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因其主要流傳於關中東府渭南二華、大荔一帶,所以也稱其為東路碗碗腔。是在燈光的照射下用獸皮刻制的人物隔著一層亮布來演戲。“一張牛皮居然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享有“中華一絕”的美稱。
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華縣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形成於清代初葉。其主要流傳於關中東府渭南二華、大荔一帶,所以也稱其為東路碗碗腔。該劇種唱腔板式齊備,伴奏樂器很有特性,細膩幽雅、婉轉纏綿,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皮影造型優美,人物個性特徵明顯、選料考究、製作精細。清乾隆、嘉慶年間,戲劇家李芳桂等文人、舉子,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許多傳統劇目,至今流傳,並被其他劇種移植、改編搬上舞台,久演不衰,為陝西的戲曲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組成,行動方便,不擇場地,長年可活動於民間的村鎮、宅院,在廣闊的農村紮下牢固的根基。
溯源
華縣,位於陝西省關中東部,南靠秦嶺,北依渭河,距離陝西省的省會西安只有90公里,境內隴海鐵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國道橫貫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古時候,華縣稱為華州,是黃河流域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 華縣就有人類生活的印跡,現在境內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古遺址,都彰顯著中華先民繁衍生息,創建文明的軌跡。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華縣一直是京畿重地,禮儀之邦。湧現了以唐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郭子儀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人物,是歷朝歷代的“人文鼎盛之區”。為皮影藝術的發生、發展與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皮影戲始於秦漢,當時主要是為帝王宮廷服務,唐朝以後就流傳到民間,開始成為人民的藝術。著名民間老藝人番京樂這樣說道:在“文化大革命”中,華縣皮影未能躲過這場浩劫,僅僅留有光明、光藝、光慶、光華四個班社靠演“樣板戲”生存。改革開放以後,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縣先後恢復成立皮影班社13家,有皮影藝人60多人。華縣的皮影班社,一般都能熟練演出150多出劇目,除了眾多豐富的歷史傳統劇之外,還有現代戲和自編的新節目,演出經久不衰。在許多戲文中,充滿華縣巷言俚語,通俗生動一說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明清為鼎盛時期。原為宮廷戲,唐以後流傳於民間,十三世紀右傳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國保留著它的原始風貌,甚稱“國寶”、“中華一絕”。皮影俗稱“燈影子”,在燈光的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有“電影之父”之美稱。陝西民間有一個傳說,似乎說明了皮影的來歷。據說西漢時一文帝劉恆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紗窗的陽光,一面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哭為笑。皮影的原型是用紙剪的,後來才改成用皮刻制。據宋朝《夢粱錄》等書記載:“京師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皮影在漢代已經出現,到了宋代已相當流行,京師常見“設帳張燈”上演“影人戲”。到了元代,蒙古軍隊中有皮影班子隨軍,一直傳到中亞國家。華縣位於中國陝西華縣皮影戲丫鬟小旦關中東部,距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古長安)相距80多公里;距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博物館相距40多公里;距世界名山西嶽華山20多公里,因地處華山腳下而得名。