(字啟祿,清嘉慶年間萊陽大赤山人)
三代 梁學香(1810_1905,字書圃,清道光年間發城鄉榆山夼人)
四代姜化龍(1855-1924字雲生,萊陽黃金溝人)
五代宋子德(1855-?,字耀坤。萊陽趙格莊人)
六代王玉山(1892-1976,字珍,萊陽崔疃人) 崔壽山(萊陽諸路人) 臧玉山(萊西仙洞人)
七代王元亮(1926,6,2——2002,12,6,萊陽催疃人) 王元乾
八代劉美傑(山東萊陽逍各莊人,祖籍龍旺莊鎮廟西村)李飛林(萊陽市崔疃人)
太極螳螂拳簡介
崔公壽山所著《太極螳螂拳譜》之《敘言》中寫道:“拳勇有內外之稱,外家起於少林,搏人為主,人亦得而乘之;內家則以靜制動,犯者應手輒撲,其術蓋傳之張三豐。宋藝祖馬上得天下,技藝絕一時,然得自外家,其長拳獨稱最,以與螳螂較,則不如遠甚。明嘉靖年間,朝廷邊疆多事,招勇敢,晉李通應募,為第一,其武術十八事皆能,然亦得之外家也。滿清定舉,文武兩途,鹹以科舉取士,而武術遂為之一振。時海邑有附貢生李公文學士也,赴秋國不第,拋卻毛錐子,匿跡林泉,其所與交遊者,邂逅一時俠客,公得異人傳,能取內外兩家之長而兼之,獨與螳螂之術。得其精粹,然志在雲遊,不欲以姓名示人,人以故莫以識之。得其術者,惟趙公諱珠,趙傳之梁諱學香,梁傳之姜諱化龍,姜傳之我師宋先生子德諱耀坤。道派淵源,去今已百餘年矣。先生以傳授有自,深虞發墜,遂以是傳之彭年諸同學,不敏未辜負我師子德先生之望,然與諸同學砥礪切磋,願以得之先生者,後傳之,慕先生之道者,則年之志也,茲恐或忘,故志之以自勵雲。萊邑後學壽山崔彭年謹志,”
史書記載
而據《萊陽縣誌》所載,明末清初人李秉霄通醫理,有俠心義膽,有盜病死,典獄出之,被席捲扔於野,秉霄路遇,號其脈為假死,買藥飲之,汗出而蘇,盜感其恩,傳螳螂藝於李,藝成而不復至,不知何蹤。這就是有資料可查的萊陽第一代螳螂拳傳人,李師好清靜,與其交往者皆一時俠客,晚年匿跡林泉,得其藝者唯趙公諱珠,趙珠傳梁師學香,學香傳姜師化龍,化龍傳宋師子德,子德傳王師玉山,崔師壽山,臧師玉山,是為“萊陽三山”。
萊陽三山
“萊陽三山”是宋子德老師的弟子,在一個拳坊中,有兩個“玉山”,多有不便,宋師改臧玉山為臧玉東,所以世人誤以為李崑山前輩是“三山”之一,而李崑山是姜化龍老師的弟子,在此特辯之。“三山”之名來源於宋師開拳坊時,而並非“萊陽國術館”以及“國術大考”之後。王元亮老師在日曾一再言明,此真三山也。王師傳其次子元亮,元亮傳我師劉美傑至今已歷八代。
形成發展
此拳據傳發源於明末清初年間(也有南北朝梁武帝時一說),一名叫王郎的武術家訪友比武失敗後,一次偶然機會看到螳螂捕蟬靈巧而又激烈的情形,有所啟發,創立了初期的螳螂拳。編創出“崩補”和“八肘”兩套學,並取名“螳螂十八湊”。
王郎善於吸取別家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他把“太極拳”、“通背拳”、“狸拳”等的精華,融進“螳螂十八湊”。使它在技擊手法、功路和發勁上不斷改進。因此,他活動起來陰陽分叫,上、下肢時時轉動劃弧,還具太極拳的特點。上肢上下轉動,四面環繞,手的招式象朵朵“梅花”,發勁時“張如弓”,發勁結束和靜止時“縮如球”,兼有蛻簿活動之長,所以後來又改名為“太極梅花螳螂拳”,後人也稱為“太極梅花”,也有人簡稱為“梅花螳螂”,實際上都是指的同一種拳術。
主要流派
螳螂拳主要流傳於山東膠東各地。主要流派有“七星”、“梅花”、“六合”三大派。七星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在動作的組合結構上更為相近。這兩種螳螂拳的許多套路名稱,動作組合,攻防辦法等方面都大同小異。七星螳螂拳又名羅漢螳螂拳。“梅花”名主要來自梅花螳螂拳講究出手成撮,多以幾招連貫為伍,強調招招相連、一招三變、以活為上,遇回為高,加之步法的靈活變換好比朵朵梅花迎雪開。由於勁法上講究“順勁、巧勁、柔勁”,較比七星螳螂拳在剛柔相濟等方面更為深化些,所以有人稱梅花螳螂拳。
