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聯邦

萊茵聯邦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德語:Rheinbund;法語:Confédération du Rhin)注意與萊茵同盟區分,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二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戰敗後由拿破崙所建立,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1806年的萊茵聯邦1806年的萊茵聯邦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聯邦條約(德文: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斯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而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聯邦。聯邦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法國皇帝拿破崙兼任萊茵聯邦的最高元首,並且支配聯邦的外交和軍事;協定同時規定,在發生戰爭時,聯邦有義務向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1806年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在接著的數年,有再多23個邦國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帝國剩下的領土奧地利。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霍爾斯坦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邦聯,而且不計算併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艾爾福特。

根據條約,聯邦平常由一個憲法權力的組織管理,但聯邦各邦國都擁有獨立的主權。

聯邦亦是一個軍事同盟:各邦國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助戰。作為回報,這些邦國的統治者將被給予較高地位:巴登、黑森、克萊韋和伯爾升為大公國,而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則升為王國。其他邦國亦可以與其他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合併而得到擴展。

1806年普魯士敗於法國後,很多中小德意志邦國都加入邦聯。1808年邦聯達到最大的版圖,包括三個王國、13個公國、17個侯國、及漢堡、呂貝克和不萊梅三個漢薩同盟城市。

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區被迅速合併到法蘭西第一帝國,以便監控對英國的禁運,令封鎖英國的大陸封鎖能夠順利推行。

1813年10月中旬,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打敗,撤退到萊茵河西岸,失去保護的聯盟內各邦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聯盟正式解體。

成員國

1808年的萊茵聯邦1808年的萊茵聯邦
巴伐利亞王國

符騰堡王國

美因茨選侯國,10年後為法蘭克福大公國巴登大公國,前身為巴登選侯國,貝格大公國阿倫貝格公國,1811年併入法蘭西帝國拿騷-烏辛根侯國,1806年8月30日,與拿騷-魏爾堡合併為拿騷公國,拿騷-魏爾堡侯國,1806年8月30日,與拿騷-烏辛根合併為拿騷公國

霍亨索倫-黑欽根侯國

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侯國

薩爾姆-薩爾姆侯國,1810年併入法蘭西帝國,薩爾姆-基爾堡侯國,1810年併入法蘭西帝國

伊森堡-比爾施泰因侯國

列支敦斯登侯國

黑森-達姆施塔特領地伯國,1806年8月14日升格為黑森-達姆施塔特大公國萊延伯國,1806年7月12日升格為萊延侯國後來加入的成員:

維爾茨堡大公國(1806年9月25日加入)

薩克森王國(1806年12月11日加入)

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薩克森-邁寧根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薩克森-希爾德堡豪森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薩克森-科堡-薩費爾德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安哈特-德紹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安哈特-貝恩堡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安哈特-科滕公國(1806年12月15日加入)

利珀-代特莫爾德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紹姆堡-利珀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羅伊斯-格萊茨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羅伊斯-施萊茨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羅伊斯-羅本施泰因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羅伊斯-埃貝爾斯多夫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施瓦茨堡-宗德斯豪森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瓦爾德克侯國(1807年4月18日加入)

威斯特法侖王國(1807年12月7日加入)

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公國(1808年2月10日加入)

梅克倫堡-什未林公國(1808年3月22日加入)

奧爾登堡公國(1808年10月14日加入,1810年12月13日併入法蘭西帝國)

影響

1812年的萊茵聯邦1812年的萊茵聯邦
在萊茵聯邦解散之後,直至1813年10月21日德意志邦聯成立之前,唯一一個嘗試聯結德意志地區各邦國的政治團體是一個叫“中央行政議會”(英語:CentralAdministrationCouncil、德文:Zentralverwaltungsrat)的組織,主席是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爾·馮·施泰因帝國男爵(1757年-1831年)。1815年6月20日這個議會被解散。

1814年5月30日,巴黎和約確立各德意志邦國的獨立性。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重畫了歐洲大陸的政治地圖。但是其實德意志地區內的眾個邦國的邊界只有些微的改動,而後來成立的德意志邦聯亦包括了大部分前萊茵聯邦的加盟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