研究證實,中國所有的戲曲種類,均起源於陝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於皮影,而皮影又起源於華縣。因而可以說,華縣皮影就是中國一切戲曲藝術的總源頭。中國皮影的國際正式名稱叫"華劇",即華縣皮影戲曲之意。華縣皮影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品種,同時也是被國內外皮影界公認的所有中國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藝術種類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經典和最有資格代表中外皮影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中華戲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專家們認為,華縣皮影在國內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於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造型
華縣皮影製作精細,玲瓏剔透,深受民間喜愛。其製作過程是:牛皮或驢皮經浸泡後, 華縣皮影戲仕女頭 [3]刮鏟成半透明狀,再打磨、摹畫、雕刻、著色、熨平、綴合。華縣皮影造型以人物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約1尺,大頭突額,色彩艷麗,圖案精細。人物的頸、肩、腰、膝、肘等十處有輪盤牽線,活動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皺眉區分陽剛和陰委,丑角多用圓嘴、吊眉和沖天鼻,形象誇張詼諧。舊日,華縣城鄉有數十個皮影班子,一個班子5人,小車一推,背簍一背,隨時可外出演出。逢上廟會、結婚、祝壽、小孩滿月,一盞明燈,兩張方桌,幾塊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時,操縱提線的人稱“簽手”,在螢幕後表演打、跳、翻、跑,各種角色。唱腔多為“碗碗腔”。伴奏的樂手司掌琴、弦、欽、鼓等樂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聲有色。農閒時,華縣皮影經常流動演出,在電影沒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種民間喜聞樂見的戲曲節目。1949年起華縣光明皮影社曾長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華縣皮影進京上演博得好評。193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為華縣皮影攝製紀錄片《皮影輕騎隊》。近年來由於現代視聽媒介的普及,皮影戲演出的機會少了。皮影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也為人所愛,一些外國遊客尤喜收藏。德國皮革博物館和日本民俗博物館都有華縣皮影陳列。
工藝
華縣皮影的製作非常複雜精細,基本上要經過制皮、雕刻、上彩三大工藝二十四道工序。 華縣皮影戲首先是選料,要精選厚而堅韌的牛皮,經過炮製刮淨牛毛去掉裡邊的脂肪,然後進行打磨,直到平滑光亮,第二步,便是根據皮影戲情的需要進行雕刻。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瓏,高度大約33厘米左右,體形誇張大膽,變形巧妙。其中大部分是以側面單目為主,鼻尖口小,秀婉嫵媚。“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醜形”。在皮影的雕刻中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刀法,以五官塑性格,比如眉毛,平眉表現文人雅士的清秀文靜;立眉突現武生將帥的英武強悍,方面、大耳、寬肩、圓腰表現了男性正面角色的陽剛之美,“彎彎眉、線線眼、櫻桃口、細腰小腳”表現的是旦角女性的嫵媚陰柔,實臉圓嘴則呈現出了丑角的詼諧和幽默。
圖案
影人的服飾、圖案花紋也是皮影雕刻中非常講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精巧細緻,技法成套,在大輪廓中以菊、蘭、梅、竹裝飾,配以“”字,雪花、魚鱗、星眼、松針等圖案,充分折射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審美志趣。(薛宏權同期:說皮影的雕刻)就這樣,帝王的皇冠龍服,高官的烏紗蟒袍,后妃的鳳冠霞披,宮娥的彩袖垂裙,大家閨秀的雍華嬌貴,小家碧玉的弓鞋翠簪,平民百姓的布衣麻衫,紈絝子弟的綾羅彩緞……千姿百態,都被皮影藝人通過小小的雕刀,用平面雕鏤的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燈光下誕生出一個個富有強烈的立體感的皮影人物.