少林螳螂拳是少林寺正宗拳法之一,屬於象形拳,講究臂肘出擊靈活,變化多端,動作敏捷,剛柔相間。集技擊與修身於一體,活學活用,配合實戰教學,攻防自如,實用性更強!其主要流派如下:①七星螳螂拳(又名羅漢螳螂)。這一流派的基本架勢以“七星步”作基礎,勁力剛脆,橫裹,直撞。練功分 3部分:其一為基本功,包括腰、腿、肩功、站樁、拍打功等;其二為套路技術,包括小組合與套路,套路有插捶、翻車、蹦步、攔截、摘盔、雙插花、十八梭、銼鋼、 柔靈、摘要 、螳螂九轉十八跌、白猿出洞、偷桃、獻果、入洞、拆手拍按等;其三是拆練,包括碰樁、踢打沙袋、排練周身十二捶、散打等。②梅花螳螂拳(又名太極螳螂)。講究出手成撮,招招相連,一招三變,以活為上,迂迴為主。魚鱗步靈活變化,恰似朵朵梅花。勁法上講究順勁、巧勁、柔勁。練功內容和七星螳螂拳大體相似。套路有翻車、蹦步、攔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傳技、摘要等。③六合螳螂拳(又名馬猴螳螂)。與前兩種流派差異較大,動作、勁法更傾向於柔。六合螳螂主要吸取了一些拳論中所載的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要領,強調以“意變”導“形變”,意會身隨,以人之勁為勁,引進落空,要求活似機輪,圓似鋼球,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勁力分剛、柔、 明、暗、 滑五勁。
來歷和釋義
《太極螳螂拳》來由於宋子德老師。宋師有感於習練“螳螂拳”者良莠不齊,更有甚者一知半解而改古傳宗法,特加“太極”二字以區別之。“太極螳螂拳”釋義有三: 一是指他的原傳性, 二是指該拳是由《周易》中的陰陽虛實變化演化而來, 三是指該拳練成所走勁力,能達到渾然氣,渾然力,渾然一太極的境界。宋子德,人稱宋二爺,在家排行老二,其大哥是“大地主”棲霞“牟二黑”的女婿,家產過百萬。宋師聰明絕頂,幼習地功拳和太祖長拳。與螳螂藝較敗北,遂有習螳螂藝之心,然沒有門徑,不得通融於梁學香老師。時梁師之外甥姜化龍與宋師交好,宋師提出願出資讓其學習螳螂藝,並講好所學不得保留再傳給宋師。姜師於是一邊學習一邊傳授,歷盡萬苦,才盡得真傳。梁師所傳,除《亂接》和《巴肘》是套路外,其餘皆為單操手,時稱“拳中摘要”。宋師舉一反三,將單操手依據在不同體位的變化,化為365手,最終形成了今天的6段《摘要》套路。由於《巴肘》中“太極體”上身太慢,習練者大多不得要領,宋師又創編了《崩補》套路,以作為習《巴肘》之過渡。
太極螳螂拳特點
內外兩家之長
太極螳螂拳,外界不知者多認為是太極與螳螂的累加。螳螂藝傳至今,大多走了外家的路子,殊不知,螳螂拳是取內外兩家之長,得而兼之。何為內家?內家拳傳人王征南《墓志銘》中寫道:“范者應手輒撲”也就是講究後發制人,拿跌為主,練功方法上主張由松入緊,所出勁法為一觸即發的彈力,螳螂藝發展演化至宋子德一代,得到了宋師的完善,並將一脈相傳的螳螂藝與其他宗法分開,取名為《太極螳螂拳》,並將功法隱入亂接、崩補、巴肘套路之中將實用的螳螂手法舉一反三化為365手摘要。
武功發展至今,世人多摒棄了古傳套路,殊不知套路是大成的階梯,要對敵必先使自身骨骼撐開達到觸一點而動全身的效果,一式之中有一式的變化,變化中骨骼處處著力,不偏不倚,則必功臻大成,當然這僅僅就骨骼而言,其神妙之處又何止骨骼而已呢?
