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華祖庵,位於亳州市永安街中段路北,東鄰三神廟和神農衣冠冢,南鄰曹操的鬥武營,是祭祀神醫華佗的廟堂。因廟的歷代主持皆為女僧,因此叫華佗庵。1961年郭沫若先生來亳,親題“華佗紀念館”館名,而後有現名。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祖庵建於何時已不可考。清代乾隆辛已年(公元1761年)修繕,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復修,同治年間又重修一次。
1962年,亳縣人民政府撥款進行維修,增設華佗紀念館 ,郭沫若題館名。 1980年又撥款維修。華祖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祖廟門前,有石獅一對,一雌一雄,足踏蓮花。進門便見正殿,殿門兩側廊柱上刻楹聯一付:“素論無傳一卷傷心獄吏火戶樞不朽 片言終在活人方”。正殿內塑華佗立像,像高2.7米。殿內陳列《華佗神方》、《華佗遺著》、《中藏經》、《華佗鄉 土別傳》等著作。左右兩面壁上六組雕塑生輝,反映出了華佗的生平事跡。正殿東側有兩偏門,南門曰“回春”,北門曰“濟世”,均為磚雕。兩偏門正中照壁上鑲郭沫若手書“華佗紀念館”刻石。由偏門入內,可見“自怡亭”,四角涼亭,傳為華佗休息之所。亭柱對聯云:“自是閒雲野鶴,怡然流水瑤琴”。亭對面室內陳列“全國華佗學術討論會”部分論文及資料彙編。室正中壁上掛大幅油畫,有“術比長桑,功牟良相”,楚圖南書林則徐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等聯語,室外廊柱上楹為:“善德善言善行總以善醫為善,名山名水名勝更因名人而名”等,讚頌華佗的善醫善行。