染色
皮影的染色工藝,影人的著色採用傳統繪畫工筆重彩方華縣皮影戲 法,以鏤線分色,用固有色平塗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紅大綠作強烈對比,鏤線計白,自然調和,絢麗諧調,簡潔明快,精緻高雅.每件影人都具有至高無上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堪稱藝術珍品。華縣影人的造型和漢代畫像石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又吸收了唐宋時期寺廟壁畫的風格,以元代雜劇中的人物分類雕刻.人物臉譜多達470餘種,頸以下肢體多達181種樣式.在一幅較齊全的皮影戲箱中,各式人物,刀槍劍戟,戰馬坐騎,金鑾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蟲魚,雲霧紫霞,煙火烈焰應有盡有,無所不有。
表演
表演可以說是精湛絕倫,堪稱是皮影藝術的靈魂,在皮影演出中,唱腔也非常具有地域特徵,它幾乎和皮影演出融為一體,無法分開。華縣皮影戲的唱腔有碗碗腔和眉戶兩種,流行於全陝及甘肅、青海等地。碗碗腔的產生年代,已無文獻可考。清乾隆年間,渭南舉人李芳桂專為碗碗腔撰寫的劇本——被譽為《華縣皮影戲 十大本》,成了觀眾喜愛、藝人樂演的傳統劇目,能否演唱它也成為衡量藝人和戲班水平的標準,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這說明碗碗腔的產生的歷史至少也有200年以上。碗碗腔屬於板腔體,其腔調分花音、平音、哭音,聲調剛柔兼濟、典雅清麗、細膩委婉,演征戰戲激昂剛健,唱悲苦戲則淒婉纏綿。眉戶屬曲牌聯套體,用眉戶演唱的皮影戲的文字記載所見不多。今年八十歲的潘京樂是當今華縣最著名的老藝人,在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活著》中,潘老先生曾和他的社班表演過皮影,據他講,華縣過去有專門的眉戶皮影戲班,用眉戶演唱本戲、折子戲,後來只唱折子戲,他本人就唱過。現在華縣皮影的唱腔以碗碗腔為主,細膩悅耳,纏綿俏麗。現在,華縣皮影可以說是陝西皮影的代表之作,她精美的藝術造型,精湛的演技,委婉動聽的唱腔在眾多的皮影流派中一枝獨秀。
魅力
懷抱月琴,手挑皮影,在幕後的燈影里,用柔情的碗碗腔將人生的滄桑細華縣皮影戲 細吟唱;吃碗麵,抽口旱菸,在透亮的白幕上,用跳動的精靈將古樸的夢想釋放的得五彩繽紛。從四千年前到21世紀的今天,華縣皮影,借光顯影,穿越人生,穿越古今,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堪稱是一顆秀美的珍珠,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魅力。華縣皮影有四絕: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華縣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質優,雕工精細,造型逼真,含義深刻,個個堪稱藝術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極深。選用碗碗腔,生旦淨醜各種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絕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個劇團一般僅有5人,除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板胡、月琴、碗、鑼、鼔、釵、梆、瑣吶、號等20多件樂器,每個人都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說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特別是挑線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華縣皮影則一人獨挑,一人運算元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亂不驚,遊刃有餘,堪稱一絕;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傳承
中國有秦晉影系、欒州影系等七大皮影流派,而其中,堪稱皮影“活化石”的華縣皮影戲 是陝西華縣皮影。今年95歲高齡的當代學術大師、中科院院士季羨林先生在病榻上也專門為華縣皮影題字。皮影的發展,在中國戲曲史上有重要意義。在眾多的史籍和資料中都有這樣的事實記錄:世界影戲源於中國,中國影戲源於陝西,而陝西的影戲則源於華州。華縣皮影,在世界上享有“電影開山之祖的美譽”。