八大樁法
螳螂藝有八大樁法,勁力皆由樁法中產生,如果不慣勤肢體,則勁力就不會活活潑潑,可想而知,就失於慢澀,從而不創人,不創人則不可稱其為拳,充其量也就強身健體,廣播體操而已,可見行功的作用是很大的,也就是必須操練捶掌,最簡接的方法是練習套路,在套路中求得勁力渾圓。
獨特練功法
螳螂藝有獨特的練功方法,提到排打功一般人認為是為了練習人體的抗擊力,實際上是大錯特錯,抗擊力只不過是排打功的衍生功能,《三回九轉羅漢功》依據古傳宗法,徹底按照人體經絡循經排打,其中心功理為騰脈,何為騰脈?眾所周知,人有五臟六腑,各臟腑之間有隔膜分開,很熟悉的便是肺與胃之間的橫隔膜,經過鍛鍊橫隔膜可上可下的空間增大,從而無形之中增加了肺活量,增大了胃容量,傳統的功理講究內強才能外壯,而排打恰恰能將脈絡之中儲存能量的機能激活,在一定的方式方法下,激活了內環境的最佳化功能,從而達到五臟六腑強壯的目的。這僅從一方面加以論證,其中的演化過程是複雜的,難以用語言表述。
習練螳螂藝首先要明理,理不明就如盲人騎瞎馬,無所適從。
習武先修德
練拳首重一個“德”字,俗話說“習武先修德”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
試想,練功要平心靜氣,不靜則氣無由知,勁就不可得,功則不會加。你不重德,則心浮氣躁,離性命雙修之道遠甚,愈沉靜,感官越靈,超然於物外,則不被形累,即所謂“德高功成”之謂啊。
大多有真功夫的拳家,一生難得動過一次手,一是怕傷人,二是知道練功不易,相互間的爭強好勝勢必造成一方的損傷,所以大多德藝雙馨,已經將練拳上升到了一個“修煉”的高度。
現代無行家
現在習練太極螳螂拳者,通家很少,拳譜所載,隻言片語提及的“空氣練功法”,會者已了了矣,宋子德老師提及的“沉、托、分、閉、起、頓、吞、吐”八法知者也很少了,太極螳螂拳的四大要素:太極體、寒雞勢、(注意:此“勢”字絕非“步”或“式”) 螳螂勾子、玉環步,能弄明白的也亦無幾了。
太極體
所謂太極體其實已隱入《巴肘》套路中,必須嚴格按照《空氣練功法》的規程,才能達到。昔傳與宋子德宗師交手者,少有能擋其一招半式,就被拋於尋丈外,如存害人心,只一下便致人於死地。筆者總結了九式靜練法,私下稱為“九宮樁”,動式其實就是所謂“螳螂勾子”。
螳螂手法
“螳螂勾子”即“螳螂手法”,螳螂手法開門曰“為行手”,有兩總勢,一曰“虎抱頭”,二曰“貓洗臉”,是謂“立”。其餘手法皆自二總勢之中化出,現在所練單操手不出十二式,如“左右二陰陽”“崩捶”“翻車手”“五行手”“轆轤捶”“爬山手”“雙封困、叫、提”“太極手”“圈捶”等是謂“走”,結合套路,隨意練習是 謂“演”。然而其中演化過程甚繁,非一日之功,今舉一例,試證之。太極螳螂手法之“崩捶”是顧打結合的典型代表手法,出手快,收亦快,初習要求放長擊遠,後足蹬,前足踩,有橫豎兩法,及熟則必含一撐提勁,敵若攻吾頭面,吾一崩捶則即湊功矣,再熟則太極出,極盡撐提、勾掛、裹纏之能事矣,再結合寒雞勢法,以玉環步統之是謂螳螂拳法之崩捶矣。
“爬山手”既熟,則“竭海手”不難矣,“爬山手”是“身前一尺”下功夫,“竭海手”則“敵已壓境,吾以身法改危”,只是位置不同而已,勁力一致罷了。
螳螂藝講究
練拳需要有假想敵,並且意識要真。山中的老虎,無所事事時,全身放鬆,肚皮能貼著地,一旦有情況,耳朵豎起,斂爪待動,精力集中,與先前對比強烈。為什麼意識要真呢?就是要你面臨死亡境地下,激發出你自然而然的條件反射,充分調動遍身能量參與其中,你不能松松垮垮無所謂。這種狀態下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東西!螳螂藝講究“五合三摧”,五合者,手與眼合、眼與心合、肩與腰合、身與步合、上與下合,三摧者,身摧、步摧、手摧也。
何為五合
《太極螳螂拳譜》中言道:“何以只有五合?如心欲殺敵,眼即往矣,眼光所到,手即至焉,然手非借肩腰之力,不足以動敵也,故須肩與腰合;肩腰雖合,非左右進退如法,不足以勝敵也,故須身與步合;身與步合矣,猶恐上下不相連屬也,故上與下須合。有此五合,然後可以應敵。何以有三摧也?拳術為殺人之技,非雍容閒雅之事可比,稍坐遲延,足自戕性命,拳術家見多以遲慢致敗也,故設此三摧之法。摧者,促其進行之謂也,手摧則人莫測其出沒,不知所以守;身摧則圓轉自如,擊西而東,擊東而西,不知所以攻;步摧則進退如電,其來也,不見來而已來,其去也,不見其去而已去矣,蕩蕩乎如風上行,如水上行之,如雲上馳於太空也,安能擬其端倪哉?”
習者務“貪”
今習螳螂藝者,大多為一“貪”字所誤,貪多,貪快,貪字不去,一無是處,《拳論》明言,“無論演習何手,必先平心正氣,細思此手用意,與用力之處…”“…透出肩背而易勁之法,其法是在於,初演時,不多用力,手手用勢吐氣出,習之日久……”,習拳者大多想今天學了明天就能用,則不知不覺中拙力加身,來演拳式,殊不知,愈用力愈錯,用力則 全身筋縮力湊,氣血受阻,身心兩疲矣,於“武”之一途大相逕庭矣。
偷學誤己
不拜師者觀人習拳而偷習,只知表面現象,見人渾身力整,他亦用力揮灑,人家全身力合,周身是拳,他不知,他偷學表面“成法”愈弄愈錯了,切記!習拳與演拳是兩個概念啊。
技擊原則
螳螂拳功法
螳螂拳雖屬“象形拳”類,但從總體來講是“重意”不“重形”。螳螂拳氣勢要求緊快 即眼快、手快、身快。演練要式快招連、一招三變,氣勢逼人而又變化莫測,處處表現出剛柔相濟、長短互用,勇猛潑辣,機智靈活,變化多端的風格。螳螂拳各種不同派別,在演練上有很大不同,比如六合螳螂就是取意的典型。少林螳螂對形體更加講究一些。這只是偏重的不同,事實上都是講求形意合一。形是載體,意是本質。
螳螂拳譜: 五門六法
五門:即軟、硬、斜、串、隨(亦稱五個門頭)是本拳功法、勁法配合的技擊方法的集中體現。
六法:即鷹眼、猴手、狼盤、雷炸、龍形、狗腰。
學習要領
功力練習的方法,主要有幾種:
1、抓鐵球練習。
2、抓罈子練習。
3、推磚或推啞鈴練習。
4、擰千斤棒練習。
5、拍打座沙袋練習。
6、皮條練習。
7、插小豆桶練習。
8、打踢吊沙袋練習。
9、舉石擔或舉啞鈴練習。
螳螂拳的七長八短
七長
:鑽、劈、崩、 橧、掛、圈、漏
1、拉鑽直捅謂一長 2、里處翻牽謂二長
3、崩捶側擊謂三長 4、插橧破打謂四長
5、圈曲窩炮謂五長 6、斜圈泠橫謂六長
7、勾漏纏鞭謂七長
八短
:頂、榜、枕、采、懇、隨、格、貼
1、側後頂腆是一短 2、跛腿陽榜是二短
3、跛腿枕肘是三短 4、進步采肘是四短
5、入手懇肘是五短 6、隨肘護中是六短
7、格肘遮身是七短 8、貼肘護肋是八短
招式動作
長短兼備、剛柔相濟、勇猛快速
太極螳螂拳是一類長短兼備、剛柔相濟、勇猛快速的拳術。 螳螂拳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類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有勾、摟、采、掛、刁、纏、劈、按,
崩、扎、滑、截等。主要步型有虛步、四六步、麒麟步等。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頂頭、沉肩、垂肘、活腕、擰腰、坐胯、扣膝。身法要求腰部和上肢靈活,臀以下要穩固,即所謂"枝搖根固"、"只動腰、不走胯"。
勁法講究柔纏、剛發,脆快抖彈
一般都是纏圈與抖髮結合為用。發勁多通過幌腰抖臂,形於手指。其運動特點取螳螂擋車不畏,勇往直前之意,多短手快打,招勢連環。講究隨其勢打,尋其隙打,見空就打,出手打,回手也打,以打為守,實劈硬砸。拳法有砸、彈、劈、挑、蹦、勾等。套路結構嚴謹,銜接巧妙。
剛而不僵,柔而不軟,短中寓長,快速敏捷
發勁剛而不僵,柔而不軟,短中寓長,快速敏捷,具有螳螂的形象。螳螂拳派別雖多,但都強調象形取意,重在取意,"重意"不"重形"。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密連而巧妙,穩健而靈活,活中求快,快中求穩,穩中求精。螳螂拳氣勢要求緊快即眼快,手快,步快,身快,式快,一招變三招,長短兼用,氣勢逼人,變化莫測。發力時,快速突然,鬆緊結合,富於彈性,做到剛而不僵,柔而不軟,脆而不短,快而不毛。器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