中國有秦晉影系、欒州影系等七大皮影流派,而其中,堪稱皮影“活化石”的是陝西華縣皮影。今年95歲高齡的當代學術大師、中科院院士季羨林先生在病榻上也專門為華縣皮影題字。皮影的發展,在中國戲曲史上有重要意義。在眾多的史籍和資料中都有這樣的事實記錄:世界影戲源於中國,中國影戲源於陝西,而陝西的影戲則源於華州。華縣皮影,在世界上享有“電影開山之祖的美譽”。華縣皮影為陝西東路皮影的代表,其唱腔以細膩悠揚的“碗碗腔”為主,演技精甚,唱腔委婉,在中國傀儡戲劇中獨樹一幟。目前經常演出的皮影班社有5家,著名皮影演出藝人40餘名,潘京樂等老藝人曾赴德、日、法、新、台灣、香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華縣皮影演出帶動了皮影雕刻業的發展,皮影製作,以上等都是牛皮為原料經刮、磨、刻、染、綴等24道工序精工細作而成,造型精巧別致,刻工細膩形象,線條分明流暢,著色考究艷麗,既能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不失民間藝術的古樸淳厚,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現在,從事皮影雕刻藝術的藝人300多人,汪天喜、薛宏權等雕刻大師的作品已投入國內、國際市場,銷售至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2006年6月,華縣皮影被國家文化部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3月“華縣皮影製作工藝”又被列入《陝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八十年代以來,華縣皮影多次參加全省全國的展演匯演,屢獲殊榮,現在,藝人們不但經常被國內許多大城市邀請去演出,也多次應邀到法國、德國、日本演出,開展民間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華縣皮影戲充分彰顯出她的藝術價值和魅力,在國內外藝術界引起了較大關注和影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華縣從事皮影演出的60餘名藝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有相當一部分出身於皮影世家,潘京樂、魏振業、魏金全、呂崇德、劉華、劉興文、姜尚文、姜建合等十餘人都是省級“民間藝術家”。而以汪天喜、薛宏權、張華州等為領軍的皮影雕刻產業更是異軍突起,他們的作品被選入《全國民間美術選》,還有眾多的精品被人民大會堂和一些省、市博物館收藏。現在,全縣從事皮影雕刻的就有800多人,產品暢銷國內,遠銷德、意、日、英、法、美、加拿大等十餘個國家,年收入近千萬元,成為當地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近幾年來,在各級黨政、文化部門的領導下,華縣皮影的保護工作成績斐然,縣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優秀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保護《規劃》和《措施》,將華縣皮影作為對外宣傳的四張名片之一,並寫進了華縣的十一五規劃,縣財政每年還列支5萬元專款用於此項工程,同時縣上還決定從今年10月開始,對德藝雙馨的10名老藝人按月發給50元生活補助,並且向全縣發布了培養皮影傳承人的獎勵辦法。2004年,縣人民政府命名柳枝鎮梁堡村為皮影專業村,2005年1月,陝西省文化廳命名華縣為“陝西省民間藝術皮影之鄉”;同年七月授予“華縣皮影全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2006年5月,華縣皮影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9月華縣皮影產業群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同年10月,華縣因皮影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經典
血皮影
血皮影是流血的皮影人物身段和頭楂,當地稱“血故事”。與民間血社火相似,是特定人物在特定場合的替身皮影。一般是在棄惡揚善的場景中使用,如一個惡人被正義者殺死,表演時一刀下去,鮮血四濺,既真實又恐怖。尤其像神話戲裡的情景,更是活靈活現,讓觀眾驚心動魄,也讓其他劇種望塵莫及。也有正面人物遭人迫害或因自己不慎而弄得頭破血流的,但這種頭楂或身段在造型設計上都不會讓觀眾感到恐怖,只能產生同情,增強捍衛正義的情緒。
血皮影是華州皮影的一大特點;尤其有的頭楂在設計上就能變臉,當地叫“轉臉子”頭楂。如《殺船》中的女主人將害死自己丈夫的船夫老乜殺死後,鮮血濺了自己滿臉,後又抱著侍女痛哭,瞬間侍女臉上也被抹上了血跡。這一巧妙的變化,讓觀眾感到神奇,增添了皮影戲的藝術性和趣味性。
神仙雲朵
“神仙雲朵子”當地藝人稱“行雲朵子”,是皮影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皮影戲箱中除大襯景之外,最為價值連城的皮影。在皮影戲劇目中,宗教內容和神話傳說故事占有相當的比重。宗教中的佛、菩薩、神鬼在皮影戲中都有所體現。如佛教中的如來佛、彌勒佛、普賢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四大天王、十八羅漢、韋陀哪吒等,道教中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八仙、城隍、六丁六甲、文武財神、土地、灶君、關公、二郎神、龍王、雷神、風伯、電母,以及福神、祿神、壽神、喜神、魁星、劉海、麻姑、和合二仙等。這些神和佛的出現,幾乎都是駕雲而來,所以稱神仙雲朵子。神仙雲朵子設計獨特,雕刻精美,是皮影中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